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jīng)營模式。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書店從來不驅(qū)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jīng)??粗粗退?,但他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眼,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要求:①選好角度,自擬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明顯。
這是一則不帶明顯主觀評判的客觀事實材料,命題者將情感價值隱含在對事實的客觀描述中。材料內(nèi)容貼近考生實際,貼合時代脈搏。考生對材料中的“書店”“書”“顧客”“讀者”等相關概念非常熟悉,這些關鍵詞可以引導考生產(chǎn)生關于書店的功能、文化屬性以及人們閱讀意義等方面的聯(lián)想和感悟。材料中關于各類“顧客”的內(nèi)容,尤其是“夜讀人”元素的加入,表達了人們對于知識、文化、文明的渴望,展示了書店不僅是人們汲取精神營養(yǎng)的場所,更是人們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靈棲息地,由此可以引導考生思考閱讀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思考書店的社會價值和象征意義,思考書店在當今社會中的文化傳播、文化建設的責任擔當問題。材料中工作人員“不驅(qū)趕任何人”的表述,表現(xiàn)了書店的人文態(tài)度和經(jīng)營理念,由此可以引發(fā)考生對書店經(jīng)營目的與人文關懷之間的關系問題、社會發(fā)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的思考。材料中出現(xiàn)的“經(jīng)營模式”和“工作意義”這兩個關鍵詞,可以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發(fā)展的問題,探討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思考書店等企業(yè)在新形勢下的發(fā)展出路問題,思考關于經(jīng)濟發(fā)展與精神文化同步提升和共贏同享的關系等問題。所以,這則材料立意多元,適應多種文體,適合個性表達,可以給考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寫作空間。
但行善舉,莫問前程
● 山東一考生
迪金森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chuàng)傷,或是令一只離巢的小鳥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著。這句話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行善舉,暖人心”,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
“24小時書店”,是愛、善、尊重、包容……的棲息地。書店員工們一句句“歡迎光臨”的問候和親切的目光,瞬間將愛的世界點亮。柔和的燈光下,拾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店員在用小小的善舉,溫暖了他人的人生,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小的善事也許低到塵埃里,但我們可以從中窺視到行善者海納百川般廣闊的胸襟和兼愛的情懷。你可知弘一法師圓寂時曾再三叮囑弟子要在自己身下放上幾碗清水,只怕焚燒尸體時螻蟻聞味而上葬身火海。他的心會為一只螻蟻而顫動,因為在他心目中,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應該被尊重。在他那如一泓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沒有了“他”與“我”之分,他用小小的善舉去溫暖每一個生靈。
當行善成為習慣,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溫暖;當善舉不再是偶然,我們的靈魂將會更加偉岸。只要我們心存善念,就會讓行駛了五千年的中國之舟更加堅固,因為,大愛無言存希望,善舉無痕愛意長。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边@就是墨家——是與儒、道并稱“顯學”。從儒學中,我們可以學到仁、義、禮、智、信;若將墨家的“兼愛”用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那么我們的人生將體現(xiàn)出更大的價值,我們的社會將會有永不凋謝的春色,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的繁榮昌盛。
“24小時”書店的店員們從小小的善舉中傳遞了溫暖,同時也踐行了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業(yè)”、“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友善”等等理念則尤為突出。
其實,很多事情的失敗,就如《紅塵客棧》中所唱的那樣:“無非是名和利放不下。”很多人擔心“24小時”書店的經(jīng)營無法很長時間地經(jīng)營下去。但是,哪怕只有一晚,傳遞了愛與善,體現(xiàn)了尊重與包容,將生命的價值實現(xiàn),那也是成功了!
但行善舉,莫問前程。
作者審題精準,能從作文材料中的書店工作人員無私的言行里看出體現(xiàn)在他們身上的中華文化的內(nèi)核——“善”,以“但行善舉,莫問前程”這一標題點出這些工作人員的職業(yè)虔誠;并以這則材料為由頭,援引眾多實例和名言闡發(fā)了行善的意義。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豐厚的文化積淀和不錯的文字功底。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這篇作文除了文末部分涉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外,幾乎未能觸及現(xiàn)實,整篇文字高蹈玄虛有余,觸及現(xiàn)實不足,與古人的那些“勸世之文”似乎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讀不出時代氣息和年輕人的氣質(zhì)。
本文修改的關鍵之處便是將“善”與當前社會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既有許許多多“但行善舉,莫問前程”的佳話值得頌揚,也有不少自私自利、有悖于“善”的行為令人齒冷。所以“為善”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弘一法師愛惜螻蟻的例子固然感人,但現(xiàn)實生活中比這則故事更有教育意義的例子一定不在少數(shù)。今天,不少考生只會在故紙堆中搜尋作文素材、立論依據(jù),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各種典故連篇累牘,名人名言疊床架屋,唯獨不見作者發(fā)自肺腑的論斷!“文章合為時而著”,這才是至理名言!
但行善舉,莫問前程
迪金森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chuàng)傷,或是令一只離巢的小鳥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著。這句話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靶猩婆e,暖人心”,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也是一個社會得以健康發(fā)展的有力保障。
“24小時書店”,是愛、善、尊重、包容……的棲息地。書店店員們一句句“歡迎光臨”的問候和親切的目光,瞬間將愛的世界點亮。柔和的燈光下,打工者得到了小憩,拾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店員在用小小的善舉,溫暖了他人的人生,增添了社會的亮色,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毙〉纳剖乱苍S低到塵埃里,但我們可以從中窺視到行善者海納百川的胸襟和兼善天下的情懷。弘一法師圓寂之前再三叮囑弟子要在自己身下放上幾碗清水,只怕焚化遺體時螻蟻聞味而上葬身火海。他的心會為一只螻蟻而顫動,因為在他的心目中,眾生都是平等的,都該得到尊重。在他那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沒有“他”與“我”之分,他用小小的善舉去溫暖每一個生靈。
再看今天,多少匿名的行善者,以自己的金錢、技能、時間乃至生命去傾心幫助那些急需得到幫助的人們。他們,不為名利,不求回報,只為讓這個世界上的受難者愈來愈少,只為讓內(nèi)心世界越來越豐盈,只為讓每個人都覺得生活在一個春意融融的世界。
當行善成為習慣,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溫暖;當善舉不再是偶然,我們的靈魂將會更加偉岸。只要我們心存善念,就會讓行駛了五千年的中國之舟更加堅固,因為,大愛無言存希望,善舉無痕愛意長。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商品經(jīng)濟的時代,我們的善舉會讓人覺出這個時代、這個世界還有遠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存在!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边@就是墨家——是與儒、道并稱“顯學”。從儒學中,我們可以學到仁、義、禮、智、信;若將墨家的“兼愛”用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那么我們的人生將體現(xiàn)出更大的價值,我們的社會將會有永不凋謝的春色,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的繁榮昌盛。
“24小時”書店的店員們從小小的善舉中傳遞了溫暖,同時也踐行了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思之,諸如“敬業(yè)”、“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友善”這一系列先進的理念中不都包含著一種深深的“善意”嗎?
可惜,很多人樂于接受“善意”,卻吝于奉獻“善行”,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善意”“善行”還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正緣于此,很多人擔心“24小時”書店的經(jīng)營無法很長時間地經(jīng)營下去。但是,哪怕它只存在一晚,它就傳遞了愛與善,就體現(xiàn)了尊重與包容,就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那也是成功了!
但行善舉,莫問前程;但行善舉,不求回報——如此,我們才會贏得一個充滿暖意的社會,我們才會處處被善意、善行所包裹!
這篇升格之作,主要是在原文基礎上添加了更多“現(xiàn)實性”內(nèi)容,使文章內(nèi)容更鮮活,更具時代意義。今天的高考作文中,“任務驅(qū)動型”作文常常占有較大比重,而在“任務驅(qū)動型”作文中,直面現(xiàn)實的內(nèi)容又占主要部分,所以學會聯(lián)系實際、貼緊現(xiàn)實很有必要。而一味在“故紙堆”中尋章摘句難免會與現(xiàn)實脫節(jié),缺少現(xiàn)實的針對性。要記住:高考作文不僅僅考你的積淀,更考你對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評判和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