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里面那個人,就是那個年輕的家伙,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是不是?”
“是啊,他看上去好像快要垮了,連頭都撐不住了。”
這是1974年2月14日晚,兩個清潔女工的對話。她們眼中那個“沒多少日子可活的家伙”就是霍金,當時,32歲的霍金正在演講廳里向科學(xué)界報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
那兩個清潔女工不明白,人類文化中最燦爛的部分,許多都是由那些“沒多少日子可活”的人創(chuàng)造的。這個名單可以開出一長串,除了霍金,還有我們熟悉的中國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出生于1951年1月4日,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1972年,21歲的史鐵生因“脈管炎”病致雙腿癱瘓,巧合的是,霍金因患“漸凍癥”被禁錮在輪椅上時,也是21歲。
在最初的抱怨、絕望之后,史鐵生慢慢變得堅強起來,他認識到,既然“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而霍金也由一個對生活有些厭倦的年輕人,變成了一位意志堅強的勇士:“當一個人的希望降到零時,他才真正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p>
但厄運并沒有就此放過他們,后來,史鐵生又患上了尿毒癥,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而霍金起初還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后來,他的手指完全被“凍”住了,再后來,他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
這兩個輪椅上的囚徒看起來是那么虛弱,病痛的折磨讓他們的身體變形,樣子古怪,甚至讓人產(chǎn)生可笑的感覺,他們的形象已完全淪為人們同情的對象,即使是在他們?nèi)〉煤艽蟮某删秃螅矝]有受到應(yīng)有的尊重。
但這些對于他們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史鐵生早已用筆擺脫了生命的困境,“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而霍金則用他的思想超越了生死,引領(lǐng)人們遨游到了廣袤的時空。
終于有一天,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根本就沒有資格同情他們,相反,他們的身體有多羸弱,他們的形象在我們的心中就有多強大,我們不禁為我們的同類中竟還有如此偉大的靈魂而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