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廣熙
清明、谷雨節(jié)氣,是新茶采收的時節(jié)。
清明茶,是指清明時節(jié)采制的茶葉嫩芽(清明前采制的新茶叫“明前茶”),是當年的第一批春茶。清明茶色澤翠綠,葉質(zhì)柔軟,香高味醇,口感優(yōu)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谷雨茶,是指谷雨時節(jié)采制的春茶(谷雨前采制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其茶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zhì)柔軟,茶葉鮮活,香氣怡人。谷雨茶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
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里,像將軍展開旌旗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雀鳥的舌頭,被稱為雀舌。
清明茶與谷雨茶同為茶中佳品。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的時節(jié):“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他認為,谷雨是采茶的時節(jié),民間諺云“谷雨谷雨,采茶對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習,喜愛品茗的文人雅客,有諸多詩句詠之。唐昭宗時戶部侍郎陸希聲《茗坡》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p>
唐代僧侶有飲茶風尚,晚唐著名詩僧齊已寫有三首與谷雨有關的茶詩,其中一首是《謝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痹撛姳磉_的意思是,谷雨前,采茶人在輕霧籠罩的茶叢中采茶,因為只摘翠綠的嫩葉,以致天色將晚時,還未采滿筐。盡管谷雨佳茗難得,但詩人還是迫不及待地招來鄰院的客人品嘗新茶。
在人們的傳統(tǒng)理念中,總認為清明茶比谷雨茶好。還有的人熱捧明前茶,趕的就是一個“早”字!而為了這個“早”字,買茶的人要付出銀子的代價。明前茶和谷雨茶,兩者價格相差甚巨。雖然,清明茶細嫩品質(zhì)好,但兩三泡之后,味道就變淡了。而谷雨時采制的茶,泡出來的茶葉舒展、鮮活得如枝頭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濃郁渾厚,久泡仍余味悠長。啜一口,頓覺縷縷清香溢出,塵世間的浮躁和煩惱盡皆散去。所以,愛茶懂茶之人常把谷雨前采摘的茶珍藏起來。
因為生長在氣候溫和的春季,所以谷雨茶有溫涼去火的功效,可以用作茶療。在谷雨前后采集的茶葉色澤青黃嫩綠,聞之清香,嚼之微苦中帶清涼。這樣的茶葉能打油茶喝,打出來的油茶色澤橙黃純凈,品之清香四溢,滿口生津,妙不可言。谷雨茶沒有一般茶的濃度,卻清甜甘口,令人齒頰留香。
受氣溫影響,谷雨茶發(fā)育充分,葉厚汁滿,這也是谷雨茶的特點之一。這樣的谷雨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營養(yǎng)豐富,受到茶客的歡迎。
位于廣西蒼梧縣六堡鎮(zhèn)的塘坪村山高谷深,峰巒起伏,云霧繚繞,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自古以來,六堡鎮(zhèn)就以塘坪村黑石山古茶、四柳村蘆荻古茶、不倚村恭州古茶三大古貢茶聞名。在谷雨前采摘的六堡茶,更為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