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二胡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中最主要的拉弦樂器,以其優(yōu)美醇厚的音色、自由和諧的音階、悅耳融洽的滑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二胡對技術演奏要求較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動力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制約著二胡的教學效果?;诙诮虒W過程中遭遇的瓶頸階段,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客觀分析二胡教學的課堂現狀,實施興趣教學,以期實現二胡教學過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
【關鍵詞】二胡 興趣 對策
在二胡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由于二胡演奏的技術技巧難度較大,所以相較于其他樂器來說,孩子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及持續(xù)學習的動力成為二胡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作為青少年宮二胡專業(yè)教師,如何在教學中維持及提高學員學習二胡的興趣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二胡本身技術技巧難度的影響
要說難度樂器,二胡當仁不讓的成了首選。首先,它不像鍵盤類樂器那樣有著固定音高,也不像琵琶、吉他那樣有直接找音的品位。二胡只有兩根弦,要在這兩根弦上進行七個常用調的變化,并且保證音準的準確度及音色的圓潤感,全靠演奏者本身的技藝去完成。所以,對演奏者耳朵的靈敏度、音高的判斷力及手指機能等方面是極為苛刻的,這也是學習到一定程度后堅持下來的孩子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二)受社會外界的影響
對于二胡的社會評價其實大家聽到得很多,總體分為兩個群體。第一群體,熱愛中國傳統音樂,對民族音樂有一定的認知,家里有長輩學習過此類樂器,對二胡有較高的經驗認知。第二群體,心底里看不起這一樂器,覺得二胡就是街邊討飯的工具,對中國民族音樂認知模糊。所以,受社會外界評價的影響,二胡的學習并沒有像鋼琴般的普及,在“洋”與“土”之間,一部分家長仍會優(yōu)先選擇“洋樂器”。
(三)學生、家長、老師的因素
1.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
筆者在第一線教學崗位,每學期新班第一次課程都會對“是否自愿報名學習二胡”進行調研。多次調研結果顯示,只有20%的學生是自愿報名學習,50%的學生是根據家長的意愿報名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湊時間點套班才來學習的。由此可見,非自愿性的學習成了最顯著的屬性,這也是影響二胡教學的關鍵問題之一。
2.受家長態(tài)度的影響
學習態(tài)度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重中之重,我們一再強調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而忽視了家長的態(tài)度。在器樂學習過程中家長的態(tài)度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持續(xù)學習的有力保障。筆者班上有一個孩子,基本每次上課都要遲到十分鐘以上,孩子爸爸總有不同的原因。有次準點到課,略感意外,下課后媽媽過來咨詢是否要報名下一學期課程了,我跟她說:“上次孩子爸爸說不報了,我還挺惋惜的,孩子其實學得挺好的?!眿寢屆碱^一緊,說:“老師,我們要繼續(xù)學的。在她爸爸那,覺得什么都不用學,學什么都沒用!”由此可見,家長的態(tài)度是多么的重要,一念之間的決定就直接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狀態(tài)。、
3.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師徒式”的教學方式是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言傳身教,師傅一句徒兒一句。這種方式枯燥乏味,教學內容也僅限于技術技巧的學習上,學生并未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二、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措施
(一)評價方式以實施鼓勵性的教學手段為主
初學二胡的孩子年齡一般在大班至小學二年級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渴望被贊賞,能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自豪的。這一階段是樹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黃金時期,“鼓勵性”的教學手段必不可少。筆者班上有一個學生,性格較為內向,是一個膽子很小的女生。有一次課堂提問,她難得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我立馬請她回答??上?,回答的結果并不是對的。當時,我看到她臉蛋紅撲撲的有一絲尷尬。這個時候,我停了下來,對全班同學說:“雖然XXX同學回答的問題不是最佳答案,但是老師依舊要表揚她,因為她是全班第一個舉手的孩子!這種勇氣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在我們班里不怕你答錯,只要你敢于積極主動地表達你的思考,就是最棒的孩子。請大家給予她掌聲表示鼓勵!”隨著嘩嘩的掌聲,這位同學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從此之后也變得自信大膽了。而還有一個可喜的現象,在以后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勇于舉手發(fā)言,就算錯了,也不怕!作為老師,我們經常將對與錯當成評價一個學生學習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品質。其實,幫助孩子們建立學習興趣及信心時,我們只要善于發(fā)現,給孩子們多一點鼓勵,他們就能做的更好。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
1.建立班級歸屬感及存在感,貫穿德育教育
在專業(yè)性學習課程中,有些孩子在樂器演奏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條件,而有些孩子可能手指靈活度不高,發(fā)音流暢度較差,音樂感知的靈敏度也不高。這個時候,老師如果一味要求技能的體現,勢必有一部分孩子會有失落感,產生自卑心理。筆者針對這一現象,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方式,強調德育樹人之根本。每周一位“小班長”,人人有份。小班長的職責,一是維護班級紀律,輔助老師管理課堂上發(fā)生的大小事。第二則是履行“小老師”職責,在老師給學生較音的過程中,其余同學都將演奏姿勢擺好,“小老師”逐個檢查,提出確有針對性的意見與建議。其實,這個崗位的設置是很有意思的。在學習校里,可能只有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才能當上班長,而在我的課堂里,每一位孩子都能當上班長,讓他們都有一種主人翁意識,一種班級的歸屬感及存在感。這種感情同時能激發(fā)他想來上課,愿意學習的興趣。
2.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
由于二胡專業(yè)教師大多來自于音樂學院、師范、藝術學院等,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傳統的“師徒式”,言傳身教成了最普遍的現象。然而,對于我們現在所教學的對象,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顯得有些無趣。結合當前社會的需要,我們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習得教學內容,通過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看到、聽到不同的演奏與表現形式,不再局限于僅僅老師示范,學生模擬的階段。網絡課件,課堂視頻等可以進行資源共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提供給學生學習信息與途徑。
(三)加強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與溝通
學習二胡演奏是一個枯燥而乏味的過程,在這一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年齡段偏小,自制力較弱,想要持續(xù)的學習下去,就需要加強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聯系與溝通,三方缺一不可。筆者在初學前幾節(jié)課時,要求家長全程跟進課堂,一方面,讓家長熟知本專業(yè)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家長能在課后起到指導、陪練的作用?,F在正是互聯網縱橫時期,我們每班建立起一個微信群,家長們會將孩子練習的照片及視頻隨時上傳,老師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老師也可以隨時給家長們反饋孩子最近上課的情況。這樣,課上課后持續(xù)不斷的聯系,不但使家長更易于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更加使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紐帶變得更加緊密。
二胡演奏是一門技術,我們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更希望通過一門技術的學習能夠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們培養(yǎng)的目標不是琴匠,而是有著藝術審美的花朵。為了這一目標,我們仍需繼續(xù)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朝剛.器樂表演技能教學新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喬雪.二胡人才培養(yǎng)個案調查與思考[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2.
[3]張嬋.“二胡”引入小學音樂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6.
[4]楊麗君.張家口市兒童二胡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6.
[5]張良.關于中小學器樂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進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6]盧曼.簡析青少年二胡教學中的幾個問題[D].上海音樂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