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用的大拇指
豎起大拇指是我們這個時代幾乎全球通用的一個流行手勢,在大多數(shù)國家它都表示好、高、妙、一切順利、非常出色等贊賞性的含義,不過它的起源幾乎無人知曉。這個手勢最初起源于古羅馬角斗場,嗜血的觀眾在角斗的最后,會用向上豎起的大拇指決定戰(zhàn)敗者可以茍且偷生,相反用向下的大拇指決定戰(zhàn)敗者應(yīng)該去死。再看看微信微博,是不是沒想到點贊用的大拇指竟然起源于和生死相關(guān)的事情呢?
代表勝利的V字手勢
V字手勢在自拍流行的年代也有了一個新名字——“剪刀手”。人們廣泛使用“剪刀手”,用豎起的食指和中指來表達他們和平的意圖或勝利的喜悅。當(dāng)然,想象力豐富的中國人還把“剪刀手”當(dāng)作豎起的兔子耳朵,拍照的時候在覺得可愛的人腦后惡搞。大多數(shù)人普遍認(rèn)為,“剪刀手”表示勝利源于英文單詞“victory”(勝利)的首字母“V”。然而,這個手勢的起源與和平或勝利根本就沒有關(guān)系。它可以追溯到歐洲的百年戰(zhàn)爭時期(公元1337年至1453年),當(dāng)時英國弓箭手射殺了許多法國士兵,所以一旦一個英國弓箭手被法國人俘虜,法國人會先砍斷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確保他再也不能在戰(zhàn)爭中射殺其他法國士兵。而從來沒有被俘虜過的英國弓箭手,往往會向他們的法國敵人做出V字手勢表示嘲諷:“嘿,看到我的食指和中指,你怕了嗎?”
用兩只手指敬禮
這個手勢和“剪刀手”只差一點,那就是食指和中指并攏,把打開的剪刀變成合起來的剪刀。用這個手勢敬禮的人并不多,不過它在影視劇中還是很常見的,一般是男主角用來??岬?。只有在波蘭,它才是正規(guī)的軍禮。然而,這個手勢的起源其實并沒有那么帥氣,而是包含屈辱。它同樣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的角斗場,在那里,戰(zhàn)敗的角斗士們用這個手勢來向角斗場的主人乞求一條生路。也許,乞憐的本意也是這個手勢無法廣泛流行的原因吧。(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說》2018.0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