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作為中職學校的數(shù)控專業(yè)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shù)控操作技能,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運用實訓項目來推動教學任務,運用綜合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過程評價。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運行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不斷探索,爭取為數(shù)控專業(yè)技能型人才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組合作模式;數(shù)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81-01
作為中職學校的老師,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數(shù)控加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在近十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我把車間布置成理實一體化教室,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依據(jù)項目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先學習相關的理論,再到數(shù)控車床上進行實踐操作,實現(xiàn)課堂與車間一體,訓練內容與崗位任務銜接,考核標準與生產技術一致的職教教學新模式。
一、小組合作模式的基本內涵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概念
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學生參與,利用相關的設備,完成預定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和完成任務雙重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中職學校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中職學校技能班的學生對純理論教學缺乏興趣,他們注意力時間比較短,但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如果讓某個學生他們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項目有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大家通過合作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從而達到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
(一)成立合作小組,落實角色分工
把30名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組5名學生,他們分別作為小組長、工藝分析員、程序編寫員、操作員和質檢員。小組長負責工、量具的領取,及組內協(xié)調工作;工藝分析員負責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程序編寫員需根據(jù)圖紙編寫出加工程序;操作員對照圖紙,運用程序員編寫的程序加工出產品;質檢員則負責檢驗產品是否合格。
(二)建立合作關系,落實學習任務
每個實習項目小組成員輪流扮演這5個角色。小組成員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實習任務。上課前給學生分發(fā)實習任務單,具體形式如下:
學生拿到學習任務單,由教師講解GO1、GOO指令的應用及格式以及在車床操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學生按照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務。完成實訓任務,小組成員填寫好實習任務單,教師給出相應的評分。實習結束后每個學生填寫實訓報告冊,對本次實習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鞏固所學知識。
(三)開展多元評價,落實激勵措施
教師先讓每個小組成員對自己本次實習成果進行自評,給出評分,教師根據(jù)每組的產品質量、實習任務單以及課堂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綜合點評,引導和促進學生的自我培養(yǎng)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階段性考核為過程式評價??己嗽u價時把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全面評價學生的“稱職”情況,以評定學生職業(yè)能力的高低。
三、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一點思考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實施了兩個學期,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既有優(yōu)點,也有它的不足之處。
(一)優(yōu)點
1.小組合作,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職校學生對學習缺乏自信,在教學中要不斷鼓勵他們。讓他們分享小組合作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在總結歸納時,我不具體表揚某位學生,而是“某小組做得最好”,這樣讓學生知道他們是一個團體,是以團體競爭而不是個人,有利于團體合作,同時也給其他小組制造壓力,由過去的“要我學”的被動局面轉變?yōu)榻裉臁拔乙獙W”“我樂學”的局面。
2.小組合作,有利于促進教學的多邊互動
小組合作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讓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團結協(xié)作,取長補短。
3.小組合作,有利于幫助學生彼此糾錯,共同進步
原本不愿意動腦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氛圍中,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負其責,都必須完成相應的任務,讓他們不得不去思考。此外,如果思考的結果不正確,組內其他成員能及時糾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正確率。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完成學習任務,能從中獲得成就感,也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存在組內優(yōu)生過多展示的現(xiàn)象,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大家都想加工出最好的產品,組內技能掌握最好的學生成為主要的操作員,讓其他學生不能真正參與其中。
2.在學生組內自檢數(shù)據(jù)中有的學生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私自捏造數(shù)據(jù),造成產品合格的假象。
實訓是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橋梁,開展與企業(yè)崗位生產密切相連的實訓內容,學生就能達到畢業(yè)即上崗的目標。如果以單一的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學習籠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對學生將來就業(yè)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中職數(shù)控加工技術這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運用綜合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在項目訓練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畢業(yè)后能成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一直在努力。
參考文獻:
[1]朱明松.數(shù)控車床編程與操作項目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2]鄧澤民.職業(yè)教學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