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蘭
父母親大半生聚少離多。他們真正安安穩(wěn)穩(wěn)在一起生活,是在離休以后。朝夕相依相伴,他們感到很幸福,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各自在情趣和愛好上的差異。對此,他們不強求一致,互不干涉“內政”,或者各退一步,進行一些必要的自我調節(jié),以適應、照顧對方。因此,兩人生活得很和諧。
父親好靜,愛看書,母親從不打擾他。母親相對來說好動,有時出去拜訪同事朋友,或受人之托,給人介紹對象,父親也從不干涉。兩人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對電視節(jié)目的選擇上。母親愛看電視連續(xù)劇,父親則愛看京劇、豫劇。當電視節(jié)目時間沖突時,父親便退避三舍,由母親來主宰頻道??蛇B續(xù)劇一連幾十集,于是,在有適合父親口味的節(jié)目時,母親也會忍痛割愛放棄一兩集,讓父親飽飽眼福和耳福。如今,在父親的影響下,母親也漸漸地喜歡上京劇和豫劇了,一個人的愛好變成了兩個人共同的愛好。
離休在家除了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外,最重要的便是一日三餐了。做飯,對于一般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墒牵瑢Τ粤藥资晔程玫母改赣H來說,卻是一個新課題。父親不會做飯,因此,這一重任就落在了母親的肩上。但母親在這方面也不擅長,加之身體不好,又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所以兩人的伙食,只能說是對付。營養(yǎng)和熱量雖足以維持健康,但是既無色香又無味兒。不過,母親做什么,父親就吃什么,從不挑三揀四。父親對母親做的葫蘆攪茄子的“八寶菜”還總是贊不絕口:“很好,很好?!薄安诲e,不錯?!蹦赣H得到自己唯一的服務對象的欣賞稱贊,就更加安于現(xiàn)有的烹飪水平了。
前些日子,父親因腦血栓住進了醫(yī)院?;加行募」K赖哪赣H要去探望,父親和我們兄妹怕她爬8樓心臟受不了,不讓她去。于是,我們就成了兩位老人的信使。每次我們去醫(yī)院,父親都要給母親寫幾張小紙條,除詳細地向母親匯報病情外,還總要母親注意身體,注意安全,甚至連如何擦地、如何刷廁所都仔細交代(因為以前一直是父親負責打掃衛(wèi)生)。母親讀后也寫回一張紙條,載明家里的情況,讓父親放心。
家里少了另一半,顯得空空的,母親嘴上說著父親在醫(yī)院她更放心,可眼神里寫滿的思念卻瞞不過我們。
父親呢,在醫(yī)院才輸了兩個星期的液,剛剛覺得腳落在地上不像踩在棉花上了,便盤算起出院的事兒了。
人到晚年,真的離不開另一半。老伴老伴,真是老來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