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趙辰宇
單相接地是配電網中常見的故障類型,據近期運行數據統(tǒng)計,山東配網單相接地故障約占故障總數的60%。單相接地故障如果不及時切除,有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近期湖南公司發(fā)生了一起因單相接地引起10千伏線路斷線并導致鐵路停運的事故。因此,有必要對我省配電網單相接地情況進行進一步分析,明確單相接地故障特征、危害程度,制定有效對策,避免單相接地故障引發(fā)嚴重事故。
理論分析與實踐經驗表明,當系統(tǒng)電容電流小于10安培時,接地電弧在過零點容易自行熄滅,瞬時性故障可自行恢復;而電容電流大于10安培時電弧難以自行熄滅。因此相關標準均規(guī)定: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在10安培及以下時,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方式;電容電流超過10安培且小于100安培~150安培時,采用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電容電流超過100安培~150安培以上,則采用經小電阻接地方式。
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下,單相接地故障電流較大,稱為大電流接地故障。此時系統(tǒng)三相電壓不再對稱,無法正常供電,線路保護及時動作切除故障,一般不會產生嚴重后果。
中性點不接地和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下,單相接地故障電流較小,稱為小電流接地故障,故障時三相電壓對稱情況不變,可帶故障運行一段時間,通常是查找到故障點后再停電處理,從而提高供電可靠性。但小電流接地故障位置查找往往耗時較長,在故障點查找期間,故障電流與過電壓持續(xù)作用有可能導致故障進一步發(fā)展。
山東配電網按照接地故障電流一般不超過10安培的原則確定中性點接地方式。采用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和經小電阻接地三種中性點接地方式。2017年初數據顯示,全省配出35千伏與10千伏線路變電站共計6548座,其中中性點不接地運行方式4505座、占比68.8%,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1995座、占比30.47%,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48座、占比0.73%,如圖1所示。
圖1 山東配網中性點接地方式
山東配電網中性點采用不接地和經消弧線圈接地兩種方式的占比達99.27%。因此配電線路發(fā)生的單相接地故障,基本都是小電流接地故障,通常帶故障運行查找故障點,確定故障點后再停電進行處理,帶故障運行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
配電線路發(fā)生的單相接地故障,按故障點穩(wěn)定程度可分為穩(wěn)定接地故障與弧光接地故障。
穩(wěn)定接地故障是故障線路與大地可靠連接,例如避雷器、互感器下引線搭接橫擔,導線與樹木搭接等情況。接地故障發(fā)生瞬間,一般存在明顯的暫態(tài)過渡過程,暫態(tài)過程的故障電流幅值是對地電容電流的幾倍至十幾倍。根據現場錄波數據分析,暫態(tài)故障電流峰值有時可達200安培以上,如圖2所示。但暫態(tài)尖峰電流持續(xù)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毫秒,相應產生的能量也很小。暫態(tài)過程結束后,故障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穩(wěn)態(tài)故障電流一般小于10安培。
圖2 典型暫態(tài)故障電流錄波圖
發(fā)生穩(wěn)定接地故障時,對于中性點不接地和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tǒng),非故障相對地電壓升高,升高幅度與接地點過渡電阻有關,但最大不超過線電壓,即不超過額定電壓的倍。
弧光接地是不穩(wěn)定的接地故障形式,據文獻統(tǒng)計弧光接地故障比例在10%左右。其主要特點是線路對地絕緣降低,在相電壓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絕緣擊穿,產生沿面或經空氣放電,電壓下降后絕緣恢復,如此反復循環(huán)多次。架空線路絕緣子存在裂縫、線路絕緣外皮損傷、導線與建筑物過近等情況下,都可能導致絕緣在電壓作用下擊穿,發(fā)生弧光接地。由于弧光接地存在多次擊穿過程,電荷在短時間內大量移動,會產生多次瞬時大電流,幅值可達數百安,對導線破壞力較強。典型弧光接地故障電流如圖3所示。
圖3 典型弧光接地故障電流錄波圖
發(fā)生弧光接地故障時,由于高頻振蕩過程積累能量,過電壓情況比較突出。對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理論分析表明非故障相弧光接地過電壓最高可達3.5倍額定電壓。但實際出現如此高幅值過電壓的概率非常低,現場發(fā)生的絕大部分弧光過電壓不超過3倍額定電壓。消弧線圈在限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故障相恢復電壓上升速度,從而降低弧光接地過電壓的幅值。因此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tǒng)中的弧光接地過電壓,明顯較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低,所測得的弧光過電壓最高為2.5倍額定電壓。
圖4 一次弧光接地過電壓錄波圖
由于小電流接地故障電流較小,一般不超過線路額定負荷電流,不會引起保護動作,也不會導致線路過載。故障危害主要體現在故障點通流發(fā)熱燒損線路,以及過電壓對系統(tǒng)絕緣產生破壞。
穩(wěn)定接地故障多發(fā)生于架空裸導線,流經故障點的電流一般不超過10安培,且電流隨過渡電阻的增加而減小。由于穩(wěn)定接地故障電流小,產生的能量有限,一般不會導致架空裸導線熔化(鋁的熔點為660℃),不會造成實質危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線路通過搭接樹木接地,故障電流產生的熱量有可能引燃樹木,從而造成導線熔斷或引發(fā)火災。
架空絕緣導線和電纜由于有絕緣層防護,極少發(fā)生穩(wěn)定接地故障。在特殊情況下出現穩(wěn)定接地時(如電纜被挖斷接地),故障電流小于10安培,也不會對導線本體造成實質危害。但導線外皮一般為交聯聚乙烯材料,其軟化分解溫度在140℃左右,故障電流產生的熱量有可能造成外皮軟化分解甚至熔化。
對于穩(wěn)定接地故障,非故障相對地電壓最大升高到額定線電壓,由于配電線路絕緣裕度較高,穩(wěn)定接地故障過電壓一般不會對線路絕緣水平造成破壞。
發(fā)生弧光接地時,每個工頻周波存在兩次熄弧過程,單次弧光持續(xù)時間為幾個毫秒(均值約5毫秒)。由于電弧能量高度集中,會產生大量熱量,弧光表面溫度一般可達3000~4000℃,電弧中心區(qū)甚至高達上萬攝氏度。理論分析認為,裸導線發(fā)生弧光接地時,接地電弧在電磁力作用下可沿導線自由移動,熱量不會在一點累積,因此耐電弧能力較強;絕緣導線由于絕緣層的限制,電弧不能移動,電弧對導線存在較大危害,甚至導致燒毀斷線。中國電科院曾進行過工頻電弧燃燒試驗,分析故障電弧對導線的危害。從試驗結果來看,裸導線在單相接地故障電弧作用下,沒有出現斷線、斷股和局部蝕損現象,試驗后導線機械拉伸強度與試驗前相比無明顯降低;對于絕緣導線,10安培的單相接地故障弧光電流即可引燃導線絕緣層,電弧被絕緣層熔化物固定,持續(xù)15分鐘后,導線已經重度氧化脆化,輕彎即斷。
結合理論分析與試驗結果,可以認為:架空裸導線對故障電弧的耐受能力較強,一般不會發(fā)生導線燒灼斷線的情況;對于架空絕緣導線,接地電弧在短時間內即可導致燒損斷線;電纜燒灼情況與架空絕緣線路類似,電弧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斷線,由于電纜溝道內往往存在可燃氣體,接地電弧還可能引起電纜溝道火災,導致嚴重后果。
弧光接地故障產生的過電壓幅度較大,不接地系統(tǒng)可達3.0倍額定電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tǒng)可達2.5倍額定電壓。接地故障期間,弧光過電壓對非故障相的絕緣存在較強危害,可能導致絕緣薄弱點擊穿,從而單相接地故障發(fā)展為相間短路,引起保護動作跳閘。經分析某地2016年發(fā)生的71次單相接地故障記錄發(fā)現,有2次單相接地故障持續(xù)期間線路短路跳閘,占比為2.82%。
架空裸導線對穩(wěn)定電流與電弧的耐受能力都很強,一般不會因單相接地故障導致斷線。但現場也存在少數例外情況,例如某公司10千伏線路接地故障前,故障線路#45桿C相絕緣子應該存在明顯裂紋,甚至絕緣子已經破碎。C相導線與絕緣子鋼腳距離很近,導線向絕緣子鋼腳頂部放電,發(fā)生單相弧光接地故障。接地弧光電流很大并且持續(xù)時間較長,產生的熱量造成導線局部受熱軟化,在兩側拉力的作用下最終導致導線斷裂。實際運行中絕緣子突然碎裂的情況很少,大多是絕緣子有裂紋導致多次瞬時性弧光放電,接地電弧燒斷裸導線的概率很小。
山東配電網主要是中性點不接地與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發(fā)生穩(wěn)定的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電流一般不會超過10安培,過電壓幅值不會超過倍,故障電流與過電壓對線路危害較小。弧光接地對線路存在較大危害,故障電弧可造成架空絕緣導線與電纜燒灼斷線,弧光過電壓可能導致線路絕緣損壞,甚至引發(fā)人身觸電、電纜溝道起火、線路短路跳閘等嚴重后果。
針對山東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可能導致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一是加強重點線路巡視與檢測。進一步加強跨越線路的巡視與檢測,通過超聲局放檢測、紅外測溫等帶電檢測手段,及時發(fā)現異常線路與設備消除故障隱患,減少單相接地故障的發(fā)生。另外,對于架空絕緣線路、溝道敷設的電纜線路和頻繁發(fā)生瞬時性接地故障的線路,也應加強巡視與檢測工作。
二是快速就近隔離故障。目前在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后,一般帶故障運行查找故障點,確定故障點后再停電處理,但故障持續(xù)期間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國網公司2016年版《配電網技術導則》提出,對永久性單相接地故障,在定位故障點后,宜按快速就近隔離故障的原則進行處理。建議在繼續(xù)提升新型故障指示器選線與定位效果的基礎上,選擇新型故障指示器覆蓋率較高區(qū)域,試點快速就近隔離故障的處理方式,積累成功經驗后逐步推廣。
三是排查整改消弧線圈補償情況。消弧線圈應將接地故障電流限制在10安培以下,有效降低故障電流危害。但現場運行的部分消弧線圈補償度調整不當時,補償后電流遠超10安培限值,增加故障電流對導線的危害程度。建議對消弧線圈實際補償情況進行排查整改,確保消弧線圈補償后接地故障電流小于10安培,從而切實發(fā)揮消弧線圈作用。
[1]張寅.10千伏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及處理措施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04:196.
[2]楊藍文.10千伏配網單相接地故障分析及處理方案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18:138-139
[3]肖羽鵬.10千伏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隔離方法的研究[J].中國電業(yè)(技術版),2013,0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