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茜
你相信一座山一個湖可以救贖人生嗎?
我相信!
有那么一段日子,陽光照不進生活,渾渾噩噩。
有那么一個地方,上天都在眷戀,清清澈澈。
凌晨5點出發(fā),6小時的車程,聽著都讓人郁結(jié)??烧l成想,沿途竟然有雪山。
那么近,那么深沉,那么俊朗。是的,是“俊朗”,沒有什么地方能讓我想到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但是它可以,念青唐古拉山,一個我真正觸摸過的雪山。
高,冷,陽光刺眼,這雪山生生地把困頓已久的心撬開一條縫,狠狠地把自己塞到我的手中!在山上遠望納木措,身體在顫抖,回到車上很久,身體還在顫抖,顫抖到最后,竟然發(fā)現(xiàn)心也在顫抖,然后我就像一個委屈了很久的孩子一樣,在車上偷偷地哭,哭了很久很久。至今也沒想明白哭的原因,但是至今仍記得心里那條被撬開的縫,還有那擠在縫隙中的俊朗雪山。
看過油菜花點綴的秀美的青海湖,再到海拔4700米的納木措,本以為大同小異,但是我錯了。走到納木措的身邊,久久不能移動,心里吶喊:“對,就是這個地方!就是這樣!”圣潔,就是這樣!難怪藏族女孩子的名字里總有一個“措”(漢語“湖”),這世上還有什么比這更美,還有什么比這更攝人心魄!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這對藏族傳說中的夫妻,相依相伴,少了誰,這一切都是寂寞!和諧,完美,天作之合!人們歡呼,人們贊嘆,人們搶著和白色的牦牛合影,和這湖這山這天合影,但就像下過結(jié)界一樣,游人再多也無法打擾它的寧靜。
除了游客,便是轉(zhuǎn)山轉(zhuǎn)湖的藏族人,和游人的興奮相比,他們顯得沉默,但表情是那么平和,手中的轉(zhuǎn)經(jīng)筒也一次都沒有停過。想起這幾天的旅途中,在人煙稀少的公路上總會有零星的藏族人背著小小的鋪蓋,一步一個長頭,緩慢蹣跚卻又堅定地走向自己的圣地。導游說,現(xiàn)在像這樣的人不多了,因為太苦了,甚至有人會死在朝拜的路上。但是,還是會有人這樣做,到底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呢?即使沒有一步一個長頭,人們還是會從不同的地方趕來,圍著大昭寺轉(zhuǎn),圍著圣山圣湖轉(zhuǎn)。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愿望,只是在不斷地默念“唵嘛呢叭咪吽”,但每走一步、每拜一次,即使無人陪伴,那些牽掛的人,也會在腦海里出現(xiàn),心里就變得沉甸甸的,腳步于是更加堅定!
轉(zhuǎn),轉(zhuǎn)的是心中的念想,轉(zhuǎn)的是心中的那片寧靜。
也許佛家的頓悟在那一刻就發(fā)生在我的身上,看著山看著湖看著天,呼吸著高原的稀薄空氣,忽然就那么想明白了,所謂生活,就是不斷前行,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選擇,這路上必然會經(jīng)歷磨難,是繼續(xù)走下去還是迷途知返,人就是在這樣不斷的選擇中成長。有些路,選擇了,走錯了,回不去了,怎么辦?停下來,找到自己心中的美好,努力地修正前路,在陰霾之際不忘播種希望的種子,在失落之時,不忘感激陪在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次選擇都叫做成長,每一個景點都叫做他鄉(xiāng),每一個美好,不單在別人的身邊,也在自己的手上。
轉(zhuǎn)山轉(zhuǎn)湖,轉(zhuǎn)到最后差點高原反應(yīng),導游在喊集合了,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納木措的一切,印在心里,豁然開朗。轉(zhuǎn)身的那一刻,我微笑著由衷地說:“謝謝!”
路在腳下,美在心里,前路,必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