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崔慶麗 崔利娟 焦鳳萍
(1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焦作 454001;2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河南鄭州 450003;3河南省焦作市人民醫(yī)院 焦作 454002)
化療是目前臨床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手段,以提高腫瘤控制率,延長患者生命期限,改善其生存質(zhì)量為目的。GP(吉西他濱+順鉑)是治療晚期NSCLC最常用的化療方案,其有效性已得到臨床證實[1]。但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及重要臟器損害等毒副反應,極大程度地減弱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甚至抵消了化療治療腫瘤帶來的正面效益。因此,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減輕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意義重大。隨著近年來中醫(yī)藥的快速發(fā)展,其在惡性腫瘤疾病治療中的獨特作用及優(yōu)勢逐漸引起臨床廣泛關注。參麥注射液是由紅參、麥冬兩味中藥制成,具有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生脈之效。研究證實[2],參麥注射液能夠顯著提高腫瘤患者的免疫機能,與化療藥物聯(lián)用時,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且能夠有效減少化療藥物所引起的毒副反應。本研究旨在探討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NSCLC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7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41~67歲,平均年齡(54.58±10.21)歲;臨床分期:Ⅲb期 22例,Ⅳ期19例;病理分型:大細胞癌12例,鱗癌16例,腺癌1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5.14±10.17)歲;臨床分期:Ⅲb期21例,Ⅳ期20例;病理分型:大細胞癌11例,鱗癌18例,腺癌12例。兩組性別、年齡、臨床分期、病理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2015年肺癌診療指南:共識和爭議》[3]中相關診斷標準;無化療禁忌證;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7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對研究已知藥物成分過敏。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GP化療方案:第1、8天,1 000 mg/m2吉西他濱(國藥準字H20063675)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混合稀釋,靜脈滴注30 min,于每個化療周期第1、8天使用;第 1~3天,25 mg/m2順鉑(國藥準字H20010743)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混合稀釋,靜脈滴注2 h。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參麥注射液(國藥準字Z13020889)治療,100 ml參麥注射液與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稀釋,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10 d。21 d為1個化療周期,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化療周期。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參照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擬定療效評定標準[4],完全緩解(CR):所有病灶消失,無新病灶出現(xiàn),腫瘤標志物正常,維持≥4周;部分緩解(PR):病灶最大徑之和減少≥30%,維持≥4周;病情穩(wěn)定(SD):介于PR與PD之間;疾病進展(PD):病灶最大徑之和增加≥20%或有新病灶出現(xiàn)。有效率(RR)=(CR+PR)/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總例數(shù)×100%。(2)記錄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熕幬锒靖狈磻獏⒄彰绹鴩野┌Y協(xié)會(NCI)部分常用藥物毒性分級標準,分0~Ⅳ級[5]。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肝臟損害、腎臟損害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GP化療是目前晚期NSCLC治療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化療方案。吉西他濱是一種破壞細胞復制的二氟核苷類抗代謝物抗癌藥,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擴散;順鉑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細胞毒性較強,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DNA復制過程,并損傷其細胞膜上結(jié)構(gòu),有較強的廣譜抗癌作用。順鉑與吉西他濱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且不會產(chǎn)生交叉耐藥性。但任何一種化療方案均不可避免化療藥物帶來的毒副反應,單一應用化療方案治療難達到臨床理想療效。參麥注射液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腫瘤輔助中藥注射劑,可預防惡性腫瘤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等毒副作用,提高化療療效,改善預后。參麥注射液中,紅參復脈固脫、大補元氣、益氣攝血,麥冬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二者合用共奏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之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6],參麥注射液具有激活機體免疫系統(tǒng)、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調(diào)控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研究指出[7~8],常規(guī)化療基礎上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晚期NSCLC,可顯著降低腫瘤惡性程度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有利于提高晚期NSCLC患者臨床療效,降低化療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具晟,李傳傳,徐艷輝.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GP化療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3,25(3):206-207
[2]鄔方寧.參麥注射液的抗腫瘤作用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3,28(1):21-24
[3]陸舜,虞永峰,紀文翔.2015年肺癌診療指南:共識和爭議[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6,41(1):1-6
[4]花其萍,陳洪興,李廣宇.參麥注射液防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9):226-227
[5]于玲霞.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的臨床觀察[D].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
[6]余健,辛艷飛,宣堯仙.參麥注射液藥理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13,32(4):497-500
[7]羅麗華.化療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細胞免疫及腫瘤惡性程度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17,12(5):1085-1089
[8]李嶸.參麥注射液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7):1075-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