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林,蘇玉芳,高紅
(山西師范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山西 臨汾,041000)
小米(Setariautalica(L.) Beauv)屬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屬(Setaria)植物,古稱粟,即為谷子去皮后的成分。小米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1-4]?!侗静菥V目》記載指出“粟米氣味咸,微寒無毒,主治養(yǎng)胃氣,祛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5]?,F(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小米具有抗腫瘤、抗氧化、降低膽固醇水平、預防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調(diào)節(jié)激素水平等藥理作用[6-9]。
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酚類化合物,有重要的藥理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腫瘤及降血壓等作用[10]。雙水相萃取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應用愈加廣泛,與常規(guī)提取方法相比較,其具有操作條件溫和、提取時間短、能耗低、被分離物質(zhì)純度高等優(yōu)點[11-13],已被應用于蛋白質(zhì)、核酸、抗生素、黃酮等多種物質(zhì)的分離與提純[14-16]。
本實驗以優(yōu)質(zhì)黃小米“沁州黃”為原料,研究了超聲輔助丙酮/硫酸銨雙水相體系中,小米籽粒中總黃酮的提取。同時,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方式對小米中黃酮的影響,以期為小米日常加工提供指導。
山西“沁州黃”小米,市售。
蘆丁(純度≥98%),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無水乙醇、NaNO2、NaOH、(NH4)2SO4、丙酮、三氯乙酸、FeSO4、鐵氰化鉀、Al(NO3)3等,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KQ5200DB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JA26038電子天平,上海精科天美儀器有限公司;752N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臺式電動平衡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DGX-90973B-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攲嶒炘O備有限公司;HH-4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江蘇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CP214電子天平,上海聯(lián)合有限公司。
1.3.1 黃酮含量測定方法
以蘆丁為標準品,繪制標準曲線。黃酮含量測定采用硝酸鋁顯色法[17-18],吸取上相樣品溶液1.0 mL,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50 g/L NaNO2溶液0.3 mL,搖勻,靜置 6 min,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100 g/L Al(NO3)3溶液0.3 mL,搖勻,靜置 6 min,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40 g/L NaOH溶液4.0 mL,用體積分數(shù)為30%乙醇定容至10.0 mL,搖勻,靜置15 min,以試劑空白作對照,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值,并計算樣品中黃酮含量,如式(1)所示。
(1)
式中:x,測定吸光值所對應的蘆丁含量,mg/mL;V,上相總體積,mL;W,稱取的樣品質(zhì)量,g。
1.3.2 原料處理
將實驗所用小米除雜、篩選去除霉變顆粒,低溫下冷藏備用,實驗前取出將其研磨成粉末,全粉過100目篩。
1.3.3 丙酮/(NH4)2SO4雙水相體系相圖的繪制
丙酮 /(NH4)2SO4雙水相體系相圖采用濁點滴定法測定并繪制[13, 19]。精確稱取定量(NH4)2SO4(m1),加入定量去離子水(m2)配制成一定濃度的鹽溶液,然后緩慢滴入丙酮,并不斷振蕩使其充分混合,直至試管內(nèi)液體出現(xiàn)渾濁,記錄加入丙酮的質(zhì)量(ma),再次加入一定量去離子水(mw),至溶液澄清;再次向試管中加丙酮至出現(xiàn)渾濁。重復此步驟,計算每次達到渾濁時,丙酮和(NH4)2SO4在系統(tǒng)總量中所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并以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為縱坐標,(NH4)2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橫坐標繪制相圖。
1.3.4 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小米黃酮的優(yōu)化試驗
1.3.4.1 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小米黃酮單因素試驗
配制系統(tǒng)總量為20 g,分別量取一定量的丙酮、(NH4)2SO4溶液與一定質(zhì)量的水混勻、靜置,使體系中丙酮與(NH4)2SO4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占33%、17%。待溶液分相完全后記錄上相體積,加入1.0 g小米,于25 ℃,420 W超聲提取10 min,分析上相中小米黃酮含量。
在單因素試驗中,在控制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分別考察了丙酮在雙水相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19%、23%、27%、31%、35%),(NH4)2SO4溶液在雙水相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7%、12%、17%、22%、27%),料液比(g∶mL)(1∶20、1∶30、1∶40、1∶50、1∶60),超聲時間(10、20、30、40、50 min)及超聲溫度(25、30、35、40、45 ℃)對小米黃酮提取的影響。
1.3.4.2 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小米黃酮的正交優(yōu)化試驗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選取適當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采用L9(34)正交表設計試驗,確定最佳的提取工藝。
1.3.5 不同加工方法對小米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將小米原料除雜,稱取同等重量的小米進行如下處理,研究不同加工方法(煮、蒸、燜、炒)對小米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煮:將鍋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取盛好的小米置于鍋中加熱煮制,分別在煮制10、15、20、25、30 min時取出適量小米樣品置于潔凈的盤中。
蒸:將鍋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取盛好的小米置于鋪有紗布的蒸籠內(nèi)蒸制,分別在蒸制10、15、20、25、30 min時取出適量小米樣品置于潔凈的盤中。
燜:將鍋內(nèi)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將小米倒入鍋內(nèi),使水淹小米二指,調(diào)節(jié)電磁爐功率,先急火煮10 min后弱火燜,分別在燜制10、15、20、25、30 min時取出適量小米樣品置于潔凈的盤中。
炒:在鍋內(nèi)加適量油燒至五成熟,放入蒸過10 min的小米在100 W電磁功率下翻炒,在1,2,3,4,5 min時取出適量小米樣品置于潔凈的盤中。
將以上各組處理后的小米樣品于60 ℃烘干至恒重后取出,研磨成小米粉末,測定黃酮含量。
1.3.6 小米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3.6.1 小米黃酮對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清除羥自由基能力的測定參照結晶紫法[20]。則羥自由基的產(chǎn)生量可由式(2)表示,表觀抗羥自由基氧化率S可由式(3)表示。
羥自由基產(chǎn)生量ΔA=A0-Ab
(2)
(3)
式中:A0,加H2O2溶液時580 nm處吸光值;Ab,結晶紫法反應完成后580 nm處吸光度值;AS,在上述體系中加H2O2溶液之前添加0.5 mL小米黃酮提取液,測定吸光值。
1.3.6.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參照徐雅琴[21]、BANGOURA等[22]方法,清除率(%)計算方法如下:
(4)
式中:Ai,2 mL DPPH溶液+2 mL樣品溶液;Aj,2 mL無水乙醇溶液+2 mL樣品溶液;A0,2 mL DPPH溶液+2 mL無水乙醇溶液。
1.3.6.3 鐵還原力測定
鐵還原力測定參照鐵氰化鉀法,以吸光值表征鐵還原能力,吸光值越高表明還原力越強[23]。
雙水相形成的條件和定量關系可用相圖進行分析,雙節(jié)線將相圖劃分為上下兩相,上相富含丙酮,下相富含(NH4)2SO4(見圖1)。
圖1 丙酮/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相圖Fig.1 The diagram of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ith acetone/(NH4)2SO4
如圖1所示,加入丙酮的量越大,當其分相時所需(NH4)2SO4的量就越??;反之,若體系中的(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越高,分相時所需的丙酮的量就越低。同時,當(NH4)2SO4在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固定值時,丙酮在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須高于曲線所對應值才能保證雙水相形成。因此,所采用的實驗點應從曲線上方的區(qū)域選取,且體系中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與(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需相互協(xié)調(diào)。
在單因素試驗中,在控制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分別考察了丙酮,(NH4)2SO4溶液在雙水相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超聲時間、超聲溫度及料液比對小米黃酮提取的影響(見圖2)。
如圖2-(a)所示,丙酮在體系中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時,小米黃酮含量隨之上升。主要是由于隨著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黃酮更易增溶至上相,且丙酮締結水分子能力增強,下相中更多的水分被競爭吸附至上相,對黃酮具有更強的萃取能力,當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31%時,黃酮含量可達(6.33±0.45) mg/g。但隨著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繼續(xù)增加,更多的水分增溶到上相,(NH4)2SO4體積快速減小,體系開始變的不穩(wěn)定,可能引起(NH4)2SO4結晶析出,使得黃酮含量增勢減弱[24]。因此,考慮到成本問題,本試驗選擇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為31%。如圖2-(b)所示,當(NH4)2SO4在雙水相體系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在7%~17%時,隨著(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大,小米黃酮提取量也隨之增高[25],當質(zhì)量分數(shù)為17%時,小米黃酮含量達到最高,為(6.88±0.51) mg/g。但是(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繼續(xù)增加時,黃酮含量反而降低??赡苁且驗殡S著(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大,下相締合水的能力增強,上相中的水減小,導致上相中的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增加,小米黃酮更易增溶到上相中,但由于上相體積變小,增溶的小米黃酮的量有限,黃酮會向下相遷移,故黃酮提取量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因此,確定(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以17%為宜。
圖2 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小米黃酮單因素實驗分析Fig.2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alyse of the extraction of millet flavonoids with ultrasonic-assisted aqueous two- phase system
由圖2-(c)可知,隨著提取溫度的升高,小米黃酮提取量逐漸增加,當溫度為35 ℃時,黃酮含量達到最高,為(7.79±0.45) mg/g。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當超聲溫度較低時,黃酮不能完全溶出,隨著溫度升高,提取液擴散系數(shù)增加,促使傳質(zhì)速度加快,浸提更徹底。但是當溫度繼續(xù)升高時,(NH4)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上相鹽向下相富集,從而導致上相溶液極性改變,不利于黃酮溶出。因此,確定超聲波提取溫度以35℃為宜。由圖2-(d)可知,當超聲時間為10~30 min時,小米黃酮提取量逐漸增高,并隨時間繼續(xù)延長而顯著降低。超聲時間過長時可能會造成黃酮類化合物被氧化甚至結構被破壞,因此不利于黃酮的提取,因此,在本試驗中選擇30 min為宜。
如圖2-(e)可知所示,黃酮含量隨料液比的增大而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料液比為1∶40 時,黃酮含量為(8.29±0.40) mg/g,當料液比持續(xù)增大時,黃酮溶出開始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在植物細胞內(nèi),黃酮類化合物主要以苷鍵、酯鍵等疏水鍵與蛋白質(zhì)、多糖等物質(zhì)結合,在浸提黃酮時,溶劑需先進入細胞內(nèi)破壞此類疏水鍵。當料液比逐漸增大時,溶劑滲透并擴散到細胞內(nèi)的速度增快,更有利于破壞疏水鍵,因此黃酮化合物可向溶劑中擴散,使得提取量增高。而溶劑用量過大會造成分相鹽用量增加,耗費大量的溶劑和銨鹽。綜合考慮,超聲輔助雙水相提取小米黃酮的料液比選1∶40較為適宜。
綜上可知,小米黃酮提取量隨著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的升高而升高,但丙酮質(zhì)量分數(shù)過高時會引起體系不穩(wěn)定,甚至造成(NH4)2SO4結晶析出;而提取時間過長時,會引起黃酮類化合物結構被破壞??紤]到實際應用時的成本問題及可行性,本試驗選擇(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超聲提取溫度及料液比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結果,按L9(34)設計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如表1所示,3因素3水平的正交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L9(34)正交實驗水平因素設計Table 1 The levels and factor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design of L9 (34)
表2小米黃酮提取工藝正交實驗結果與分析
Table2Theresultsandanalysisofoptimizationofmilletflavonoidsextractionwithorthogonalexperiment
序號ABC空列黃酮含量/(mg·g-1)11 (30)1 (15)1(1∶30)16.43212 (17)2 (1∶40)26.99313 (19)3 (1∶50)36.2542 (35)1236.79522315.39623126.7873 (40)1326.08832137.02933218.56k16.5576.4336.7436.793k26.3206.4677.4476.617k37.2207.1975.9076.687R0.9000.7641.5400.176
比較本試驗中A、B、C三個因素的R值的大小可看出,影響小米黃酮提取的因素為C>A>B,即料液比>超聲溫度>(NH4)2SO4質(zhì)量分數(shù)(表2)。對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可知,A、B、C各因素存在水平效應的差異且均達到顯著水平(表3)。因此,綜合分析可得,小米黃酮的最佳提取工藝為A3B3C2,即當丙酮與(NH4)2SO4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在雙水相體系中分別為31%、19%時,在料液比1∶40的條件下,于40 ℃下超聲輔助提取30 min,小米黃酮提取量可達8.56 mg/g。
不同加工方法對小米黃酮含量的影響如圖3所示。不同加工方式對小米黃酮含量影響明顯,對小米原料進行煮、燜、炒處理時,隨著處理時間的增長,其黃酮含量均隨之降低,且各處理水平下黃酮含量均低于未處理(8.56 mg/g)。煮制和燜制以水為傳熱介質(zhì),其中煮需要的水量和火力明顯大于燜,相較于燜,小米在煮制過程中,更多水分可以進入小米組織細胞中使之膨脹,在提取時可使黃酮成分有效溶出,因此,對比煮和燜,小米在經(jīng)過煮制處理后黃酮含量要明顯高于燜。此外,由于持續(xù)較高溫度作用,會造成部分黃酮分解,同時部分雜質(zhì)溶出或蛋白質(zhì)變性會阻礙黃酮的溶出[26],所以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黃酮含量明顯下降。在炒制處理中,黃酮含量在處理1 min時最高,為(6.53±0.21) mg/g,隨著炒制時間的延長不斷下降,由于小米在炒制前先經(jīng)過蒸制處理,水分進入小米組織細胞從而使細胞間隙變大,當小米再經(jīng)過熱油翻炒,油溫從小米表面?zhèn)鬟f到小米內(nèi)部,黃酮類化合物在高溫的影響下迅速被破壞,其含量要明顯低于其他處理。而在蒸制處理中發(fā)現(xiàn),當蒸制時間小于15 min時,黃酮含量要高于未處理,且在15 min時能達到(9.32±0.26) mg/g。在蒸制過程中,主要是以水蒸氣為傳熱介質(zhì)對流換熱[27],水蒸汽進入小米組織細胞中使之膨脹,導致細胞間隙變大甚至組織細胞膜壁破裂,提高了黃酮的溶出,所以在一定時間內(nèi)有助于黃酮的提取,而在長時間作用下,可能使其分解而降低提取量。綜上,在對小米進行加工處理時,煮制或者短時間的蒸制最為理想,對黃酮含量損失相對較少。
表3 方差分析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圖3 不同加工方式對小米黃酮提取量的影響Fig.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extraction of millet flavonoids
將小米黃酮提取液分別用乙醇稀釋至0.08,0.16,0.32,0.48,0.64,0.80 mg/mL,分別檢測各底物濃度作用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羥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鐵還原力,分析小米黃酮的抗氧化能力(見圖4)。
圖4 小米黃酮抗氧化活性測定 (DPPH自由基清除率、羥自由基清除率、鐵還原力)Fig.4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millet flavonoids (DPPH clearance rate, hydroxyl radical clearance rate, reducing power)
由圖4可知,隨著底物質(zhì)量濃度增加(0.08~0.8 mg/mL),各檢測指標均隨之增加,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劑量依賴性。當黃酮質(zhì)量濃度為0.64 mg/mL時,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為(87.90±2.98)%;當質(zhì)量濃度增至0.8 mg/mL時,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達(94.80±3.10)%,且增勢逐漸趨于平緩,由此可知小米黃酮對DPPH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結晶紫法檢測羥自由基清除能力結果顯示:當小米質(zhì)量濃度為0.08 mg/mL時,羥自由基清除率僅為(12.00±1.54)%,而當質(zhì)量濃度增至0.8 mg/mL時,清除率可達(87.53±2.08)%,且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勢隨之減緩,因此,小米黃酮對羥自由基也具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在還原鐵體系中,具有較強還原力的物質(zhì)能把Fe3+還原成Fe2+,因此可通過顯色反應來判斷還原的程度,反應后吸光度越大,表示還原能力越強[28]。隨著底物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吸光值隨之增加,當質(zhì)量濃度增至0.8 mg/mL時,吸光值達到(0.69±0.02),說明小米黃酮能夠作為一種良好的電子供應者。綜上,通過對不同質(zhì)量濃度小米黃酮作用下各抗氧化指標的檢測,均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本實驗主要采用了超聲輔助雙水相方法對小米黃酮進行提取,通過正交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結果顯示,當丙酮與(NH4)2SO4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在雙水相體系中分別為31%、19%時,在料液比為1∶40(g∶mL)的條件下,于40 ℃下超聲輔助提取30 min,小米黃酮含量可達8.56 mg/g。同時,本文還研究了常見的加工方式對小米黃酮的影響,結果顯示煮制或短時間(<15 min)的蒸制最為理想,對黃酮含量損失相對較少,且隨著加工時間的延長,黃酮含量隨之降低。綜合而言,優(yōu)選的加工方式為煮>蒸>燜>炒。此外,本文還對小米黃酮抗氧化活性進行了分析,隨著底物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小米黃酮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羥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鐵還原力均增加,且呈現(xiàn)一定的劑量依賴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1] 蔡亭,汪麗萍,劉明,等.擠壓加工對小米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4, 35(20): 102-106.
[2] LU S H, ZHANG X, ZHANG Z Y, et al.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binary amino acids mixtures in yellow foxtail millet by 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J].Food Chemistry, 2016, 211: 494-501.
[3] 楊春, 田志芳, 盧健鳴, 等.小米蛋白質(zhì)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 2010, 25(8): 123-128.
[4] 張超, 張暉, 李冀新.小米的營養(yǎng)以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 2007, 22(1): 51-55, 78.
[5] 付麗紅, 任文靜, 李玉娥.“沁州黃”小米總黃酮提取工藝的研究[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6(3): 219-223.
[6] CHANDRASEKARA A, SHAHIDI F.Bioaccessibility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millet grain phenolics as affected by simulatedinvitrodigestion and microbial fermentation[J].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2, 4(1): 226-237.
[7] ADEBIYI J A, OBADINA A O, ADEBO O A, et al.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nsory acceptability of biscuits obtained from native, fermented, and malted pearl millet (Pennisetumglaucum) flour[J].Food Chemistry, 2017, 232: 210-217.
[8] SHARMA S, SAXENA D C, RIAR C S.Nutritional, sensory andin-vitro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of gluten free cookies prepared from flour blends of minor millets[J].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6, 72: 153-161.
[9] ZHANG L Z, LIU R H.Phenolic and carotenoid profiles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foxtail millet[J].Food Chemistry, 2015, 174: 495-501.
[10] CHANDRASEKARA A, NACZK M, SHAHIDI F.Effect of processing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illet grains[J].Food Chemistry, 2012, 133(1): 1-9.
[11] 馬藝丹, 劉紅, 廖小偉, 等.神秘果種子多酚超聲雙水相復合提取工藝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與機械, 2015, 31(6): 173-178.
[12] 吳丁丁, 穆小靜, 易小琦, 等.雙水相萃取技術的新發(fā)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7, 38(8): 395-400.
[13] ZHANG D Y, ZU Y G, FU Y J, et al.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and enrichment of two main flavonoids from pigeon pea roots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3, 102: 26-33.
[14] 劉磊磊, 李秀娜, 趙帥.雙水相萃取在中藥活性成分提取分離中的應用進展[J].中草藥, 2015, 46(5): 766-773.
[15] 汪建紅, 匡晨.臍橙皮中黃酮的超聲波輔助雙水相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6, 37(23): 50-55.
[16] 陳叢瑾, 屈麗娟, 陳東.雙水相萃取法分離純化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應用化工, 2010, 39(10): 1 587-1 589; 1 596.
[17] 蔡文國, 吳衛(wèi), 代沙, 等.不同種質(zhì)魚腥草總酚、黃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學, 2013, 34(7): 42-46.
[18] 鐘方麗, 王文姣, 王曉林, 等.微波協(xié)同雙水相提取桔梗莖總黃酮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6, 37(12): 267-271, 277.
[19] 沈美榮, 李云龍, 俞月麗, 等.超聲輔助雙水相體系提取苦蕎籽黃酮[J].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6, 37(15): 243-248, 275.
[20] 劉駿.結晶紫分光光度法測定Fenton反應產(chǎn)生的羥自由基[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 2005, 24(6): 53-55.
[21] 徐雅琴, 蔡菲, 王麗波, 等.雙水相法分離黑穗醋栗果實多糖及其結構和活性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 2017, 17(1): 100-107.
[22] BANGOURA M L, NSOR-ATINDANA J, MING Z H.Solvent optimization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s from foxtail millet species’ insoluble fibers and their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properties[J].Food Chemistry, 2013, 141(2): 736-744.
[23] 羅秋水, 杜華英, 熊建華, 等.葛根異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 2015, 15(2): 104-110.
[24] 劉小琴.雙水相/反膠束萃取分離苦參生物堿的研究[D].廣州: 廣東藥學院, 2012.
[25] 阮尚全, 黃藝, 劉艷玲, 等.微波協(xié)同雙水相提取榴蓮皮中總黃酮的工藝[J].食品科技, 2013, 38(10): 228-231.
[26] 梁云貞, 彭金云, 李怡, 等.微波輔助提取山黃皮果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 38(14): 7 269-7 271.
[27] 鄒曉琳, 呂兆林, 王媛媛,等.竹葉黃酮不同熱加工穩(wěn)定性[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6, 38(11): 111-117.
[28] 吳祥庭, 王愛銀, 周化斌, 等.茶葉黃酮類物質(zhì)的雙水相系統(tǒng)純化及抗氧化研究[J].茶葉科學, 2012, 32(4): 2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