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 李宇周 王佳
[摘要]傳統解剖教學模式抽象、枯燥,中職生因其性格特點,上課時間常表現出關注度不足,但是他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引入3Dbody解剖手機APP,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為主體的“做中學,玩中學”,探索人體解剖學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中職;3Dbody解剖手機APP;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34-01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人體正常形態(tài)結構的科學,是醫(yī)學生的重要基礎課程。傳統解剖教學常采用教材、圖譜、標本和模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但對中職學生,圖譜平面化、標本短缺、模型仿真度不夠等,導致解剖學課程枯燥,難以理解和掌握。目前,有多種數字多媒體軟件教學系統引入課堂,效果顯著,但價格高昂,而且學生親手操作的機會有限。本文探討將3Dbody解剖手機APP引入人體解剖學教學課堂進行教學改革,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一、3Dbody解剖手機APP
3Dbody解剖手機APP是一款以人體的CT/MRI掃描數據為基礎,利用三維重建技術重建人體所有系統和器官,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整體,形成高精度三維互動式APP。
此APP免費下載,使用時無需聯網。APP中展示解剖結構立體直觀,可以任意角度旋轉,也可對結構單獨顯示、透明和隱藏及放大、縮小和移動位置。用手指點擊任何結構,均出現中英文注釋,“搜索”功能可尋找想要觀察的結構,“畫筆”和“截圖”功能便于學生在學習中做注釋和保存。
二、3Dbody解剖手機APP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理清人體器官的空間關系
現在課堂教學大多配備多媒體教室,雖然可以顯示多張圖譜的內容,或是以短暫三維動畫為補充,但依舊以二維平面結構居多,不能直觀形象的顯示人體結構立體方位。對中職一年級的學生,很難利用抽象思維,建立人體各器官之間的空間結構。在理論教學中,可在恰當時機請學生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將人體結構進行任意拆分和組裝,多角度觀察,以此讓學生充分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毗鄰關系,在自己動手的同時體會到學習人體解剖學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胃的位置和毗鄰結構時,先將胃在骨骼中單獨顯示,明顯得出,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小部分位于腹上區(qū)。之后將其他結構添加,發(fā)現胃前壁右側與肝左葉下面相鄰,之后將肝臟透明,畫面旋轉180°,看到胃后壁與胰、橫結腸、左腎和左腎上腺相鄰,胃底與膈和脾相鄰。胃的幽門連十二指腸,在掛圖和幻燈片中看二者是在同一冠狀平面,但是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將畫面調整到側面,可以看到胃和十二指腸呈前后關系。
(二)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因中職生長期不良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間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中,經常出現學生上課開小差的情況,學習效果不佳。但是中職學生動手能力強,喜歡課堂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可以動手將解剖學教材“立體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例如,在學習“肌學”一章時,骨骼肌的數量多,名稱復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APP中找到各塊肌,并將肌的名稱、位置、起止點和作用羅列在表格上,最后評比出完全并且準確的作品并進行獎勵。
(三)利用3Dbody解剖手機APP做有效過程性教學評價
傳統解剖教學中大多采用試卷的形式進行結果性評價,而對于中職生來說,解剖學知識點多、雜、散,所以將學科內容進行分解,進行過程性教學評價符合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APP中的“畫筆”“截圖”等功能進行過程性評價。
例如,椎骨的結構對于中職生比較復雜,難以掌握,在教師理論講解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APP作圖。具體要求諸如:請在椎骨上面觀的視角標出椎骨各結構的名稱;請找到隆椎,并對隆椎的側面進行截圖;請分別找到一塊頸椎、胸椎和腰椎進行截圖并比較三者的結構。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而且教師可以匯總學生的截圖作業(yè),發(fā)現學生有哪些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三、3Dbody解剖手機APP應用于解剖學教學后的調查分析
(一)調查方式
為了解此次進行的教學改革是否有意義,本研究制定了調查問卷,對2017級(3+2)護理專業(yè)1、2、3、4班發(fā)放。調查內容包括此APP是否有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否有利于增加課堂趣味性,是否能調動學習解剖學的積極性以及是否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會繼續(xù)使用此APP。
(二)結果分析
發(fā)放問卷196份,回收問卷196份,回收率100%,均為有效問卷。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94.4%的學生認為此APP對解剖學習很有幫助,94.8%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使用此APP增加了課堂趣味性,而超過90%的學生認為以后會繼續(xù)使用此APP。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學生認可將3Dbody解剖手機APP引入課堂的教學改革方式。
四、討論
利用中職生的性格特點,將3Dbody解剖手機APP引入解剖學課堂,不僅避開了傳統解剖學抽象、枯燥的弊端,而且增加了課堂趣味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當然,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完全依賴此APP,使用頻率過高,學生的興趣會下降。教師應在恰當時機合理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并和傳統方式巧妙結合,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炘.目前解剖學教學的弊端和思考[J].解剖學雜志,2012,35(1).
[2]李德華.系統解剖學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改革與實踐[J].解剖科學進展,20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