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帥群 馬若辰
(中國航空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近年來通用航空產(chǎn)業(yè)以其機動靈活、快速高效的特點,成為民用航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發(fā)展勢頭也非常迅猛。通用航空機場不僅承擔的任務多樣復雜,其項目投資與傳統(tǒng)民航相比也要少很多。因此無論是通航機場的航站區(qū)工程還是飛行區(qū)工程均需用較少的投資以滿足復雜的使用功能,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條件嚴格的情況下完成復雜的任務。本文基于某一實際工程,對通航機場航站樓大跨度部分鋼結構構件的布置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其對航站樓結構設計經(jīng)濟性和實用性的影響。
本工程為河北某地通用航空機場航管航站綜合樓(以下簡稱綜合樓)。擬建場地地貌單一,地質(zhì)環(huán)境穩(wěn)定,場地類別為Ⅲ類,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抗震設防分組為第三組。綜合樓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要柱距為8.1 m,局部柱子抽空,形成16.2 m×18.2 m和16.2 m×24.3 m大跨度空間。地上主體2層,層高4.2 m,大跨度部分兩層通高。綜合樓1層用于安檢候機,2層用于空管指揮控制,16.2 m×18.2 m大跨度空間為通高候機大廳,16.2 m×24.3 m大跨度空間為機庫大廳,用于停放并展示飛機,屋蓋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鋼梁結構形式,機庫部分建筑平面圖如圖1所示。
本工程綜合樓抗震設防烈度較低,場地情況簡單,但由于飛機本身高度較高,還需預留一定檢修高度,因此展廳部分的凈高要求較大。同時業(yè)主要求盡量控制造價,這就需要設計者盡量減小結構高度,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造價。
本文分析過程考慮了鋼梁的布置形式、鋼梁間距對鋼梁用鋼量、周圍連接混凝土構件工程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鋼筋用量和結構高度的影響,同時也考慮了建筑找坡和結構找坡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本工程綜合樓在③軸有一提升式機庫大門,因此筆者在本工程的設計過程中,首先在③軸布置1根鋼梁,機庫大門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在這根鋼梁上。
本文分別分析了2.7 m,4.05 m兩種梁間距和縱向布置鋼梁、橫向布置鋼梁、縱橫雙向布置鋼梁三種梁布置方式共6個方案的用鋼量及工程量,同時還考慮了建筑找坡和結構找坡對結果的影響。6個方案的結構布置簡圖如圖2所示,屋面找坡采用結構找坡,找坡時平行找坡方向布置的主梁采用變截面,垂直找坡方向布置的主梁截面不變,結構找坡坡度為3%。
方案一采用沿長跨方向單向布置主梁的方式,梁間距4.05 m,共4根主梁;方案二與方案一的梁布置形式相同,梁間距2.7 m,共6根主梁;方案三沿長跨方向布置2根主梁,沿短跨方向布置次梁,次梁間距4.05 m,共2根主梁,10根次梁;方案四與方案三的梁布置形式相同,次梁間距2.7 m,共2根主梁,16根次梁;方案五在大門頂沿長跨方向布置1根主梁,沿短跨方向布置次梁,次梁間距4.05 m,共1根主梁,5根次梁;方案六與方案五的梁布置形式相同,次梁間距2.7 m,共1根主梁,8根次梁。各方案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各方案主要參數(shù) m
本文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1]確定恒、活荷載數(shù)值,在相同的附加恒荷載和活荷載作用下計算得到鋼構件的應力比,控制所有梁的應力比在0.79~0.81之間,并滿足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2]中對鋼結構整體穩(wěn)定及局部穩(wěn)定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得到板鋼筋用量、鋼梁用鋼量及混凝土工程量如表2所示。
從表2計算結果可以看到,結構找坡時,由于鋼梁變截面,用鋼量小于建筑找坡時的用鋼量。建筑找坡時,方案三~方案五的用鋼量接近,為6個方案中最低;結構找坡時,方案三的用鋼量最低,方案一、四與方案三接近,方案五比方案一、四略高。板鋼筋用量受板跨度影響較大,跨度越大鋼筋用量越少,但梁布置形式的改變對板鋼筋用量影響較小。假定HRB400級鋼筋單價為a元/kg,Q345B鋼材單價為1.5a元/kg,則各方案鋼材總價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到,方案三~方案五的經(jīng)濟性最好,方案五鋼材總價略高,但考慮到方案五的混凝土工程量最小,與方案三、四的總造價差異會更小。結構找坡時,由于次梁截面保持不變,方案五在鋼材總價方面與方案三、四的差異會比建筑找坡時更加明顯。
表2 各方案工程量及用鋼量
表3 各方案經(jīng)濟性指標
根據(jù)表2中給出的結構高度計算結果并結合各方案的經(jīng)濟性指標可以看到,方案三、四的經(jīng)濟性較好,但結構高度過高,難以滿足使用要求;方案一、二、五、六的結構高度較小,但方案一、二、六的經(jīng)濟性較差,綜合效益較差。方案五的室內(nèi)結構高度較小,能夠比較容易地滿足使用要求,經(jīng)濟性也較好。同時由于大門頂鋼梁較高,可以直接將機庫大門安裝在鋼梁上,而方案三、四中大門頂鋼梁均較矮,需另外設置構造措施安裝機庫大門,因此方案五與方案三、四的實際經(jīng)濟性差距會變小。
圖3給出了板鋼筋用量與梁跨,即單向板板長的關系,可以看到在板跨相同的情況下,板長增大,板鋼筋用量有小幅度增加。圖4給出了鋼梁用鋼量與梁間距的關系,梁用鋼量會隨著梁間距的增大而降低,但降低的趨勢會隨著梁間距的增大而逐漸減小,最終趨于平緩。
本文基于實際工程項目,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對通用航空機場航管航站綜合樓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布置形式的經(jīng)濟性和實用性進行分析,得到主要結論如下:
1)當按照方案一、二的形式,單向布置鋼梁時,鋼梁的用鋼量最??;當按照方案三、四的形式,布置多根主次梁時,鋼梁的用鋼量最多。
3)梁間距較小時,板鋼筋用量較小,但鋼梁用鋼量較高;梁間距較大時,鋼梁用鋼量較低,但板鋼筋用量較高。存在一個最優(yōu)梁間距,使結構的總用鋼量最小。
4)對于本文所述的實際工程,僅在機庫大門頂布置單根鋼主梁,在垂直主梁方向布置次梁,次梁間距4.05 m的方案經(jīng)濟性較好,結構高度也比較低,綜合效益最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