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蒙
自詡勇氣大過天,可直到大四將過一半真正說走就走的旅行才得以踐行。以前因為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等因素而不敢一個人遠行,后來忽然明白,我遲早不再是小女孩。
上午剛交完課程設(shè)計就趕去機場,第一次坐飛機,云海、夕光、退潮般的藍都是驚喜。抵達南京時已是晚上6點,和就讀于此的高中同學(xué)匯合同去夫子廟風(fēng)光帶,細心的男生幫我背了行李。
12月的南京夜色清冷卻沒有想象中寒涼,吃完赤豆元宵我們坐船夜游秦淮。年少時拜讀朱自清先生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早已對秦淮風(fēng)光慕名已久,可惜船艙里大叔們掩蓋講解的嘈雜和冬日兩岸的清冷使六朝的盛衰和秦淮八艷的影子模糊成碎斑,與現(xiàn)代化彩燈的倒影一起攪碎了期待。
但是清晨的秦淮河是另一個模樣,從青旅4樓的大露臺俯視,小橋流水人家,黛瓦白墻青柳,朦朧的煙靄在愈來愈濃的陽光中慢慢淡去,水波逐漸明亮起來,偶有一帆小船順著屋檐悠悠劃過,頗有威尼斯水城的味道。這是洗盡鉛華的金陵,美好得像一個驚喜。
我被這樣樸素生動、朝氣蓬勃的風(fēng)景感染,快速吃了早餐,端起單反跑下樓去。一直認為旅行途中最不該錯過的,便是太陽剛剛升起或者即將落沒的時刻。這時候的風(fēng)景,往往最能直擊一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上午8點的古街巷游人稀少,清潔工人一遍遍刷洗街道,空氣里充盈著濕潤而干凈的氣息。我踩在青石板上,像一匹噠噠作響的小馬。陽光把朱紅色的山墻與花格窗照得愈來愈溫暖,兩個清潔工推搡著分享早餐,當(dāng)?shù)乩先嗽诜蜃訌R前的空地練著太極,校門內(nèi)的小學(xué)生扭動四肢做早操……而我已經(jīng)站在一棵光禿禿的大樹下,驚嘆那如同利劍般直指云霄的蕭瑟美,這是在南國之南從未見過的風(fēng)景。
很久以后,當(dāng)我回歸枯燥的三點一線,晚上趴在熟悉的書桌上埋頭寫東西,依舊能想起夫子廟里描繪孔子一生的精美浮雕,會驚嘆科舉博物館規(guī)模宏偉,造型別具一格,不忘瞻園高大的金樹、銀樹和驅(qū)邪避鬼的九曲回廊,然而這些事物隔著歲月厚重的煙塵終究是模糊了。可是啊,我卻無比清晰地記住了秦淮河畔的清晨,陽光曬在身上的涼涼的溫度,被吹皺的一汪碧水蕩開的弧度,紅黃暖色的畫舫跌入水中的倒影,鎏金色的法國梧桐小幅度扇動葉子的“唰唰”聲,還有以碩大的晨陽為背景,那攝人心神的亭臺樓榭、飛檐翹角……
前一晚坐船游河,最喜講解里關(guān)于秦淮八艷的故事。歷史上吳三桂在沖冠一怒為紅顏后便冷落了陳圓圓,李香君遭遇風(fēng)塵之苦、禍亂交興終與侯方域修得正果,卻逃不過家族的歧視與離間……都說青樓女子胸懷與才氣再大也敵不過不得善終的命運可是當(dāng)我終于站在秦淮河畔的清晨里,才明白金陵真正動人的不是夜晚的華燈映水、畫舫凌波,而是清晨的無關(guān)風(fēng)月,寧靜悠然。也終于相信秦淮河演繹的不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而是吳三桂喂馬劈柴,陳圓圓搗衣做飯;李香君彈奏《琵琶記》,侯方域輕揚桃花扇;王獻之站在桃葉渡口迎接心上人:“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p>
是一切返璞歸真。
南京給我的第二印象來自栽滿法國梧桐的街道,且不論其間飽滿蔣介石對宋美齡多少深情,僅是匆匆一瞥,便已驚鴻。與寫手珠珠面基的時候,她說:“你要是早些日子來南京,從紫峰大廈望下去,整條街都是火燒般的金紅色。”
在南京的第二日是陰雨天,梧桐葉上蕭蕭雨,連雨聲都別具一格。12月末的梧桐,色澤雖不及金秋飽滿,卻也有美人遲暮般的端莊。騎小黃車經(jīng)過,微風(fēng)颯颯,時不時有葉子掉落,像是上帝予我這異鄉(xiāng)人的饋贈。
在陌生的城市,我喜歡騎一輛自行車,沿著長街窄巷慢慢逛。世界上的城市其實都是千篇一律的,一樣的高樓大廈,一樣的車水馬龍,但是城如人,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指紋與氣息。也許旅行不過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的地方,但是一定有什么東西是不一樣的。小巷深處的桂花釀圓子,丹鳳街的雞汁湯包,每天早晨往雞鳴寺上香的當(dāng)?shù)匕⒁?,玄武湖畔晨跑的老人以及一大片聲可喧天的鳥鳴,都呈現(xiàn)了原生態(tài)的市井生活與人文風(fēng)貌。
當(dāng)我途經(jīng)中山東路,非機動車道上叫不出名的樹木吸引了我的視線,它們高似通天,掉光了葉子依舊保持著軍人般的肅穆與莊嚴(yán),整整齊齊地隔絕了車馬喧囂,好像這不是一條馬路,而是一路向佛的朝圣之途。
因為天氣的緣故,沒有福分與雞鳴寺邂逅一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但也有幸窺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寺廟里碰到幾個當(dāng)?shù)乩习⒁蹋齻儓猿置刻於紒黼u鳴寺上香,不因迷信,不為求財,由心中一份對家人求得平安的執(zhí)念而往來多年,風(fēng)雨無阻。
明城墻是日程的終點。從未想過,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坑坑洼洼的城墻上,伸手觸摸粗糙的磚墻、斑駁的大炮,心底竟十分動容。上《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規(guī)劃》這門課時,馬老師曾說明城墻古時由人工夯筑而成,幾百年過去如今想修復(fù)卻很難達到當(dāng)時的工藝,因為現(xiàn)代人的力氣遠遠不如先人了。這千萬里城墻,是熬干無數(shù)匠人的心血,耗盡他們的一生,才搭建起來的奇跡。
城墻之下便是望不清邊際的玄武湖,水中沚與湖岸間隔很遠,島上的鳥鳴清晰可聞。這樣的寧靜適合搭配一把椅子,如《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的蘇菲一坐白頭。
晚上在南京大牌檔飽餐一頓后,便到設(shè)在五臺山的先鋒書店小憩。吸引我的不是書店獨特醒目的十字架,而是過道上為了過往者安全埋入水泥地面的排插線,是可以隨意翻閱的書籍,是書店中央大大的柔軟的沙發(fā)靠椅。我窩著,不知不覺就看了4本雜志。
后來訂的青旅叫小莊花園,店子用花樹、link熊、印花簾子裝扮得像個溫馨的少女之家。互不相識的年輕人窩在客廳一邊看《武林外傳》一邊玩You Know,店員小姐姐口袋里總有很多糖,她說自己考研不順利才跑到這里開店,她喜歡南京,因為這里馬路很寬,物價不高,人們習(xí)慣早睡晚起,閑暇時可以到書店存放一整個黃昏。
二熊的書里有個留著莫西干頭的男孩曾經(jīng)站在秦淮河的船頭,說:“陳見夏,你就當(dāng)是路過我這只蜻蜓吧?!?/p>
也許每個人都是一只蜻蜓,陪伴自己的是出現(xiàn)又消弭的風(fēng)景,在那些無數(shù)路過的時光里,有驚鴻一瞥,有邂逅奇緣,終究如蜻蜓點水匆匆而過?;蛟S南京只當(dāng)我是一只過路蜻蜓,可是我所遇見的南京,是獨一無二的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