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鈺潔
前不久,在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講的是一個熱愛咖啡的少年追夢的故事,在十六歲的盛夏,他不顧父母勸阻毅然背上旅行包,前往他夢想中的咖啡王國。他就像一匹野馬,在夢想的原野上自由馳騁。
看完文章后,我托著下巴,感慨道:“羨慕??!”眼神里帶著輕愁與向往。
不知從何時起,我忽然間覺得作為一個獨(dú)立個體的自己,是被束縛的,被禁錮的,外界的種種如同一條鎖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纏繞著手腳,把我限定在一方天地。于是,我抱怨、掙扎,像一棵被修剪過的樹上長出的枝丫,輕輕地反抗著剪刀。
反抗無效,但我卻愈發(fā)向往那種“說走就走”的自由,然而卻求之不得。問吹過的風(fēng),得不到任何回聲;問路過的樹,沒有一棵搖曳回應(yīng);問滿天的星,天空里只有墨黑的答案。能讓我自由奔跑的原野,究竟在哪兒?
或許有人會說我所謂的自由是否會過于稚氣、過于輕狂呢?我不知該從何答起。
一次在散步時,看到工人在路邊種樹,他們先把樹種在水泥盆子里,再把盆子埋入土中。“為什么不直接種到土地里呢?”我疑惑地問。
工人說:“用盆子是為了限制樹的生長,免得樹根太深,破壞了道路、水管和地下電纜;也免得樹長太高,破壞了電纜和景觀。”
原來,這是行道樹的真相,也是我的真相。
生活在高樓林立的當(dāng)下的我,只是現(xiàn)代文明里的一滴水,沒有勇氣在浪尖沉浮。抬頭是四角的天空,低頭是更為狹小的土地,即便極目遠(yuǎn)眺,也無法看見更多。
記得有段時間,班級里掀起了“賞云”熱潮。大家似乎都為窗外的云著魔,課間時候,教室里的趴窗臺上看,教室外的站在走廊上看。我也跟著一起看,看云卷云舒,日升日落。
有過這樣一個周末,日光正暖,和風(fēng)微涼,一個人在陽臺上看云,一看就是小半個下午。
沒有望著云出神過的人,是很難體會這種感覺的。好像每一朵云上都有一個自己,收容了那顆渴望自由而又無處安置的心,慢慢地,慢慢地,攜清風(fēng)縷縷,暖陽點(diǎn)點(diǎn),將它帶向遠(yuǎn)方。
目光到不了的地方,讓心去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