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芹
【摘要】騰訊課堂、輕課、微課等學習資源的推出引發(fā)了碎片化學習,但對于碎片化的知識,不經過有效的整合、歸納、總結,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以高職數學函數的教學為例,從概念的提升,分類思想的應用,問題解決的設計等三個方面,談談思維導圖的實踐教學應用。
【關鍵詞】函數 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42-01
如今智能手機的APP上推出了騰訊課堂、輕課、微課等學習資源,提倡利用多媒體手段,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優(yōu)點是,學習的時間短,場地不受限制,但碎片化的知識,能否較好掌握有待檢測。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著知識的碎片化,其原因,一是知識強化訓練不夠,碎片化的知識點很容易被遺忘;二是缺少好的學習方法,學生缺少對知識的有效整合,不能將新舊知識建立深度聯系。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整合碎片化的知識,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思維導圖俗稱心智圖(Mind Map),又稱概念地圖、思維地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呈現的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它從一個中心詞開始,然后發(fā)散思維找到與中心詞相關聯的次中心詞,以此類推,形成一張圖式。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易學的整合碎片化知識的方法。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融入到教學,幫助學生整理知識點,理清思路,對數學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人在數學教學章節(jié)復習中嘗試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談談粗淺的體會。
一、以概念為核心,串起基礎知識的線
數學課程中有大量的概念性知識,并且概念的描述較為抽象。概念是數學的基礎,也是關鍵。有些學生對概念學習不重視,對概念的理解模模糊糊,只知道刷題,其實這是事倍功半的。與概念相關的其他知識也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聯系、歸納,導致概念學習浮于表面。
第一次讓學生嘗試畫思維導圖時,可以從簡單概念的羅列開始。教師可以給出一個中心詞,要求學生圍繞中心詞進行發(fā)散思維,盡可能多地找出與之相關的名詞,再將名詞進行簡單的分類,提煉,找到名詞之間邏輯聯系,簡單的思維導圖就初步形成了。若在相關概念能與圖形、實例先聯系,擴充思維導圖的內容,使得思維導圖的形式更為多樣。
以概念為核心的思維導圖中,也可以將新舊的定義緊密聯系起來。初等數學教學的理念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許多概念初中學過,到了高職重新再學習。如初中教材的函數定義“在一個變化過程中的兩個變量x和y,如果對于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那么我們稱y是x的函數,x是自變量”①,高職數學教材的函數定義有了變化,“設集合A是一個非空數集,如果對于集合A內的任意一個數x,按照某個確定的法則f,有唯一確定的數y與它對應,那么這種對應關系f就稱為集合A上的函數,記作y=f(x),其中x叫作自變量,y叫作因變量.”②同一概念“函數”,不同的表述。前者強調的是變化,后者強調的是對應,這是個性。兩個概念中都提到了“對于x的每一個值,y也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這是共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一張新舊概念比對的思維導圖,幫助他們對概念的內容進行剖析,哪些是相同的,哪些不同,新定義較舊定義有什么優(yōu)勢等,從而達到鞏固概念的學習作用。
二、學會分類辨析,拓寬知識學習的路
分類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在數學教學中經常會使用。學生在章復習畫思維導圖時,能跳出概念、名詞等基礎知識點,通過思考,將知識點重新分類變成加深知識點的整合,形成學生自身的獨有的思路。
在第四章《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復習中,學生交上來的思維導圖中有一張?zhí)貏e與眾不同。該學生將思維導圖的中心詞設為“冪指對計算”與“冪指對函數”。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差別,計算注重的是運算法則,恒等變形等,函數注重的解析式、圖像、性質。當自變量x確定某個值時,求對應的函數值y時,函數就變成了計算。學生按照“計算”“函數”劃分則兩大板塊,體現了分類的數學思想,對所學的知識理解透徹,另辟蹊徑,整合了該章節(jié)的知識要點,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難能可貴。
三、以問題為引導,編制基本技能的網
學習數學歸根結底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特別是解決實際問題。在繪制章節(jié)復習的思維導圖時,以解決問題的類型為核心詞,以解決問題的步驟為框架,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在函數的內容中,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例題中都有比較大小的體型,因此,我們也可以將 “比較大小”這類問題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比較大小”類型作為次中心詞,如同底不同次、不同底同次、不同底不同次等,“比較大小”的解題步驟作為思維的脈絡,構建函數、判斷單調性、得出結論。通過此思維導圖的繪制,學生能深刻領會“比較大小”的本質,對由此提升而產生的指數不等式、對數不等式能知道它們的由來,為順利解決此類不等式打好基礎。
在實際的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使用不僅僅只局限在章節(jié)的復習,也能滲透到課前的預習、課堂的教學中;不僅僅在數學學科,也應普及到其他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程;不僅僅學生們在校時間使用,還應延伸到學生們的終身學習。思維導圖是學生學習的利器,能深化知識的理解,把書本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把碎片化的知識點整合為條理清晰的知識脈絡,利于知識的提取和使用,延長知識的保質期。
注:
①楊裕前,董林偉.數學.八年級上冊[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6
②馬復,王巧林.數學.第一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5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李斯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劉曉寧.我國思維導圖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