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522 湖南安化梅城鎮(zhèn)中學(xué) 張 貝
小鎮(zhèn)梅城用混凝土建起的現(xiàn)代高樓大廈高聳入云、挺拔氣派。然而記憶深處,老木屋才是我的最愛。小時候,我們姐妹隨爺爺奶奶住在鄉(xiāng)下的木屋里,在那兒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回憶。
木屋共三棟,中間一棟是主屋,主屋正對著烏龜山,兩棟騎樓分立兩側(cè),頗具北京四合院的味道。主屋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年代并不久遠(yuǎn)。而兩棟騎樓卻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發(fā)黑的木柱子頂著橫梁和蓋滿黛瓦的屋頂,因為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祖業(yè),所以一直舍不得拆。黝黑的瓦片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淋,已經(jīng)冒出許多綠色的精靈——青苔。
左側(cè)的騎樓很舊,欄桿已殘損不堪,只能用來放柴草,養(yǎng)豬、牛和雞。大人一般不讓我們?nèi)ツ抢锿妫掠形kU。聽到母雞下蛋的叫聲時,我和姐姐還是會飛奔著去撿雞蛋,因為樓板不是很平整,摔跤打爛雞蛋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而慈愛的爺爺奶奶卻不舍得罵我們,只是說人沒事就好。
右側(cè)的騎樓是我和姐姐去得最多的地方。我們在上面捉迷藏,憑欄遠(yuǎn)眺,最有趣的是蕩秋千。我們找來一條粗粗的麻繩,姐姐爬上柱子將麻繩系在橫梁上,再在垂下的麻繩兩頭綁上一塊木板,一架簡易的秋千就制成了。剛開始,我們兩姐妹輪流上去蕩,一個人坐,另一個人推。我比較頑皮,有時賴在上面不肯下來,聰明的姐姐就換上一塊較長的木板,這樣我們兩姐妹可以同時坐在上面蕩。吹著涼爽的微風(fēng),眺望著遠(yuǎn)方的美景,真愜意。姐姐人大膽大,有時為了給不聽話的我以小小的懲罰,故意把秋千蕩得老高,仿佛要沖破屋頂,飛上云霄,嚇得我閉上眼睛大聲尖叫,這時奶奶就會著急地高喊:“莫蕩得太高,別嚇著妹妹。”黃昏時分,夕陽像一個蛋黃,給小木屋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漸漸地沉下去。這時候,我們往往會想起在遠(yuǎn)方打工的爸爸媽媽,笑容逐漸從小臉上消失,小木屋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惆悵。
歲月就是那木屋前的小溪,慢慢流向遠(yuǎn)方,姐姐已經(jīng)到了要上學(xué)的年紀(jì),去了小鎮(zhèn)梅城。沒有姐姐庇護(hù),我偶爾也去騎樓玩,因為一個人不敢蕩秋千,大多數(shù)時間我都是圍在爺爺奶奶旁邊,在主屋玩。有時我會望著騎樓發(fā)呆。只有姐姐回來了,我們姐妹倆才可以偶爾瘋上一回。
歲月的年輪碾舊了“吱吱呀呀”的小木樓,為了安全起見,爸爸媽媽拆掉了兩邊的老木屋,改建了水泥房。只有中間的木屋,在爺爺奶奶的堅持下沒被改建,屹立在水泥樓房的中間,似乎在訴說著一段蒼老的歷史。
如今姐姐已經(jīng)上大學(xué),我也上中學(xué)了,爸爸媽媽在梅城買房定居了。爺爺奶奶不愿來梅城,堅持住在木屋。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回去看望爺爺奶奶。老人家總是開心地對著我們笑,說我們姐妹倆一回來,連老木屋也在笑。
歲月流逝,我始終忘不了老木屋,忘不了我在那里度過的美好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