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筷子這一構建主線,構建系列教學內容和活動成為推動“五味體玩”園本健康特色課程的有效抓手。邀請父母參與到幼兒園特色課程的構開發(fā)與實踐是推動課程開發(fā)的有效途徑之一。家長助教作為常規(guī)幼教的一種補充形式,家長可以通過此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情況,也使家長體驗到幼教工作的辛苦與默默奉獻,同時更加了解了教師對孩子全方位的關愛。
【關鍵詞】爸爸;媽媽;老師;筷樂童年;親自教育;體驗
基于“五味體玩”園本健康特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結合里項園區(qū)特點,將校本課程建設的重點放在“筷”字上。“筷”近之五味,源于生活,狹義層面講生活中的筷子,有不同材質、不同長短粗細、裝飾各異、不同用途的“筷子”;廣義層面上來講形似、功用相同、材質相仿的棍、棒、竹等材料。通過筷子這一構建主線,構建系列教學內容和活動成為推動“五味體玩”園本健康特色課程的有效抓手。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深深地感受到脫離家長參與的課程建設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完美的。因此,課題組在學校特色課程建設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要求家長們到園進行參與研究。本文所述的內容就是邀請部分家長到園以老師的身份和孩子們進行特色課程的教學實踐。
一、活動意圖
家長對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十分關注,也對幼兒園的進餐、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等十分的好奇,從孩子和老師的口中了解到的畢竟是幼兒園活動的一部分,舉行親子活動時也只是展示孩子在園的片面的狀態(tài),主題性比較強,目的性也比較強,因此,家長還是很迫切的想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孩子在園的生活狀態(tài)。讓家長參與幼兒的教學活動、生活習慣培養(yǎng),真真正正的體驗幼兒在園的教育,讓家長不但走近幼兒園,更走進幼兒園教育中,并且通過這種形式,也讓家長更好的去體驗老師的辛勞,理解家庭教育與幼兒園集體教育的不同,更好的配合和支持家園共建工作,做到家園教育共贏的目的。
二、活動目標
通過體驗日活動,豐富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拓寬教育資源;增進家園間的聯(lián)系,增強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參與性;感受“爸爸媽媽當老師”的自豪感,從而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
三、活動安排
(見下表)
四、活動反饋
(一)家長體驗感悟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幼兒園的“助教”活動,雖然只有半天,但是收獲卻不少,同時也體會到了幼兒園老師的不容易。早晨到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小朋友準備吃早餐了,他們自己洗手、搬凳子坐下,都是有條不紊。對于我這個新來的大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熱情,有禮貌,這些都離不開老師平時一點一滴的教導。之后我們一起上了捏泥巴課程,小朋友認真聽講,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泥人。接著我和孩子們手拉手去了活動區(qū)域做早操和玩了丟手絹游戲,孩子們在游戲和歌聲中歡笑不斷,讓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雖然只有半天時間,但活動安排得豐富緊湊,讓我感受到了快樂教學,游戲教學的樂趣。最后,再次衷心感謝老師們對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讓孩子留下童年美好和難忘的回憶!
(二)教師反思
家庭和幼兒園同樣擔負著教育兒童的職責,家長是幼兒園老師的合作伙伴,家長助教作為常規(guī)幼教的一種補充形式,家長可以通過此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情況,也使家長體驗到幼教工作的辛苦與默默奉獻,同時更加了解了教師對孩子全方位的關愛:雖然很忙,為了孩子們,媽媽們還是抽空來到幼兒園。這一次家長體驗日活動,事先我結合了活動的內容和要求,對家長進行了指導,使家長們對整個活動的過程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活動中家長能夠積極的與孩子、老師進行互動,整個活動充滿了吸引力,孩子們也甭提有都興奮了。開展家長體驗日活動,能夠促進家園聯(lián)系,為家長和老師搭建一個互動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發(fā)展。通過此種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增進對孩子的了解,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式,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手段。我們將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充分的開發(fā)利用家長這一豐富的教育資源。
類似上述的體驗活動設計還有許多,從活動開展的實效來講,家長的參與讓課題組在特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中獲取了信心,也拓展的思路??傊谡n題研究的計劃,課題組還將繼續(xù)深入開展研究,從而形成更有借鑒性、操作性的做法與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