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艾思思
[摘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指導,針對中職學校學生思想引領工作進行思考,分析中職學校學生思想狀況存在自信心、榮譽感、目標性缺失的問題,中職學校思想引領工作目標和思路,提出以課堂、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德育管理隊伍三方面為核心的中職學校思想引領工作的任務和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思想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圖分類號]? G711???????????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88-0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給學校教育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學生培養(yǎng)確定了明確的方向。當前,學校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jù)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學校立德樹人教育的方式和模式,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工作。
一、中職學校學生思想狀況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從政策上、資金上給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固有的強調(diào)學歷教育、輕視職業(yè)教育的國人思想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職學校生源素質(zhì)相較高中生源仍然處于劣勢,最突出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錄取成績低。由此而導致中職學校學生思想狀況存在以下“三缺”的問題。
(一)中職學生缺少應有的自信心
中職學校學生大部分都是被中考淘汰的后進生,是長期應試教育下的失敗者,因此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問題,甚至于說是自卑感強。同時,中職學校很多學生都存在家庭問題,諸如單親、孤兒的比例較高,或父母存在嚴重的教育管理偏差,也使學生沒有正常青少年的自信心。在學校中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中缺少堅持,經(jīng)?;乇軐W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找借口,不入群,或者與之相對的嚴重從眾行為。
(二)中職學生缺少正確的榮譽感
中職學校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積累了各種不良行為習慣,內(nèi)心存在榮譽向往,但長期的無法滿足,使學生通過表面不在乎的行為來進行偽裝,或者用錯誤行為替代這種內(nèi)心感受,而喪失了正確的榮譽感。在學校中主要體現(xiàn)在不顧班集體整體利益,打架尋求同伴認同,長期游戲?qū)で蟠碳ず痛嬖诟小?/p>
(三)中職學生缺少明確的目標性
中職學校學生入校時已確定了所學專業(yè),學校進行職業(yè)指導教育,也開設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相關課程,但學生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缺少主動的認識規(guī)劃,學習、活動中缺少明確的目標性。
綜合以上問題,歸根結底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確定以此為指導的工作目標思路,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定中職學校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的目標和思路
十九大報告中已經(jīng)明確指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引領工作要明確圍繞這一核心思想,將目標確定為兩個層面:(1)圍繞學生個人的成長,立小德、學做人、會做事,具體目標是讓學生認同愛校愛國、完成學業(yè)、做合格中職畢業(yè)生的思想;(2)圍繞學生成才,立大德、有力量、展風采,具體目標是讓學生認同愛校愛國、技能出眾、服務社會,做優(yōu)秀中職畢業(yè)生的思想。
落實這一目標要充分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課堂教學、理論宣講、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在“深入”上下工夫。“深”,就是深到全體中職學生中,使學習實現(xiàn)全覆蓋;“入”,就是要入耳、入腦、入心,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引導中職學生自覺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廣大學生思想理論的“定盤星”、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就“四個自信”的“壓艙石”。同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努力形成共同育人的強大合力。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根本問題出發(f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學校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圍繞“四個服務”和“四個堅持不懈”,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
三、結合新時代新特點,確定中職學校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的任務和措施
(一)以學生課堂思想引領為主渠道,幫助學生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充分發(fā)揮德育課的作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德育課堂,通過德育資源庫建設,豐富素材信息,讓學生在討論中啟發(fā)觀點,在思想碰撞中提高思想覺悟;挖掘探索其他各門課程的德育內(nèi)涵,注重學科德育,加強職業(yè)精神培養(yǎng),融入大國工匠精神;利用好學生的“第二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設計好教學內(nèi)容,設計輔助讀本,用更加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識未來自身發(fā)展的前進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團組織的育人功能,通過搭建學習平臺,“1+100”直接聯(lián)系青年、網(wǎng)絡教學資源以及團課學習,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確共青團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這一關系認識,增強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和先進性、榮譽感。通過“進課堂”“進教材”的方式,真正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頭腦”,激勵中職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以成為大國工匠為榮,自覺地擔負起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二)以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為思想引領抓手,幫助學生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校園文化引領主要通過將校園文化隱性功能和校園文化活動顯性功能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通過教室、樓道、宿舍、校園公共區(qū)域等整體氛圍的營造,形成符合學校發(fā)展定位和思想引導的宣傳氛圍,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和感化學生,同時,以主題宣傳的形式,深化核心思想,從而形成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契合,實現(xiàn)思想的引領。另一方面,開展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1)開展文化主題鮮明的職業(yè)技能競賽活動,如校園技能大賽,涵蓋各專業(yè)項目,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成才意志,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2)內(nèi)涵突出的文化體育活動,如體育月活動與運動會、文化月活動等,在突出技能與競爭的同時,增強文化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意識和奮斗精神;(3)陶冶學生情操的學生社團活動,如播音社、校報社以及各類專業(yè)社團等,使學生自身特長有機會發(fā)揮并被公眾所認可,修煉學生的身心,進而形成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4)主題專項活動,學雷鋒活動、烈士祭掃活動、青年節(jié)活動、讀書月活動、建國建黨日活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促使學生自覺將個人活動置于集體活動之中。同時,創(chuàng)新活動途徑,發(fā)揮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討論話題和知識競答,制作傳播符合思想需求特點的新媒體內(nèi)容產(chǎn)品。用好自然資源、紅色資源、文化資源、國防資源等的育人功能,發(fā)揮英雄先進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活動中真正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位、落到實處。社會實踐主要以志愿者深入社區(qū)、老人院,與企事業(yè)單位聯(lián)合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的形式落實,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進一步增強了展望未來的勇氣和振翅高飛的信心,在融入社會中深刻感受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以德育管理隊伍為思想引領主體,幫助學生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校園中傳播落實的關鍵因素是教師隊伍,中職學校一般將德育課教師、班主任和德育干部這三者組成的德育管理隊伍作為思想引領的主體。德育課教師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直接傳播者,需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過硬的業(yè)務素質(zhì),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通過培訓、教研學習提升業(yè)務水平,組建“十九大”宣講團,為全校學生進行系統(tǒng)講解;班主任作為中職學生在校的第一責任人,時刻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健康成長,班主任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組織學生專題學習,觀看《大國外交》《永遠在路上》《感知中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有點潮》等各種反映中國發(fā)展、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的視頻并討論,生動地認識祖國發(fā)展,激發(fā)作為國人的成就感、幸福感,堅定理想信念;學校德育干部作為管理者,要深刻認識到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性,切實將思想引領工作納入整體工作的全盤考慮,設定工作目標、評判標準和系列的工作舉措,完善制度管理,形成系統(tǒng)的管理運行機制,實現(xiàn)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校落地生根。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應切實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在學校中落地生根,在學生中入腦、入心,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廣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懂、真信、真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大光.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路徑初探[J].吉林教育,2018(Z1):58-59.
[2]王志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J].青海教育,2017(11):8.
[3]李衛(wèi)東,農(nóng)素蘭.進一步做好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7(12):21-23,65.
[4]李秀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研究生,20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