白迎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思想教育也成為眾多教師研究的重點所在。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思想教育 策略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闭f的就是把“做人教育”擺在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地位。當今社會,思想教育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教育界重視,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把思想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將是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下面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策略展開探討。[1]
一、抓住教材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
傳統(tǒng)美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倫理教育,因而特別強調(diào)情感的教育作用,用感人的故事陶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從而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師恩難忘》,以課堂教學為線索,以師生對話為主要形式,生動地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私塾里的場景。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了要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別人。在《王冕學畫》一課的教學中,抓住“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边@幾個詞語,指導讀句,你從這句話中看出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積累詞語)。教師引入在學習上,我們就要有王冕的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的精神)。[2]
我國有許多燦爛的古文化,在課文中學生接觸比較多的有各類古詩;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滲透愛國主義的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補充收集描寫祖國美好景色的古詩,從不同方面了解祖國的美好,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新三字經(jīng)》中有孔融讓梨的故事,還有很多關于勤學的故事,如懸梁刺股等。這些內(nèi)容讓我們的學生從中學會了要克服僥幸心理,養(yǎng)成勤奮的作風,這些寶貴的品質(zhì)將令他們一生受益無窮。
二、以讀代講,指導朗讀,陶冶情操
朗讀是一種提升學生審美水平的良好教育方式,通過朗讀能夠很好的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思想的提升。在我國當前小學教材之中有著許多十分優(yōu)美文章,例如《草原》和《觀潮》,在這兩篇文章之中都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將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充分展現(xiàn)出來。在對其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文章展開有感情的朗讀,有助于學生理解到文字中描繪的美好畫面,讓學生能夠情不自禁的被大自然風光所感染。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的理解到文章中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壯美河山的熱愛,對大自然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除此之前,通過朗讀還能夠?qū)W生的思維帶來幫助。古人讀書強調(diào)“口誦心惟”。“誦”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如在教學《一個蘋果》時,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想象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幾天幾夜沒喝過一口水了,這時一個蘋果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此時此刻這個蘋果是多么珍貴啊,可蘋果在戰(zhàn)士們的手中傳了兩次,還剩下大半個,這是怎樣深厚的戰(zhàn)友之情啊,從而教師有機地滲透學生在集體生活中該互相關心、先人后已,從而收到教書育人的整體效益。
三、講讀課文中,尋找最佳“結合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講讀課教學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因此在這種教學方式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顯得十分的重要。教師在教學之中通過對學生閱讀課文進行適當?shù)闹笇?,能夠讓學生加深對其中字詞句的理解,幫助他們理解字詞句應用的巧妙之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夠更容易掌握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產(chǎn)生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在教學《生死攸關的燭光》中,教師講到“他們坐下后,一個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少校軍官面前?!睍r,學生們真為她們一家人捏了一把冷汗,幸好伯瑙德夫人換了只亮的,拿走了藏有情報的蠟燭,學生們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但是好事總是不得長久,可恨的德國鬼子再次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這使學生們剛剛放下的心又一次懸了起來。眼前那微弱的燈光就好比是她們一家的生命之火呀!孩子是懂事的,他們也清楚一家的處境,在這危難的關頭大兒子杰克從容地拿起藏有金屬管的蠟燭說:“天氣冷,我去生把火,拿走了那盞燈整個房間里瞬間就暗了下來,這可惹怒了那個中尉,他拒絕了杰克的建議。在這斗爭的最后時刻,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等待著死亡。此時此刻那盞燈已經(jīng)成為屋里最危險的東西。學生們雖然沒有在那個環(huán)境下,可也深深的體會到了那種感覺。讀到這兒,學生不禁想問,杰克他只是一個孩子,他為何有這么大的勇氣來坐待死亡的來臨。突然小女兒杰奎琳說樓上黑,她想拿一盞燈去睡覺,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有心軟的時候,那名少校也有一個與杰奎琳同樣可愛的女兒,望著眼前的杰奎琳少校想到了自己的女兒,終于接受了杰奎林的懇求,杰奎琳端著蠟燭走上樓梯到樓梯最后一節(jié)的時候蠟燭剛剛熄滅。這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正是一家人愛國精神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扣人心弦引人思考,從而學生也意識到了愛國精神的偉大。[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和實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十分的重要,但是為了能夠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抓住教材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讀代講,指導朗讀,陶冶情操、講讀課文中,尋找最佳“結合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個方面對于思想教育的實施有著較大非常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永鋒.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2):216.
[2]陳建蘭.生活教育思想形成過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發(fā)[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03):16-17.
[3]陳紅旗.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幾點做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1(0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