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華
臨沂市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科,山東臨沂 276034
多囊卵巢綜合征屬于婦產科常見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以高雄激素、無排卵以及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等特征為主,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1]。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需要結合患者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特點,把以恢復患者月經排卵與生育功能作為治療目標。該次研究將均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份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患者作為樣本,探究了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治療中應用氯米芬和他莫昔芬治療有效性,總結如下。
方便選取的10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均于在該院接受治療,將所選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參照組50例患者采取氯米芬治療,研究組50例患者采取他莫昔芬治療。參照組患者年齡21~40歲,均值(29±2.34)歲。 研究組患者年齡 22~40 歲,均值(29±2.61)歲。該次所選不孕患者都對該次研究知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且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所選患者基礎性資料實施常規(guī)對比發(fā)現,兩組基礎性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研究組50例患者采取他莫昔芬治療,從患者月經周期的第5天開始,口服他莫昔芬(國字準字H3202 1472),服用劑量是 20 mg/次,服用 1次/d,持續(xù)治療 3個療程,一個療程21 d。
參照組50例患者采取氯米芬 (國字準字H31021 107)治療,從患者月經周期的第5天開始,口服氯米芬,50 mg/次,服用1次/d,持續(xù)治療 3個療程,1個療程21 d。
于手術結束后1個月通過B超檢查,檢測患者的排卵情況;并于患者第1次月經的第3~5天抽取血樣進行血清激素的相關指標檢測;檢查主要包含了: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以及雌二醇(E2)。同時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卵巢體積、卵泡數以及治療后的排卵率。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的方式,配對設計的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n(%)]來進行描述,計量資料以(±s)描述為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之后,參照組31例患者可進行排卵,排卵率為62.00%。研究組有45例患者可進行排卵,排卵率為90.00%。研究組排卵率90.00%明顯要高于參照組的62.00%(χ2=10.745 6,P=0.001 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卵巢體積、卵泡數經過對比以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對比發(fā)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卵巢體積、卵泡數相較于參照組而言,數值要比參照組小,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卵泡數與卵巢體積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卵泡數與卵巢體積比較(±s)
組別 時間 卵巢體積(cm3) 卵泡數(個)參照組(n=50)研究組(n=50)參照組(n=50)研究組 (n=50)治療前治療后13.28±4.17 13.72±4.39 12.98±2.56 9.29±2.47 22.65±4.87 22.19±4.35 17.89±3.23 14.24±3.46
治療前兩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以及雌二醇(E2)經過對比以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E2變化不大,治療前后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均發(fā)生顯著的變化,研究組與參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變化情況(±s)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變化情況(±s)
組別參照組(n=50)研究組(n=50)參照組(n=50)研究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LH(U/L)FSH(U/L)LH/FSH 16.24±0.43 16.23±0.48 13.42±0.46 10.16±0.55 5.37±0.65 5.38±0.61 6.25±0.51 7.76±0.52 3.43±0.62 3.50±0.59 2.86±0.39 1.74±0.36 T(nmol/L) E2(pmol/L)4.43±1.04 4.42±0.98 3.12±0.58 1.26±0.62 178.42±27.49 179.18±27.19 171.53±22.98 170.38±23.51
在臨床上,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一疾病在極其常見,其有月經異常和不孕以及高雄激素征等臨床表現,當患者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就會致使其自身排卵功能出現障礙,從而出現不孕[2]。作為一種誘導排卵藥物,氯米芬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同時可有效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加快卵泡刺激素以及黃體生成素的生成,可對排卵起到促進作用,但是這一藥物并沒有好的治療效果,會對子宮內膜生長以及精子正常進入產生負面的影響[3-4]。而他莫昔芬可使雌激素生成量減少,并能夠有效抑制睪酮到雄烯二酮以及雌激素的轉化,使芳香化酶活性降低。更重要的是,來曲唑可降低流產率,確?;颊呋謴驼5淖訉m內膜厚度以及形態(tài),更利于受精卵著床[5-6]。
此外,氯米芬屬于傳統(tǒng)一線的排卵藥物,這種藥物抗雌激素的作用比較強,雌激素的活性比較弱。有報道[7]指出,氯米芬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伴不孕患者治療中,患者有較高排卵率。還有報道[8]指出氯米芬治療后,也會出現無排卵的現象,效果達不到患者的預期值。而他莫昔芬屬于雌二醇競爭性的拮抗劑之一,這種藥物會對雌激素某些活動產生干擾作用,和雌二醇競爭的結合細胞,促進排卵。有報道[9]指出,相較于氯米芬,他莫昔芬在促進不孕患者排卵方面效果更為明顯,患者的滿意度更高,研究數據顯示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5.00%,滿意度達到96.00%。該次研究中顯示,研究組排卵率90.00%明顯要高于參照組的62.00%,組間比較顯示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卵巢體積、卵泡數經過對比以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對比發(fā)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卵巢體積、卵泡數相較于參照組而言,數值要比參照組小,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以及雌二醇(E2)經過對比以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對比缺乏顯著的差異(P>0.05);治療后,E2變化不大,治療前后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睪酮(T)均發(fā)生顯著的變化,研究組與參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治療中應用氯米芬和他莫昔芬治療時,他莫昔芬在各項指標改善方面效果更為顯著,可以提高患者排卵率,改善患者雌激素的水平,可推廣。
[1]王晶.來曲唑、他莫昔芬、氯米芬聯合尿促性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療效比較[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4,23(4):371-373.
[2]楊東,程強軍,何生燕.復方玄駒膠囊聯合構櫞酸他莫昔芬治療少弱精子癥男性不育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5,24(9):753-756.
[3]劉英蓮,周夏芝,岳雯.藥膳方暖巢煲聯合來曲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腎虛證的效果[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14):2393-2396.
[4]梁白云,林曉桃,李少欒.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和氯米芬序貫用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臨床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5,17(3):496-498.
[5]郝翠云.達英-35和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9):128-130,135.
[6]覃慶媛,賀青蓉,葉煥巧.達英-35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療效及其對患者內分泌性激素和代謝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7,28(1):70-72.
[7]侯丹鳳,丁曉麗,趙隨香.克羅米酚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療效及其對性激素、胰島素抵抗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7,28(17):2799-2801.
[8]張亞琴,蔣維,韓煒.微創(chuàng)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伴不孕對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7,26(7):126-129.
[9]余香格,邢風琴,劉愛民.腹腔鏡下卵巢打孔術聯合益腎保卵調經方治療痰濕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6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4,25(4):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