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蘭
摘 要:刺梨屬于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又被稱為木梨子等,為落葉小灌木,本身還是一種很好的觀賞花卉與綠籬植物。刺梨果實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大量利于人體的物質,既可以直接食用,又能加工成果汁、果酒及果醬等,在國際上有著很好的銷路,是一種有價值的經濟作物。此外,刺梨還有很好的醫(yī)療價值,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還能防癌、抗衰老等。近年來,刺梨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提高了農戶收入,帶動了經濟發(fā)展。本文以刺梨栽培為切入點,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產量與品質。
關鍵詞:刺梨;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種育苗要點
在選擇刺梨品種時,應該以本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土壤特性等為依據,選擇一種適應性比較廣,具有較強抗病能力、品質較好的刺梨品種。刺梨適合生長在土壤肥沃且陽光充沛的地方,但刺梨品種較多,從花色方面分成白花與紅花,從花瓣方面分成單花瓣與多花瓣,按果皮可分成有刺果與無刺果。栽培刺梨時,應依據特點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栽培刺梨前,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選擇品種,選種完成后及時播種育苗,主要在秋季以扦插方式進行??紤]到刺梨發(fā)根率較低,可以適量加入萘乙酸與吲哚丁酸,將發(fā)根率提高到 70%。夏季選擇綠枝扦插,發(fā)根率高達 100%,扦插時確保插條長度處于 12~15 cm,扦插地區(qū)土壤肥沃、陽光充沛,同時土壤輸送具備保濕性能。扦插結束完成后應及時澆水,選擇合適覆蓋物,保證土壤濕度與溫度,以提高枝條發(fā)根率。
二、優(yōu)化種植的環(huán)境
首先,氣溫,刺梨生長發(fā)育的最佳年均氣溫在11一16℃之間,當年平均氣溫在17.5℃以上時,刺梨就會出現生長衰弱、果實少、小等現象。另外,刺梨幼葉的耐低溫能力還比較弱,當氣溫低于5℃時,會有寒害出現,因此,在種植刺梨的早期,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防治倒春寒、霜對刺梨造成傷害。其次,光照,刺梨是一種比較喜歡光的植物,尤其是在散射光充足的地區(qū),刺梨能夠得到較好的生長,樹冠會萌發(fā)較多分枝,增加花芽的數量,進而提升刺梨的產量。當收到強直射光照射時,刺梨植株不高,雖然能結出較多的果實,但果實水分不充足,品質較低,因此,需要對刺梨種植的光照進行合理的控制。最后,水分,刺梨是一種比較喜歡濕潤環(huán)境的植物,在濕潤環(huán)境中,刺梨能夠得到較好的生產,結出多且大的果實,因此,應該盡量保持刺梨種植環(huán)境的潮濕度。
三、規(guī)范栽培技術
對于刺梨來說,在秋天扦插育苗有較大的成活率,因此,應該在9月至10月選擇合適的生枝,進行扦插,在扦插前,應用相應的生根粉溶液對插條底部進行浸泡,并保證插床土壤的細膩、深挖、平整性,插床澆透水、應用地膜覆蓋,隨后扦插。合理選擇種植園地,應該為土壤較厚、光照適宜、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帶,把山丘作為種植園地時,應該形成一個水平的梯帶,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隨后,進行定值,在刺梨落葉后定值,盡量早栽,并保證刺梨樹之間株行距的合理性。如果地塊立地條件差或管理粗放,一般采用 3 m×3 m 株行距。如果土壤肥沃且雨水充足,則可以適當調大株行距;定植時間通常選擇 11 月下旬到翌年2 月上旬休眠期進行,若采用營養(yǎng)袋苗則可以選擇雨季定植;刺梨定植后,可以在定植穴后挖出大小合適的坑,將刺梨苗放入坑內,確定苗木位置與深度后,舒展根系、填入細土,略微向上提起苗木,確保根系舒展后,踏實回填土。定植深度以苗木出圃時的埋土深度為準,在定植穴周圍或溝兩側筑上小土埂,定植水要充足且澆透,整個過程中應強化管理,確保成活率。
四、加強施肥、澆水的管理
刺梨苗木成活后要及時中耕除草、施肥、灌溉避免干旱。開花前 15~20 d,需要給每株成年結果樹追施尿素 0.1~0.2 kg,或施薄農家肥 15~20 kg,確?;ㄑ颗c葉芽正常生長與發(fā)育;落花結束后施加 0.3%尿素液 +0.2%磷酸二氫鉀,及時補充養(yǎng)分,促進幼果正常發(fā)育。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每株施加 0.5%磷酸二氫鉀 +0.2%硼肥葉面噴施,每株根部土壤施加尿素 0.25 kg 與糞水30kg,間隔 10~15 d 連續(xù)施加 2~3 次,促果膨大,提高刺果產量與品質。定植穴外緣逐年深挖擴穴,結合壓施綠肥進一步改善土壤,為提高產量與品質夯實基礎。
五、整形修剪要點
刺梨的適宜樹形是近于自然叢生狀的圓頭形,保持樹高2.5~3 m,冠幅 3 m左右,主干 3~4 個,全叢 6~8 個主枝,其上交錯分布結果母枝,內部通風透光。定植初期任其生長,到第一年冬季開始修剪,選留3~4 個不同方向的枝條作為主枝干,其余萌發(fā)枝條從基部剪除;第二、三年留中心主干,去除多余主枝,培育成有 3~4 個主干的圓頭形,在主干上著生 6~8 個主枝,然后疏除過密、下垂和過長的枝條。修剪時期以采果后的冬剪為主,輔之以生長期的適當修剪。冬季只宜剪除枯枝、衰老枝、纖弱枝、病蟲枝、重疊枝,盡量多留健壯的 1~2 年生枝作為結果母枝。生長期修剪應將內膛蔭蔽枝剪除、強枝作摘心處理。成年樹要抓好調節(jié)生長和結果的關系,使金刺梨達到穩(wěn)產高產的目的。樹冠下部過于衰老的結果母枝要剪除。
六、注重病蟲的防治
刺梨較為常見的蟲害是白粉病、食心蟲、蚜蟲等,刺梨樹在春天和秋天都會出現白粉病,為了對白粉病進行防治,應該在6月上旬向刺梨樹噴灑粉銹寧。蚜蟲喜食刺梨樹新發(fā)出的枝芽,可以在刺梨樹發(fā)芽期間噴灑敵敵畏,以防止蚜蟲侵害。食心蟲會蛀食刺梨幼果,導致幼果腐爛,對于食心蟲的防治,有兩種方法,一是在秋季對刺梨園中的土壤進行翻耕,減少越冬食心蟲,二是在7月至8月連續(xù)噴灑兩次敵殺死,以實現防治效果。
七、注重果實的采摘工作
在適宜的時期采摘刺梨直接關系到刺梨的品質,一般來說,在刺梨果皮由青色變成淡黃色時,刺梨含VC的量最大,此后,刺梨果實會進一步成熟,呈現出較濃的黃色,vC的含量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因此,應該在刺梨接近成熟時及時采收,并在晴天或者沒有雨的天氣采收,以便于刺梨果實的搬運和貯藏,這樣,有利于保證刺梨果實中的營養(yǎng)價值,提升刺梨的品質。
八、結語
綜上所述,刺梨栽種想要提高產量與品質,要采用科學管理方式與栽培技術開展管理工作。新時期刺梨栽培技術人員應該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參與實際栽培過程指導與管理,促進刺梨豐產與品質提高,帶動種植戶經濟效益增加,實現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推動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逐漸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楊紅.黔西南州無子刺梨優(yōu)質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2015(04).
[2]劉航,邵麗.刺梨的開發(fā)價值及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園藝.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