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井正
當我們長久處于一個行業(yè)、一家公司、一項事業(yè)之中時,不知不覺地就會把現(xiàn)有的狀態(tài)當作“常識”。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想當然地設定出一些條條框框,比如認定:“想要汽車買得好就該讓車身更長、讓底盤更低、讓車型更特別?!薄按蟊娤矚g的手機是內存高、電池容量大、拍照清晰且價格低?!薄半娚叹W(wǎng)站產品應主打女性用戶。”……而這樣想的結果就是壓制了自己的潛力。
但是,這些條條框框是由誰來決定呢?是否有什么國際規(guī)則規(guī)定了必須那樣做不可呢?其實,并沒有這樣的規(guī)則。這些都只不過是各行業(yè)或各行業(yè)的公司自己認定的,或者是為了劃分生存空間而根據(jù)自身方便與否劃出的條條框框。
這種條條框框的劃分,并沒有考慮到顧客。那些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并無意義的事、給顧客帶來不便的事,行業(yè)里、公司里的人或是從事某項事業(yè)的人卻把它稱為“常識”。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對顧客來說很重要的事我們卻沒能做到。
我常說:“行業(yè)是過去,顧客是未來,不要過分關注競爭對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顧客為中心展開經(jīng)營?!毙袠I(yè)的慣例已經(jīng)是過去的東西,遵循慣例的企業(yè)是沒有未來的。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的公司才會有未來。
因質疑常識,不受常識束縛而獲得成功的著名革新案例,當屬7-11便利店的“夏季關東煮”和“冬季冰激凌”。
過去超市受飲食文化常識的影響,認為關東煮這種熱氣騰騰的東西是在寒冷冬日吃的,而冰激凌則是炎熱夏季的食品。因此,天氣一變暖,就把關東煮從貨架上撤下來;天氣一變冷,就縮小冰激凌的柜臺。
但是,7-11便利店卻反其道而行之。即使在夏季,收銀臺旁邊的顯眼位置也醒目地擺放著關東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舊占據(jù)著店里的絕佳位置。
結果,賣得非常好。于是其他便利店也紛紛效仿?,F(xiàn)在,在日本的便利店,這種商品設置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識”。
7-11便利店獲得成功要歸功于空調的普及。由于夏天開著冷氣,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家中都感覺身體發(fā)冷,所以想吃熱的東西。相反,冬天由于開著暖氣而感覺渾身發(fā)熱,所以就想吃涼的東西。正是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大大影響了商品的銷售。
正因為能夠從顧客的角度來質疑常識,才創(chuàng)造出了“夏天吃關東煮”“冬天吃冰激凌”的顧客,并成功開拓了前所未有的新市場。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在人們所謂的“常識”中往往蘊藏著許多商機,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經(jīng)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jīng)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進行經(jīng)營。因受常識束縛而產生的上述想法其實只是“不安”?!安话病笔且环N很不切實的情緒,大多沒有確切的證據(jù),也無法確定是否會發(fā)生。而且,它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
所以,當你感覺不安時,請你嘗試將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情具體寫出來,并弄清真實情況。這樣你就會發(fā)現(xiàn),為那些事而煩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那些不安其實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
為一些再怎么發(fā)愁都得不出結論的事情,或者為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而煩惱,只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有些人總是為那種不安而前思后想,還誤以為自己是一個考慮周全的經(jīng)營者,但這其實并不是在深思熟慮地工作。
重要的是要勇于嘗試。嘗試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心中的不安不幸變成現(xiàn)實,該怎么辦呢?例如,如果商品果真不暢銷,該怎么辦?這時,要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那就是籌劃各種能夠讓商品暢銷的方法并付諸實踐。如果還是不行就絞盡腦汁思考下一個對策。如果能像這樣采取一個又一個的具體行動,你就不會有閑工夫感到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