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990年廣州白云機場,發(fā)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劫機案。這起案件導致3架客機幾乎全毀,12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遇難,包括劫機歹徒蔣曉峰和30多名外籍乘客。
1990年10月2日6時15分,廈門高崎國際機場,8301航班客機開始登機。這個航班的乘客共有93人,機組人員有9人。
在90年代,乘坐飛機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來是機票價格遠遠高于火車,普通工薪階層是接受不了的;二來是乘坐飛機還需要介紹信,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乘坐的。
登機時,有個拎著密碼箱的小伙子落在了最后。這個小伙子也就20歲左右,很年輕,身高1米7左右。他身穿高檔西服和皮鞋,看起來是個有錢人。奇怪的是,他一手拿著一束塑料的紅玫瑰。
這有些奇怪,難道是專門去廣州送花給女朋友的?機場的女服務人員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攜帶塑料玫瑰花也不違法,沒人去阻擋他。
經(jīng)過安檢,安檢員沒有發(fā)現(xiàn)他攜帶刀具或其他違禁品。小伙子順利通過安檢口,大大松了一口氣。
6點57分,飛機起飛,飛機的目的地是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 7點20分,這個小伙子突然離開座位,沖向駕駛室。駕駛室被這個歹徒一腳踢開。
歹徒手舉一個黑色塑料盒子,對準駕駛艙的機組人員大吼。
幸存的臺灣乘客楊琦馨回憶:一名青年男子沖進駕駛艙,對駕駛員喊:“飛臺北,我有炸藥,不飛就大家一起死,同歸于盡!”
機組人員大吃一驚,不過很快就鎮(zhèn)定下來。
為什么呢?這并不是2510號飛機第一次被劫持。2年前,幾乎同樣的一幕就上演過。
1988年5月12日,2510號飛機突然被2個歹徒劫持。歹徒宣稱自己有匕首、手槍、炸藥,要求飛往臺灣,不然就引爆飛機。
開始機組人員奮力和他們周旋,將飛機開到香港,說已經(jīng)到了臺灣。
臺灣和大陸在之前幾十年,相互鼓勵飛機投誠。尤其是開著軍用飛機過來的,一律重賞。
80年代開始,兩岸關系好轉(zhuǎn),雙方改變了這個政策。不過,臺灣方面仍然對劫機者給予保護。
1983年5月5日,卓長仁劫持中國民航三叉戟飛機逃往韓國,隨后被遣送到臺灣。臺灣方面給了卓長仁高達數(shù)百萬新臺幣巨款和數(shù)千兩黃金的獎勵。這樣一來,臺灣就成為大陸劫機者的首選目的地。
而香港屬于英國管理,英國人對劫機者持強硬立場,往往會將他們作為罪犯遣返回中國。
飛機飛到香港上空,機組人員謊稱是臺灣。歹徒有從軍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臺灣戰(zhàn)機并沒有攔截,知道這不是臺灣,立即威脅引爆炸藥。
情況危急,副駕駛曾經(jīng)和歹徒之一龍貴云短暫搏斗,但被歹徒用尖刀制服。
同時,另一歹徒張慶國拼死搶奪機長的操縱桿,差點讓飛機解體。到了這種地步,機組人員冷靜判斷,認為不能蠻干。
為了128人的生命安全,機組人員放棄抵抗,被迫飛到臺灣。
到了機場以后,張慶國、龍貴云被臺灣警方逮捕。在李登輝的命令下,2510號飛機被允許在幾小時后飛回大陸。13日上午5點,飛機在廈門機場降落。
隨后,歹徒交出了自己的武器。除了尖刀以外,手槍和炸藥均是假的。
根據(jù)中方的抗議和美方的干涉,臺灣方面最終也審判了劫機歹徒。只是服刑沒有多久,他們就被減刑、假釋,釋放后被允許留在臺灣。顯然,這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
2年后,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這次的歹徒叫做蔣曉峰,是一個逃犯。蔣曉峰是湖南省臨澧縣人,1969年出身,任臨澧縣物資局開發(fā)公司駐長沙采購站采購員。
此人有過前科,早在19歲就因盜竊,被縣公安局拘留。1990年7月13日,蔣曉峰謊稱采購貨物,攜帶物資局的17000元人民幣貨款逃走。蔣曉峰攜款潛逃以后,檢察院對其立案追捕中。
逃亡了2個月,蔣曉峰如驚弓之鳥一般,不知道如何是好。考慮再三,他認為還是逃出國比較安全。他反復查看報紙,發(fā)現(xiàn)了1988年這起劫機案。蔣曉峰認為,既然那兩個家伙可以成功,他也可以。
1990年9月29日,蔣曉峰來到廈門,入住邊檢站招待所。第2天,他拿到了熟人開具的介紹信,順利地買到了飛機票。10月2日,蔣曉峰離開招待所趕赴機場。
我們再回到文章最初。
在宣稱有炸藥以后,蔣曉峰將除了機長岑龍裕以外的所有人員,趕出了駕駛艙。歹徒是不是真的攜帶炸藥不明,機組人員不敢和他對抗,只得紛紛走出駕駛艙。
此時,地面已經(jīng)通過駕駛艙的無線電通訊,得知了飛機被劫持的消息。
蔣曉峰手持炸彈的引爆器,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立即飛到臺灣,不然大家同歸于盡。
相比1988年的2人還帶有一把匕首,蔣曉峰連刀都沒有。那個引爆器不過是一個纏著電線的塑料盒子。
一旦飛機在大陸或香港降落,無論是警察還是機組人員反擊,蔣曉峰根本沒有抵抗能力,肯定就會被捕。到了這個地步,蔣曉峰如不能將飛機劫持到臺灣,就是死路一條。這樣一來,蔣曉峰就會惜一切代價也要飛到臺灣。
在這個時候,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卻做出決定,關閉白云機場并禁止所有航班的起降。
被劫持以后,飛機并沒有轉(zhuǎn)而飛往臺灣,而是像1988年一樣,繼續(xù)向廣州方向飛行。
飛機進入廣東省空域后,曾于佛山沙堤機場上空逗留盤旋。盤旋幾圈后,飛機繼續(xù)飛往廣州。飛機抵達廣州后,在白云機場上空約300米處盤旋。
8點34分,機長岑龍裕向廣州機場塔臺發(fā)出請求,表示機上搭載的燃油不足,要求先前往香港,在啟德機場加油后再轉(zhuǎn)飛至臺灣。
對比1988年的劫機案,飛機20點27分從廈門起飛到21時2分就飛到了汕頭,用時35分鐘。
而這次飛機在6點57分從廈門起飛,卻到8點34分才向廣州匯報燃料不足,用時長達1小時37分,長了整整3倍。這是很費解的現(xiàn)象,這么長的時間在干什么?
蔣曉峰是在飛機起飛32分鐘以后,宣布劫機。按照波音737的速度,當時飛機只飛行了400公里。如果此時折返回去,采用和1988年相同的路線,波音737是可以輕松飛到臺灣的。1988年被劫持的飛機從廣州汕頭返回廈門然后轉(zhuǎn)向飛到臺灣領空,不過飛了1小時。奇怪的是,飛機并沒有轉(zhuǎn)向,仍然向廣州飛行。從兩省交界飛到廣州,正常只需要30分鐘,它卻用了1個小時。為什么會這樣飛,要延誤這么久呢?
那么只有兩種解釋,第一就是飛機故意在途中繞圈飛行,人為拖延時間;第二就是飛機在廣州上空盤旋很久,雙方在激烈談判。
8點34分,機長岑龍裕提出在香港降落的要求,該請求獲得廣州民航管理局和機場塔臺的同意。
蔣曉峰當然不同意。他威脅道:“如果在香港降落就把飛機炸毀?!庇谑牵瑥?點34分到9點4分,飛機始終在廣州上空盤旋。
被劫持以后,飛機上還是很混亂的。在客艙中,空乘人員對乘客宣布了飛機被劫持的消息。一時間,飛機上到處都是驚恐的問詢、低聲的抽泣,恐懼下竟無人敢站起來。
約20分鐘后,在征得劫機者的同意后,一位機組人員放下駕駛艙與客艙之間的門簾,隨后將前排20多人轉(zhuǎn)移到后排處。
9時04分,8301號班機突然強行降落在白云機場。為什么這么做,應該是飛機燃料已經(jīng)耗盡。從廈門飛到廣州只需要1個小時,不會攜帶太多燃料,但飛機目前已經(jīng)飛行了2個小時。
當飛機強行降落,輪胎著地的最后時刻,機上乘客馮錦標曾聽到一陣短暫的鼓掌聲。備受煎熬的乘客誤以為飛機順利降落了,危險過去了,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飛機卻突然偏離了跑道。在跑道上滑行了1080米后,飛機突然失控向右偏離跑道,然后穿過草地沖向停機坪。機頭突然一偏,轉(zhuǎn)向了右前方,一路向候機樓方向沖來。飛機一連穿過跑道與停機坪之間的五個聯(lián)絡道后,不斷加速,機身下方的煙霧愈來愈大。
為什么失控?幸存乘客馮錦標回憶:他看到劫機男子正猛烈地擊打著駕駛員,與此同時,一位手握消防斧的機組人員正往駕駛艙猛沖進去。只是,一切都晚了。
稍后,不知道是機長岑龍裕還是蔣曉峰奪過了操縱桿。此時,他赫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架西南航B707班機,兩架飛機馬上就要相撞。于是,他緊急拉起飛機,飛機機頭再次離地,可惜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先是機尾刮到了一輛正在工作的機場電源車,將車子撞翻。然后飛機撞上了西南航B707班機。
撞掉西南航B707班機以后,飛機并沒有停下,而是繼續(xù)向前飛行,撞向另一B-2812號班機。飛機機輪撞在這架波音757客機機身的中上部,一陣大火光后,波音757的機身斷開兩半,左側(cè)引擎掉落。最終,廈航班機在向東西方飛行了300米后,失速墜落地面。
一股蘑菇云沖天而起。整個撞機過程不到一分鐘。三架飛機相撞以后,全部引起大火。
機場消防隊的消防人員用了12秒就將火勢控制住,2分鐘內(nèi)就將大火撲滅,還救出了54名乘客。事件發(fā)生后10多小時,廣州市交通拯救隊完成了對機場的清理工作,翌日機場恢復運營。
這次事件性質(zhì)惡劣,它是1990年全世界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空難,也是歷史上一次性損壞飛機最多的劫機事件。三架飛機共有128人死亡,除了中國大陸人,還有美國、香港、澳門等地的乘客。
被劫持的廈門航空8301號班機因墜落翻轉(zhuǎn)解體,傷亡最大。包括劫機者和機長在內(nèi),75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在空難中死亡,僅有20人幸存。這20人中18人受傷,大部分傷勢非常嚴重。
這架飛機上,有個臺灣到大陸的20人精品旅游團。結(jié)果,只有導游楊琦馨幸存,其余19人死亡。死亡的臺灣人中,有大名鼎鼎的陳樹火。陳樹火是臺灣有名的企業(yè)家,造紙大王,早在1960年就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此次,陳樹火和太太一起旅游,雙雙遇難。
被撞斷的南航班機也很慘。
機長曾獻武回憶飛機始終不允許起飛,后來他們才知道有人劫機。因為關心同行,曾獻武和所有機組成員都擠在駕駛艙,緊張地收聽信息??吹紹737撞過來的時候,機長曾獻武毫無辦法。
B737在撞到B757的中部,導致飛機斷裂,能看見有人從裂縫中掉下來。機長曾獻武隨即切斷所有電源,指揮機組人員打開艙門,準備滑梯,先讓乘客逃生。
一直到機艙內(nèi)無人應答,機長曾獻武才跳出飛機。下了飛機后,渾身都是血跡的曾獻武,被守在地面的急救人員迅速送往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他竟然安然無恙。飛機上共有46人遇難,包括10名臺灣人、5名香港人和2名澳門人。
最初被撞掉機頭的西南航空班機,運氣最好。在劫機時,飛機的乘客都已經(jīng)離開飛機。飛機的機組成員都是年輕人,關系都很好。乘客下完了以后,機組成員興高采烈地結(jié)伴下了飛機。廣州的水果多又便宜,他們?nèi)ジ浇藞鲑I水果去了,只留下1人打掃機艙。留下的這個人也是命大。當時他在機艙中部,看著機頭被撞掉。萬幸的是,撞擊后,他只是頭部受了輕傷,也是被撞飛機上唯一的傷亡。
在這次劫機事件中,死亡的人就不談,幸存下來的人因撞機爆炸全部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B757幸存乘客梁華回憶:撞機后的當天晚上,我跟幾位乘客一同下樓就餐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好幾位同伴突然就從樓道上滾落了下去。當天經(jīng)歷災難的幸存者無不表情僵硬,彼此也很少交流,稍有響動就會猛然東張西望。同機的一位老人徹夜未眠,不住地說一定要回家。我也急切地想離開這個地方。第二天中午,我連行李也沒有向有關方面索取,就搭乘當天的航班重新飛往上海。身份證在撞機后已不知去向,我向公安部門申請開了一份證明后才順利登機。
馮錦標運氣就沒這么好。作為劫機的那架飛機,所有男性乘客都被暫時監(jiān)視起來,防止他們是漏網(wǎng)的劫機同伙。隨后3天在醫(yī)院里,他均被警方嚴加監(jiān)管。他們那層樓的每一間病房門外,時刻守著一兩名警察。他們獲得最佳照顧的同時,卻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聯(lián)系。直到第3天,一位警察走進病房,給這些幸存者每人發(fā)了一張電報單,允許他們向家里報平安。大約十天之后,馮錦標跟同伴們在簽定了一份被他們稱為“生死狀”的協(xié)議后,便離開了醫(yī)院。航空公司當時給他們每人發(fā)了800元賠償金。事后,除了每份保額最高5萬元的航空保險外,在撞機災難發(fā)生后,航空公司為每位乘客提供800元至2萬元不等的賠償金。
事發(fā)后,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認為當局在事發(fā)時,試圖讓劫機者誤認為飛機已飛到臺灣機場,并讓機長在白云機場降落,而不是按照劫機者要求前往臺灣。
顯然,蔣曉峰沒有受騙。他怎么可能會受騙?根本沒有臺灣戰(zhàn)機飛來護航。這種部署失敗后,機長岑龍裕面臨的情況就極為嚴峻。
之前假裝飛到臺灣花費了長達1個半小時,耗費太多的燃料,現(xiàn)在再想折回飛到臺灣也不可能了。萬般無奈之下,機長岑龍裕只能提議在廣州或者香港降落加油,但蔣曉峰都不同意。蔣曉峰是個亡命歹徒,被騙了一次以后已經(jīng)惱羞成怒,不相信任何建議。他肯定認為飛機可以飛到臺灣,是機長在騙他。
隨后,飛機在廣州上空盤旋長達40分鐘,應該是雙方激烈的談判。讓人無語的是,這么長的時間,廣州方面為什么不迅速疏散機場的乘客?
幸存者梁華后來陷入后悔中,認為自己年輕力壯,當時卻光顧著逃走,沒有救其他的乘客:我當年那么年輕,又受過高等教育,跳下飛機后,完全有能力去幫助別人的。但那時腦子卻已經(jīng)完全蒙掉了,渾渾噩噩地就往外跑。
不過,梁華仍然耿耿于懷自己的遭遇:機場早已知道發(fā)生了劫機事件,但在他們待機的一個多小時里,機場為什么沒有組織乘客疏散?在和部分傷員被轉(zhuǎn)移到機場一間臨時安置房里時,梁華看到有大量旅客正滯留在候機大廳里,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當時居然完全沒有疏散旅客。機場如果早一點把劫機信息通知給乘客,盡快組織疏散,能救回多少人的生命啊。
到了最后,飛機燃料告罄,再不降落恐怕就要墜機。無奈之下,機長岑龍裕只能冒險違背蔣曉峰的命令,強行在機場降落。一旦降落,蔣曉峰很有可能就會被捕然后槍斃,他自然不可能同意。實際上,確實有一組武警跑上了跑道。
于是,覺得橫豎是死的蔣曉峰,抱著魚死網(wǎng)破的心態(tài)搶奪操縱桿胡搞,最終機毀人亡。
除了人員傷亡以外,3架飛機因損毀嚴重而全部報廢。
其中,由廣州保險公司承保的南航波音757客機獲得了5559.9萬美元的賠償款??针y之后剩下的完整殘骸只有一個發(fā)動機、一個輪胎和左起落架。這些部件現(xiàn)時被保存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東面的一個飛機博物館中,供參觀者觀看。
這次事件引發(fā)了社會上,對中國處置反劫機原則的普遍思考?!赌戏街苣吩谝黄接懼袊胺纯帧钡氖鹈恼轮蟹Q:我們應對劫機事件的方式和理念,在這個過程中也經(jīng)歷了一些變化。在早期,強調(diào)絕不妥協(xié)的原則,鼓勵機組人員和乘客同劫機者做斗爭,才會釀成如此的悲劇。
1990年發(fā)生了廣州“白云機場事件”,造成3架飛機報廢,100多人死亡后,有關部門確立了在反劫機中以保護乘客和飛機安全為第一要義的原則,不再鼓勵機組人員和乘客同劫機者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