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促進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不斷融合,實現(xiàn)高職英語高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制定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有利于衡量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也為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提供很好的評價標尺。本文界定了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分析了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構成和內容,嘗試制定出一個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以期對衡量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和培訓效果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
【作者簡介】孫全軍(1969- ),男,漢族,安徽渦陽人,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研究背景
我國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在2015年制定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明確提出要“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融合,促使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習方式發(fā)生變化,實現(xiàn)有效教學”。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xiàn)高效英語教學,廣大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起到決定性作用。而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可以很好地引領廣大高職英語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并且也是衡量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標尺??墒钱斍皣鴥冗€缺少這樣的權威標準,而且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本研究結合江蘇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提煉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把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嘗試從四個維度制定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
二、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構成
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指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職英語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資源從事英語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對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要求必然和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密切相關。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生活和職業(yè)領域進行英語交流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因此,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構成要和這一目標相適應。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本文認為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信息化教學意識和態(tài)度、信息化教學知識和技能、信息化教學實踐和信息化教學研究與發(fā)展。
信息意識和態(tài)度指的是高職英語教師對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信息和信息技術的認識和看法以及對在英語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所持的態(tài)度。認識決定行動,持肯定認識的教師必然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努力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反之,則消極對待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會也不能在英語教學中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知識和技能指高職英語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從事英語教學所需的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能,它是從事信息化教學所必需的基礎。信息知識和技能越豐富熟練,越愿意進行信息化教學,越能更好地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它包括信息安全、信息搜索、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信息化教學實踐指高職英語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fā)、教學管理、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它是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最終目標和落腳點,是實現(xiàn)信息化技術和英語教學融合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核心。
信息化教學研究與發(fā)展指高職英語教師不斷研究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尋求創(chuàng)新突破,以提高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效果。
信息化教學技術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因此,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是不斷發(fā)展的。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教師不斷進行培訓學習,其信息化教學能力也必然不斷增長。這里把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能力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
三、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的信息化需要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作為前提??傮w來說,當前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還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存在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較強和信息化教學能力較弱、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融合不夠等方面的問題。按照世界教科文組織把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分為萌芽期、應用期、融合期和變革期四個階段來衡量,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還處于從應用期向融合期過度的階段,相當于本標準中從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發(fā)展,提升的空間還很大。無論教師自學還是通過組織培訓來提高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都需要一個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來指導。本標準的制定就是這么一個嘗試,希望對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提高發(fā)揮參考作用。當然,該標準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等級劃分不夠明晰,只有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指標主要是質性描述,缺乏量性指標等。這都需要今后深入研究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隆平,劉學民,咼中美,曹紅玲.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校級標準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9)
[2]劉向紅.中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結構分析與提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5,(5)
[3]張一春,王宇璽.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提升對策[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36)
[4]魏慧哲.地方高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分析和提升龔靜[J].中國成人教育,2018,(2)
[5]黃文有.江蘇省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研究[D].江南大學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