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就在村頭。
石塘路是一座古城遺址,而且這座古城是雙城,兩道堡城墻。
石塘路,景色美。在環(huán)繞著密云水庫的公路上,看到石塘路村的彩門,下坡,向村里走,兩側(cè)的秀色便勾魂攝魄地鋪展開來。一面是茂林聳翠的山包,一面是修竹碧裹的洼塘,洼塘后千峰凝黛,百巒競嶸。村是在山間小盆地里,盆底不平,北低南高,視線越過村舍,隱隱見山包上的一座敵樓。長城腳下,敵樓算不得什么,可城堡該在哪里呢?石塘路是地地道道的村兒呀!有人說笑,過去,這里的村官管著一個區(qū)。何意?村里人好擺古,擺起古來滔滔不絕。也難怪他們擺古,他們有資本。石塘路的路不是白叫的,它不是道路的路,是明代的一級軍事單位。村人說,一門寨,二門堡,三門池,四門城。石塘路是北京西北邊陲重地,密云的首險,明嘉靖年間改堡為路。堡是二門,石塘路卻是四門的方城,明代城內(nèi)住著參將助手,清時,分別有都司、守備、把總守衛(wèi),它是薊鎮(zhèn)西協(xié)四路之一,下轄23處關(guān)塞、長城城段延袤125公里,負責長城95座敵樓的防務和兵力部署呢。鐘樓西側(cè),過去是守將的衙署,現(xiàn)在叫大磨坊,由北京人投資,建了一座有會議室,有磨坊院,有40多間客房,服務設(shè)施相當齊備的古香古色的大宅院。大宅院的所有客房都是能觀景的房,不是沖著院開窗戶,就是沖著山?jīng)_著河開窗戶。城堡的城墻早就沒了,不過東北面還留著一座券門洞。券門殘破,規(guī)模也不大,一個小小的城門洞,穿過去,是一片果園,果園走到頭,過去的城墻遺址就出現(xiàn)在眼前,墻礎(chǔ)的地勢很高,遺址下是寬闊的白河河灘。
大磨坊是民俗旅游接待戶。這樣的接待戶村里很多,規(guī)模大小不一而已。有戶人家的兩條小狗有意思,能給來的游客當向?qū)?,領(lǐng)著客人到處玩,還在客人離開時負責把客人送到車站。
交通:去石塘路村最便捷的就是在北京北站(西直門火車站)。乘奔懷柔方向的火車,石塘路村有站,下車即是。
閱讀明朝。
路過密云水庫的人都會被密云水庫的美震撼,它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坐落在燕山群山丘陵之中,環(huán)湖200公里,圍繞水庫的公路也長達110公里,在貼近水庫的任何一個地方眺望水庫,呈現(xiàn)在眼簾里的美景都會讓人心醉。
碧水藍天不是它唯一的美,湖中有山有島,山不高,層疊枕臥,幽遠寧靜;島不大,或如翡翠或如寶珠。湖邊水花列岸,溝又雜陳,淺坡高丘上植物繁茂,高葦簇簇,萬木競秀。密云水庫如詩如畫,卻是非旅游開放區(qū),圍湖圈起高高的帶刺的金屬籬,如巨龍臥水的潮河大壩、白河大壩只能遙望不能親臨,白河庫區(qū)、潮河庫區(qū)、內(nèi)湖的分野與壯美若不登高俯瞰只能在腳步的跋涉中車輪的流動中觀覽,那還得找對地方。但水庫的迷人畫境并不拒絕您的熱望,環(huán)湖的林蔭山丘各式建筑組成了另一類秀美瑰麗的風景帶,也對水庫起到護峙遮擋的作用,但總還是留出了空檔讓您隔籬欣賞水庫的美景。此類地方地勢會較高,也開設(shè)了停車場。
坐公交車想欣賞水庫美景,可坐987路公交車到溪翁鎮(zhèn)口門子村,此村在水庫邊兒上,到水庫邊賞水庫景很是方便,村里還開設(shè)有眾多的農(nóng)家院,選一家您中意的住下來,既品農(nóng)家美食,體驗曾經(jīng)的漁家風情,又可就近到水庫邊逛逛。登高眺望水庫除了云龍澗頂還有五座樓。五座樓是長城的敵樓,所在村梨樹溝,山下風景極好,爽眼悅心,往有敵樓的山頂上攀爬,爬得越高,視野里的密云水庫便越大越開闊,若是山霧起時,云海下的密云水庫會是另一種壯美,那蒸騰的霧海就是水庫上的綿軟浪花,柔動的縹緲云山,俯瞰水庫的您也就如神仙一般了。五座樓非一般的旅游地,山岳高峻、森林茂密、潭深瀑險、明代關(guān)樓雄踞峰巔氣貫長虹,喜歡攝影、美術(shù)寫生的人都愛到這里,喜歡野外探險的更是鐘情于它,也是度假休閑觀日出的理想之地。
交通:在密云乘上去番字碑、四合堂方向的公交車,梨樹溝站下即可。
水庫風景。
天門山。
這個神話有點奇,說是不知多久多久以前,所有的大山都在關(guān)外,人們?yōu)榱擞懮睿瞄_山種田。天帝看著于心不忍了,就讓夸娥氏的兒子大力神把山背到南方去。正要去背山的時候,嫦娥的婢女來找他,說有事。大力神和二郎神關(guān)系甚好,就拜托二郎神代勞。二郎神仗義,覺得朋友的事兒就是自己的事兒,毫不含糊,用了條扁擔擔山就走,走著走著,覺著不好,扁擔要豁,趕緊把山撂下,把扁擔從山眼上抽出來,再也不管。于是神州大地便出現(xiàn)了兩座有扁擔眼的山,一座在湖南的張家界,一座就在密云云蒙山余脈天下第一瀑附近的石城鎮(zhèn)柳棵峪村。兩山都叫天門山,也叫扁擔眼。二郎神的這條扁擔夠長的!
天門山景區(qū)這一塊地兒有意思,公路拐彎兒的地方,遍是嶄新的仿古酒樓飯館,能看到天下第一瀑度假村字樣,但找天下第一瀑,心急還真找不著。天門山的招牌不大,卻就在眼前。順道進去,有入古街古巷的味道,因傍水,感覺似江南,興味大增。古巷還拐了個彎,看到山進景區(qū)門,過石頭村,再稍有點耐心,就看到天門山的扁擔眼兒了。扁擔眼日??淳褪腔◢弾r山壁上的一個洞,在山頂部,有點像石灰?guī)r山的天生橋,不覺很奇,但有兩個時辰您再看它就不一樣了。一個是日出時,太陽的光柱從扁擔眼中透射出來,特神奇,譽名天門神光;還有一個是農(nóng)歷每月的十三至十七日,如鏡的月亮會像是掛于天門中,也有譽稱,叫天門懸月。天門山是南向的巨高巨大橫屏,晨光很難透射過來,全擁在扁擔口出,光強,與眾域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周圍一片灰蒙中的金明燦亮。這天門洞還把光的移動速度放大了,隨著時間的流動,陽光的投射角度投射位置也快速移動,從光動上能感受到太陽的速度似的,說坐看日行八萬里不為過。當然,想看這天門奇景,您得選對日子,看好日子,在天門山景區(qū)的農(nóng)家院住下來。奇景還不只是這個,山腳下的溪水不是向東流而是向北流的。這還不算,溪中有饅頭石,石旁有溫泉眼,流出的溫泉水順溪流向北,到冬季,南邊溪水結(jié)冰,北邊溪水不結(jié)冰,一冷一熱,同為一溪,卻有鴛鴦溪之稱。至于天門洞是怎么形成的,地質(zhì)學家們考察過,大致是在億年間石蝕的過程中石縫的大小所致。頂部裂隙小,穩(wěn)定性強,保留下來;下部裂隙大,自重力下崩塌了。
交通:乘980路到密云鼓樓站倒去石城方向公交車天下第一瀑站下,向南走500米。
山中的那幢小房。
天門。
看,像什么?
秀麗壯美的河。
白河在密云段是切峽開谷之河,也是傍路穿橋之河,乘車透過車窗看河谷,能看出滿眼的蕩氣回腸驚心動魄。白河自河北省的沽源發(fā)源,入白河堡水庫后在北京流經(jīng)延慶、懷柔,過懷柔的青石嶺之后進入密云,在密云境約40公里左右于張家墳村附近入密云水庫。密云水庫白河大壩有專門的白河排水道,排出后,一直到與湖河的交匯點密云區(qū)西南的河漕村始終都叫白河。
入水庫前的白河在山峽里穿梭迂回縈繞,峽谷兩岸峭壁林立,崖高壁陡,奇崛崢嶸,河谷中大面積的河灘、沙地,楊樹林、綠草灘、蘆葦叢中亦有怪石奇巖,河床中的清流或汨汨如絲如縷,或清潭片片連珠串寶,或一谷清碧,潺潺水流。水流粗細,水大水小,看降雨量也看地形地勢,同一峽谷段,年年景不同。
峽谷有大灣,如U字,更多是蛇灣曲灣,險峻深峽中靈性十足、野趣十足。上方公路如玉帶纏繞,公路上方又是蔥蘢大山,堅磊橫陳,郁峰陡嶺遮云蔽日。很多攀巖發(fā)燒友相中這樣的地方,周未便成為崖岸上的蜘珠,慢慢地蠕爬。因為河谷連著諸多風景區(qū),每個風景區(qū)外都可以看河谷。張家墳附近的跨河大橋,已臨入庫水口,白河又是一種風貌,東面如湖般浩闊,水域浩淼坦蕩,夾河之山渺如鑲鏡的花邊,日出時滿河霞輝彩緞。橋西則是純純的大河風貌,河中蘆草豐茂,夕陽西下時,亦被霞染,水上、兩岸金紅一片。
白河壩下至與潮河匯流段兩岸,一直在進行旅游開發(fā)。987路公交有白河公園站、白河風景區(qū)站,都可下車游覽。白河公園是引水渠景,水面靜謐安祥。風景區(qū)站下來內(nèi)容可就豐富多了,一時半會兒您可盡不了興。
交通:或乘987路,看站名下來游覽,或乘980路至密云鼓樓站換乘密60、63、66、67、68路等奔黑龍?zhí)斗较虻墓卉?,視需游覽觀賞。
幽潭讓人醉,讓人迷。
多次去黑龍?zhí)?,不是慕其名而是悅其景,潭景!黑龍?zhí)蹲匀伙L景區(qū)是條峽谷,在密云石城鄉(xiāng)鹿皮關(guān)北,谷名轱轆峪。有關(guān)黑龍?zhí)队袀€傳說,白龍黑龍兄弟倆分家,哥哥黑龍是憨厚之龍,水好的地方白龍?zhí)蹲尩艿苋チ?,自己孤身一龍來到了沒水沒草的轱轆峪。它勤奮能干肯下力氣,沒日沒夜苦苦勞作,感動了云蒙老祖,老祖便贈給了它一條彩帶、16顆珍珠,它把這些珍珠往轱轆峪一撒,就變成了18個形態(tài)各異的水潭。憨厚勤勞是傳統(tǒng)美男的典型標準,黑龍?zhí)兜膫髡f卻像是望文生義生出來的,給黑龍?zhí)短睃c彩而已。
景區(qū)水景實在漂亮,三瀑十八潭,各潭都起了名字,黑龍頭潭、沉潭、懸潭、落雁潭、平沙潭、曲潭、滴水潭、葦潭、三疊潭、龍戲潭、無底潭、黑龍真潭等等。轱轆峪全長4公里,狹窄,蜿蜒曲折,壁陡巖峭,峰巒疊嶂,徑使其險,瀑讓之奇,潭讓之魅。人的天性是喜水,大大小小不同形貌不同深淺的潭爽目醉心。我去的兩次水是極清亮的,山泉飛瀑之水,是經(jīng)過巖石過濾過的,純凈透明,望潭,深處也似能見底,潭發(fā)黑色處的那種黑一是因為它被山陰石穴遮擋了光線;二是它黑得清澈,絕無渾濁,那是潭極深所致。是因此而被稱為黑龍?zhí)兜陌桑?/p>
那水深處是很誘人扎個猛子下去的。但管理者不會允許,一是破壞水源,二是水冷,夏季水溫也極低,弄不好就抽筋,三是再好的水性你也是不知深淺!黑龍真潭的水深經(jīng)測量達25米,在北京的山間潭族中可以稱之最了。人不是龍,在這里真沒有戲水的資格。那潭水清得讓人恨不能伏水飽飲一頓,真正的天然礦泉水哦!
轱轆峪的高低落差在220米,各潭分布在曲折山徑上,成梯狀,像錯落的水盞。轱轆峪屬于云蒙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一部分,其山體是花崗巖和變質(zhì)核雜巖的結(jié)合體。進頭潭就有瓊山幽境之感,50米高的通天瀑在壁如刀削的高崖上垂直而落,彌漫的水霧銀花冷氣撲面,沖擊成的落雁潭峰環(huán)郁抱,秀景如畫,入谷出谷百看不厭。景區(qū)門外,再賞斜聳于東南峰巔上萬里長城的敵樓,其北深切于白河谷蜿蜒的水流,不知又添多少新滋味。
交通:東直門乘980路至密云鼓樓站換密60、63、66、67、68路等奔黑龍?zhí)斗较虻墓卉?,在黑龍?zhí)墩鞠隆?p>
神秘的腳印。
水上的浪漫會在這里書寫。
對千方百計搜尋山野情趣的都市游客來說,賈峪曾被埋沒過。賈峪的山水讓人一見鐘情,村子貼著河,也貼著山,河道寬,岸草高茂,綠蔭成行,清亮亮的河水,嘩啦啦地流著,流進激發(fā)城里人想象的門閘里,任城里人在浪漫的空間里狂奔。不光是水好,山也好,賈峪山水是大地的詩行,天然的畫卷。電視連續(xù)劇《大漢悲歌》的導演不是俗人,他能把這里選作外景地,這外景地的水平,總得夠得上導演的審美檔次才行啊。
賈峪的所在,是白河河谷。對面是京東有名的風景區(qū)清涼界。賈峪村分內(nèi)外兩個自然村,峽口外側(cè)的叫賈峪,里邊的叫青龍脊。村頭北面那道山梁,像伏地的龍頭。有傳說,這是出皇上和娘娘的地方,劉伯溫為保大明天子的寶座不被人翻個兒,就想主意把這里的風水給破了。他叫人在青龍尾豁了個大口子,斬斷龍脈,可口子開了自己又長上去,劉伯溫急得沒辦法。得知一老道有破解之法,喬裝打扮誘老道說給他。他按老道說的,豁開口子后馬上撒上黑牛糞,開的口子真的就不再長了。當?shù)厝苏f,你過去看,山上的那道口子不是天然的,是人鑿的。賈峪村頭貼河的山崖上有道奇景:大腳印。它至少有2人高,是一腳踹上去的,腳印很深,腳后跟貼著渠水。貼近了渠水,能看到腳印在水里的影子。這不是人鑿的,是天然形成的,為什么是個腳印的樣子,沒人能解。
青龍雄臥的賈峪出不來皇帝了,卻出了一個民間藝術(shù)家。秋收后在他家的小院里堆出十分壯觀的南瓜長堰。院墻是石頭壘的,房子是北方山區(qū)傳統(tǒng)的老屋子,這讓入山村恨不能一眼看回幾百年的游客感到欣喜。民間藝術(shù)家多才多藝,三弦、二胡、京胡、板胡、笛子、竹板沒有一樣不會的,還喜歡考古,考證出賈誼、司馬相如、卓文君和賈峪有關(guān)系;考證出離此不遠的花墻峪的花墻不應印成花字而應印成華字,嚴絲合縫的墻怎么能叫花墻呢?考證出西山頭曾經(jīng)是古河道,左近連體規(guī)模的建筑遺址可能是一座相當氣派的寺廟,豁口處老窯挖出的漢瓦足以讓劉伯溫的傳說靠邊站……
交通:東直門乘980路公交至密云鼓樓站,換密63路等奔清涼谷方向的車。
這個譽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風景區(qū)超市指什么?是指景點多,旅游活動項目多,選擇性強,還是指購買方式?您先進去,挑選景點挑選項目,選中了交錢買票,選不中,退出,您走人?挺抓人,但不實際。不過反映出了一種自信,只要您來,不會讓您大失所望。項目確實多,玻璃棧道、高山滑水,這是挑戰(zhàn)自我的活動項目。玩水竹筏、走水上鋼絲、劃雙人小船、走水上軟橋、搖水車、用小網(wǎng)抄子撈小魚兒等,這是娛樂項目。賞瀑布,游清潭,鳥瞰白河大峽谷,這是參觀游覽項目。清涼谷,顧名思義,這里清涼,夏季氣溫低,適于避暑。這個沒有問題,地處云蒙山的陰坡,景區(qū)大門建在高坡上,從白河邊的公路還要往E爬,而主體景區(qū)還在大門平臺之上,地勢高,水充足,又背陰兒,林子茂密,夏季氣溫要比城區(qū)低上五六攝氏度。它是高山上的峽谷喲!看看水景吧!進景區(qū)就是迎仙瀑,瀑高70米,水急浪大坡陡,白練時隱時掛,磨得光滑的陡峭崖面上無土壤卻長松長草,壁松挺拔向上,不屈不撓,唯水謙恭。迎客瀑,迎誰?您吶!客來此即是仙客。
清涼谷,兩湖五瀑十三潭。清涼湖是一湖,距入口2公里,一萬平方米的水域。母子潭,瀑布上的潭,一大一小,大潭在上,小潭在下,大潭泉水直流,小潭泉水打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幾圈,才戀戀不舍地流到瀑口離母而下。林,油松林,原始次生林,風吹過何是林濤鳴何是瀑水鳴?聲浪的交響中,天籟與錦繡之美合成的聲畫怎不讓仙心醉!千尺珍珠瀑是景區(qū)經(jīng)典水景,其位距清涼谷大門5公里,86米高垂掛而下的珍珠水簾,其后是一長230米的大洞。在山中找找有沒有像猴的石景,若找到就可以參與孫猴子孫大圣故鄉(xiāng)的競爭!誰說只有連云港才有花果山水簾洞?
交通:東直門乘98路在密云鼓樓站換密60路到清涼谷。
清涼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