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卻如同發(fā)生在昨天。
一日黃昏,我才背著書包到家,弟弟就在我跟前晃悠!“哥!哥!我們去捉麻雀!”我還未答應,弟弟就把媽媽放大蒜的圓竹篩子端了出來,把蒜辮“嘩啦啦”倒一地。我忙說他:“地上弄得一團糟,媽看見保準批評你!”可話音剛落,他就已經跑到院子里。
“我才不管你!等著挨罵吧!”說完,我掏出作業(yè)本,趴在正屋椅子上抄寫課文,可是弟弟卻比我還忙,并且還在闖禍。
他把竹篩子放到院子里后,又跑進屋子里打開母親縫紉的柜子,把里面一團新買的紅毛線拿了出來,接著又跑進廚房,手心多出一根筷子。我心里直嘀咕:就折騰吧,小破孩兒!
我繼續(xù)看著他胡作非為。圓竹篩子被筷子支成了六十度,筷子下端三分之一處綁著繩子,紅色毛線一直挨著地面延伸到正屋。接著,弟弟又從西屋抓一大把麥子,撒在圓竹篩子下面,然后興沖沖地朝我這邊跑來,兩扇門“砰”的一關,他像做賊一樣潛伏在門后。
屋里光線暗了許多,我有些生氣地放下筆,坐等媽媽回來收拾他。 “鳥來了!來了!”弟弟突然激動起來。
我將信將疑地透過門縫往外瞧,竟真有!只見幾只麻雀東張西望轉著腦袋,一步一步向篩子下的麥子試探,尖尖的小嘴向地面一點一點地啄著。
“快點進去,快點進去……”
筷子猛地被拉一下。“唉!好可惜!”我完全看呆了,在鳥兒從篩子下全部逃竄后,一股莫大的惋惜竟那樣深深地擠向胸口。
不知不覺,我也在門后蹲了下來,在弟弟重新支好篩子后,我們就一起靜靜等候下一次的獵物。
這次等得有些久,但還是有兩只鳥兒貪吃,正慢慢鉆進去,我們立即欣喜起來。可偏偏這時,一只大公雞突然闖入我們的視線,感覺大事不妙。
弟弟與我就像兩只守著老鼠洞的貓咪,不敢大聲出氣,緊張地盯著鳥兒快要入網,我與弟弟嘴里同時細聲碎念: “大公雞呀,我求你,千萬別過來……你敢過來,今晚就吃你!”但,它還是像威風八面的督察一樣,大搖大擺扭著尾巴走進篩子,叼著里面的麥子。麻雀早嚇得拍著翅膀飛走了。還沒拉繩子,公雞就撞歪了筷子,被篩子罩住,還咕咕大叫。
看到這一幕時,我?guī)子卵硗?,本想捉鳥,卻被貪吃的雞壞了好事!
“叫什么叫,都是你!”我倆氣得把它追得亂跑,狠狠轟出了院子。
篩子再次支了起來,這次繩子在我手里。只是等的時間更長了,好像鳥兒都知道那是圈套一樣,可我們還是保持一個觀望的姿勢。終于,院子里又落了幾只貪吃的鳥兒。
夕陽要落山了,余暉斜灑下來,篩子也好,筷子也好,繩子也好,麻雀也好,公雞也好,土地也好,就連記憶似乎都鋪上了一層金黃色。
我們自始至終沒有捉到一只鳥兒,只是記得篩子被一次又一次支起,鳥兒一次又一次飛逃,心一次又一次惋惜,隨著夕陽的余暉,慢慢黯淡顏色。當夜幕降臨,第一顆星星在頭頂閃爍時,我們推開了那兩扇緊緊合上的門,站起身來。
巧的是,不久后的一個下雨天,在從學校往家走的路上,有一只黃色雛鳥躺在落滿積水的路邊,它還不會飛,我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回了家,放在臥室抽屜里。鄰家一位名叫霞的女生天天往我家跑,只為看一看那可愛的小家伙,聽一聽它悅耳的啼鳴。
我天天喂它麥子、火腿、茶水,還捉了小蚯蚓。
只是萬萬沒想到,半個月后,這只黃色的雛鳥閉上眼睛,死了。
我把它生硬冰涼的尸體埋在一棵粗楊樹下,難過了好些天,總感覺是我把它害死似的。即便我知道當初若不把它從路邊撿回,也許它會死得更早。最惋惜的是,我至今不知那是什么鳥兒,只記得是黃色的。
此次之后,我沒有再用篩子捉過麻雀了,我不曉得在真捉到后,它們會不會死,總感覺那樣做對不起天上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
喜歡小動物,就讓它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自在生長,偶爾偷偷地在一旁看看它就好了。畢竟每只小動物都是自由奔放的,就像《向往的生活》里的那只小白,總是四處溜達,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是抓不住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