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湘玲
2017年10月,在央視新聞的《中國有我》欄目中,視頻《汪勤金:由快遞小哥,變成了飛行員》獲得大量網友的點贊與關注。
汪勤金是如何從快遞小哥華麗變身航空飛行員的呢?這一切還得從六年前說起。
2009年夏季,汪勤金大學畢業(yè),懷揣著太原科技大學法學和經濟學雙學位證書,滿懷憧憬地前往深圳闖蕩。炎炎夏日,他日復一日地跑人才市場、投簡歷、忙面試。然而一個月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父親安慰他:“一鐵鍬不能挖出一口水井來,你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p>
父親的話讓汪勤金如醍醐灌頂:“是啊,大學里拿到雙學位,只是證明了我學習的能力?,F在,我必須從零開始,適應社會和職場。”
幾天后,汪勤金偶遇順豐深圳區(qū)招攬人才,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面試,并順利成為一名順豐快遞倉庫管理員。
消息傳開后,朋友們都驚訝地問他:“你攬著雙學位,怎么也得找份高大上的工作,怎么跑去當快遞小哥了?”汪勤金卻說:“順豐的企業(yè)文化很好,內部有很多上升渠道,這正是我需要的。”
2010年4月,汪勤金在公司論壇上看到了內招飛行員的帖子,他心動了:我能不能成為飛行員飛上藍天呢?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他給順豐航空的人力資源部門發(fā)去了簡歷。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順利入選了。
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絕非易事。由于對飛機系統(tǒng)一無所知,汪勤金和其他幾位入選的同事被送往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習。得知自己在短短幾個月內,不僅要學習機型理論,還要惡補英語、備考雅思,以及鍛煉體能,汪勤金覺得壓力特別大。但是,為了能當上飛行員,他選擇咬牙堅持。
每天一大早,他就捧著足足7厘米厚的牛津詞典開始朗讀、背誦;完成白天的課程后,他又馬不停蹄地做俯臥撐;夜里躺在床上時,還得強撐著預習和復習機型理論知識。一段時間后,汪勤金感到身心疲憊,他甚至開始反感這樣的日子。就在他心生倦意之際,一位同期學習的同事為他打氣:“順豐有三四十萬名員工,像我們這樣通過內部選拔培養(yǎng)起來的飛行員大約只有10人,可以說是萬里挑一,我們一定要鉚足了勁好好干!”
看著同事朝氣蓬勃的樣子,汪勤金也有了動力。他逼著自己下苦功夫學習、鍛煉,不知不覺中,他竟將牛津詞典翻得又破又舊,俯臥撐累計起來居然做了47500個。
之后,汪勤金又被派到美國Aerosim航校進修,和同事們聚在一起學英語、交流培訓心得,有空就去觀摩其他學員的訓練。兩個月后,汪勤金的機型理論知識已經非常豐富,英語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航校的教員都對他表示贊賞。
2012年,汪勤金完成進修回國,作為一名飛行員開始了新的工作。至今,他已經飛行了2000多個小時,運送快遞近1.7萬噸。與此同時,他對工作的專注與嚴謹也是有口皆碑。2016年,因表現突出,公司對他的努力與實力予以肯定,他所在的機組團隊榮獲公司最有分量的“2016年度順豐安全生產優(yōu)秀班組”獎。
正如汪勤金在《中國有我》欄目中所說,他始終堅信,不管從事哪個行業(yè),只要心懷理想、勇敢堅持、辛勤付出,就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中實現頂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