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年英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鮮明個體,各有不同。部分學生由于家庭和社會影響,往往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體諒別人,導致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甚至與父母之間存在許多矛盾。班主任引入角色互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去傾聽、思考、體驗,在角色互換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主動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xiàn)班級德育管理初衷。
部分初中生叛逆思想嚴重,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認真聽課,與教師頂嘴,違背班主任意愿,不遵守校規(guī)班紀的現(xiàn)象。這導致班主任班級管理困難重重,班主任擺事實、講道理的說教方式對學生收效甚微,學生不能有深刻認知,不愿意用心傾聽。因此,班主任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從改變學生思想覺悟著手,提出角色互換,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看到自身不足,了解到別人的良苦用心將心比心,清晰認識自我,理智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問題。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管理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角色互換的機會,采取班干部輪流制、設定固定的小老師日、小小班主任等活動,讓學生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如在實行班干部輪流制時,班長是班級日常事務組織者和協(xié)調(diào)者,管理的班級工作較多,平時工作負擔相對重。班主任可以從班長展開角色互換,讓學生輪流當一天班長,管理班級。這樣學生認識到身為班長,要以身作則,必須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要及時傳達各種信息,團結同學,并想出各種方式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凝聚力。通過這次親身經(jīng)歷,學生對班長更加擁護,明確班長的行為都是為了班級,積極支持班長決定,這讓以后班級工作更順利展開。
每次的角色互換,一定會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重大沖擊。學生獲得的多樣感悟,必須要有恰當引領,才能確保情感的盡情輸出。所以,班主任為了強化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激勵學生保持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在每次學生角色互換后,設立豐富多彩的交流平臺,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談感受。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深化,班主任德育成效更加顯著。
如“小小老師日”之后,班主任抽出班會時間,讓學生談體會,同時也鼓勵學生把自己切身體會寫出來,和全班學生分享。參與角色互換的學生說:“老師真不好當??!由于我重視度不夠,備課不充分,上課根本不知道講什么,還出現(xiàn)不認識的字,其他學生提問題我更不會解答。在講課時,安靜的課堂秩序太重要,以后上課我一定好好遵守課堂秩序,認真聽講?!边€有的學生寫出來,通過學生的自我展示,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問題,同時換位思考的意愿強烈,這有助于學生學會體諒和尊重教師,班級學習的風氣越來越好。
學生的角色互換活動,不僅包括與班干部、教師、班主任的互換,與父母之間的互換更不可少?,F(xiàn)在初中學生,在家里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tài),一切都由父母包辦,沒有機會深入父母的生活,不了解父母的辛苦。所以,多數(shù)學生不能認識到生活的真實情況,思想高于生活,不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沒有節(jié)儉、孝順的意識,這也使學生與父母之間經(jīng)常有摩擦,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班主任優(yōu)化角色互換活動,升華德育管理方法,考慮讓學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時間,深入家庭參與“今天我當家”的角色互換活動,體驗父母一天繁忙的生活。在這一天的體驗中學生不僅要買菜、做飯、洗碗、拖地、洗衣服、家里有弟弟或妹妹的還要照顧他們。這些瑣碎的家務勞動,讓學生明白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能隨便挑食,平時一些家務可以幫父母干,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交給父母,父母真的很不容易。這樣直觀的體驗,讓學生感知到父母的偉大,理解父母的愛,心懷感恩,并養(yǎng)成自愿經(jīng)常換位體驗的習慣。
班主任通過創(chuàng)設角色互換機會、豐富角色互換交流和優(yōu)化角色互換活動等手段,保障學生角色互換的有序進行。在角色互換中,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受到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學會傾聽不同意見、遵守規(guī)矩;遇事知道換位思考,不再盲目對抗;理解父母苦衷,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從而順利實現(xiàn)德育管理目標,使學生向更優(yōu)秀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