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辦公軟件應用幾乎覆蓋了所有的辦公環(huán)境,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辦公人員的工作效率,職業(yè)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開設是以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為宗旨,是針對信息社會對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應然之舉,分別從ATA考試、試題和教材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建議,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計算機辦公應用軟件,為應對信息社會挑戰(zhàn)、實現(xiàn)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ATA考試;辦公軟件;教學解析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4-0137-0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包含三個方面: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Word文檔文字處理軟件應用、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應用及Word和Excel的進階應用。掌握這些基礎操作技能,對學生改進學習和生活方式,優(yōu)化活動和工作過程,提高信息技術創(chuàng)意和實踐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一、ATA考試介紹
ATA考試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yè)技能鑒定中心統(tǒng)一組織的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家考試。ATA考試使用統(tǒng)一的教材,并配備對應的試題匯編及電子版試題庫。教材共有八章內容,每章內容包含20道試題,考試從每章中抽取一道試題進行考試,合成一套試題,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答題,考試成績合格即可獲得ATA考試證書。
二、試題及教材分析
ATA試題有4個模塊,共12道題目組成,采用上機操作模式進行考試。
(一)操作系統(tǒng)應用
本模塊主要考查學生操作系統(tǒng)的應用和操作系統(tǒng)設置與優(yōu)化,一共有5道題,共8分,這部分的內容相對簡單且試題變化不大,只要學生考前不斷地訓練,考試時細心一點,一般不會丟分。
(二)Word文檔排版與設置
這部分的內容是整個考試的重點,一共有4道題,共50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考查學生的對文檔排版設置等能力。
第6題考查文字錄入與編輯,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創(chuàng)建新文件;文字、字母的錄入;標點符號的錄入;復制粘貼;查找替換。該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文檔錄入和編輯的能力。
第7題考查文檔的格式設置與編排,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字體格式的設置,段落的設置,拼寫檢查、項目符號或編號的設置等。該題目是文檔排版的基本操作,學生大多能輕松地完成。
第8題考查文檔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設置,考查的知識點包括:表格創(chuàng)建并自動套用格式、表格的基本操作、表格的格式設置[2]。
第9題考查文檔的版面設置與編排,考查的知識點包括:頁面的設置、藝術字的設置,邊框和底紋的設置、插入圖片和圖片的設置,腳注和文注的插入。本題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復雜,因此學生在平時練習是要扎實基本功,考試時注意細節(jié)的設置和處理。
Word文檔排版模塊考核知識點豐富,覆蓋了Word軟件的基礎知識和能力,能很好地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Word的能力,并且對學生醫(yī)德工作生活有很強的實用性。
(三)Excel電子表格
這部分共有2道題,每題的分值較大,共32分,從兩個方面考查學生的對電子表格處理的能力。
第10題考查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考查的知識點包含工作表的基本設置、單元格格式的設置、表格的插入設置、圖表的創(chuàng)建。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繁雜,內容包含各方面的知識,分值也較大。
第11題考查的是學生的如何利用Excel自帶的功能對數(shù)據進行運算和處理,相對簡單,只要掌握該題目的操作技巧,可以很容易拿分。
三、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只側重考證,不側重應用
目前有很多院校把ATA證書和學生的畢業(yè)證書聯(lián)系在一起,面對這種實際情況,教師為了追求考試合格率,一味要求學生將大多精力投入與考試相關的練習中,這樣,導致許多學生雖然證書拿到了、畢業(yè)了,但是一些簡單的工作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學的知識來完成,比如自己的簡歷、一張簡單的課程表都無法完成,導致學生還要重新花時間學習這些基礎知識。
(二)教學內容和靈活運用脫節(jié)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應用性和操作性相對較強,但是現(xiàn)實中有一種現(xiàn)象大量存在,上課的內容或者書上的試題都能完成,但是一旦題目改變,或者沒有具體操作要求,學生就不會了,學生普遍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對學生后續(xù)的生活和工作將帶來很大的不便,學生可能還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重新學習相應的知識。
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建議
(一)將考證知識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比如在課程中講解過程中引入實例,可以讓學生對班級期中考試的成績做相應的操作,如算出每個學生的總分、各科目的平均總分、篩選90分以上的學生名單、給班級學生進行排名等。
(二)靈活運用教學內容
以郵件合并知識點為例,老師可以讓學生運用郵件合并的知識以“班級期末成績”為主文檔,利用“成績單表格”制作出班級學生的期末成績單。
(三)將問題帶到課堂中討論,在失敗中找到解題之路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甚至可以將一些容易錯的知識點讓學生先自主練習,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會做錯,告誡學生這次做錯了不要緊,關鍵是下一次不要錯,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五、總結
總之,在把ATA考試引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通過考證能獲得相應的證書,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主動性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但是不能一味地只強調考證而不側重實際運用,在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基礎知識內容傳遞,還要盡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切實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素燕.基于小班化的《辦公軟件應用》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J].科技信息,2011(35).
[2]王旺迪.浙江省計算機二級辦公軟件高級應用技術上機考試技巧解析[J].辦公自動化(綜合月刊),2011(4).
◎編輯 尚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