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我所在的行業(yè),女性占多數(shù)。常有人問我,生過孩子的女人,在職場是否失去競爭力,我總會搖頭,以我遇見的幾位為例。
楠姐幾年前,產(chǎn)假休完,回單位上班,調(diào)換了部門。從前,她的工作強度是7,這時變成10,若趕上突發(fā)事件,還會成12。
一日,在食堂,有人悄悄拉她衣袖,問:“是領(lǐng)導故意整你吧?”楠姐的回答出人意料,“不,我主動和領(lǐng)導提出的?!遍闼诘男虏块T更累,也更核心、更受關(guān)注。
她自大學畢業(yè)后來單位,5年來,還沒有過特別出色的表現(xiàn),尤其婚后,“專業(yè)旺夫”是她的標簽,“小女人”是她給人的印象,如今,她用行動證明要大干一場的決心。
晚上加班,她卡著點進門,解釋:“把孩子哄睡著,就趕緊來了?!?/p>
第二天,她正常出稿,趕來拼版,據(jù)說半夜孩子又醒了,不抱就鬧,她只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敲鍵盤……
“何苦呢?”我看著她的黑眼圈,不禁問。“孩子滿月那天,我給領(lǐng)導寫了封郵件,主動請調(diào)?!遍阏f,“我寫道,‘看著孩子熟睡的臉,忽然覺得我再不能混日子了。我不是小姑娘,有大把青春可以浪費;我是一個媽媽,要做一些讓孩子日后提起來為我感到驕傲的事?!?/p>
看,對于一些女人來說,生育竟成了事業(yè)心覺醒、重塑自我的節(jié)點。
周周是我的同事。孩子8歲,上小學二年級。
周周精于時間管理。公司搬遷,她發(fā)給我一張表。誰布線,誰打包,誰退租,哪個部門先搬,分別在何時完成,一目了然。
單位曾有一次沙龍,嘉賓11點到首都機場,沙龍活動2點開始,而嘉賓在此期間需要吃飯、化妝、做簡短溝通。周周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果是,將酒店訂在沙龍所在地旁,嘉賓到達時,化妝師及簡餐已等在那,活動前的溝通就在接嘉賓的車上進行。
周周坦承,今天高效能、萬事周全的她,全拜女兒所賜。從前,她會花一個下午精心準備一頓晚飯,隨心所欲地使用時間,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做另外一件。
但有女兒后,時間必須統(tǒng)籌規(guī)劃。孩子練琴時,她邊做飯邊聽,練就了一副好聽力,連復雜的曲子都能聽出哪彈錯了。
“孩子上學以來,我送,但不管接。因為送的時間和我上班的點及路線重合。我陪她寫作業(yè),她寫她的,我看我的書,什么都不耽誤?!?/p>
連孩子上才藝班,周周都既陪伴,又“什么都不耽誤”——“周六,孩子去學琴,我就在與她10分鐘距離的地方上插花班;周日,她學畫,我就在她樓下的瑜伽館鍛煉身體?!?/p>
“我從一個享受浪費時間的人,變成一個能最大化利用時間的人?!敝苤芸偨Y(jié)。
所以,對一些人來說,不生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能在時間的小格子里放下這么多內(nèi)容。
我用來舉例的第三位,是我自己。坐月子對我來說,不是什么美好的回憶。那時,家里的人多,意見也多。白天,這些意見領(lǐng)袖們來回在我眼前穿梭。
等上班了,我遇到的最大難題,還不止是時間、精力不夠用,而是人人都對我有要求。
一天晚上,我參加一場重要的發(fā)布會,忽然接到保姆的電話,說什么也不干了,電話瞬間被老人搶走,痛斥保姆的種種不是,中間還夾雜孩子的哭聲。我心亂如麻地做完工作,在回家路上哭了,進門還得笑著安撫各位。
孩子4歲生日時,孩子爸爸對他說:“你媽長大了,現(xiàn)在學會情緒管理了。”是啊,生個孩子,像完成了自己的重生——經(jīng)歷過孤立無援,便相信能收拾殘局的,除了你,沒有人可以。
生過孩子的人贏在哪里?贏在經(jīng)歷過雞零狗碎、一地雞毛后,不得不強大,不得不奮進。你身后有無數(shù)繁瑣的事情,像猛虎在追趕,你必須搞得定時間,搞得定自己的情緒;旁邊有孩子崇拜的目光,他生來就以你為榜樣,你要扛得起榜樣的身份。
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我喜歡用生過孩子的女人,她們贏在穩(wěn)定、踏實、進取。她們不再是過去傳統(tǒng)的女性,生完孩子只想在單位混日子。她們當了媽以后,經(jīng)歷過呆在家里的混亂與軟弱,更知道工作是寶貴的。她們工作著,是美麗的。
(摘自《婚姻與家庭·社會紀實》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