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底,由黑龍江教育雜志社主辦,江西《教師博覽》協(xié)辦的“2017全國中小學(xué)教師讀寫素養(yǎng)高峰論壇暨部編教材課堂教學(xué)觀摩活動”在哈爾濱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老師齊聚一堂,聆聽了全國知名教師陳琴、韓軍,作家劉醒龍、汪潮,教育專家譚旭東、楊修寶的課堂與講座。其中韓軍老師獨辟蹊徑,以“不要涼薄,讓世間溫暖、回香”為主線,講授了《孔乙己》一課,為教師研究文本、探究課堂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本期,我們將以實錄的形式呈現(xiàn)此節(jié)精彩的課堂,以為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xué)提供參考。
一、解字詞,讀字音
師:孩子們先看一下,咱們學(xué)習(xí)的方法是批注吟誦學(xué)讀書(生讀)。好,先解字詞,讀字音(大屏幕出示:一、解字詞,讀字音),好,你讀一下。(大屏幕出示:羼水、薦頭、闊綽、聲氣四詞及其解釋。)
生:羼水(chàn):混合,摻雜;薦頭(jiàn):介紹職業(yè)的人;闊綽(chuò):闊氣;聲氣:這里指態(tài)度。
二、細(xì)讀文,察體溫
師:很好,孩子們,這四個詞語我們一定要掌握,會讀、會寫、會解釋。文章是人寫的,人是有體溫的,那文章也是有體溫的,再看看這篇文章,它每段的溫度如何,涼的還是熱的。
大屏幕出示:酒店、酒,給人感覺是涼的,還是熱的……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dāng)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yù)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
師:這段文字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怎么你得出涼的呢?
生:熱的。
師:到底是涼的還是熱的,從哪里看出是熱的?
生:熱熱地喝了休息。
生:可以隨時溫酒。
生:有熱水。
師:哦,有熱水。文章一開頭,這酒店給人是一種涼的還是熱的感覺?
生:熱的。
師:嗯,是熱的,酒店里有酒,那你爸爸喝酒的時候,喝的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那是白酒。如果是紹興黃酒,熱了喝更好,明白了嗎?酒喝到肚里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熱的。
師:文章開頭,酒店和酒給人的感覺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熱的。
師:對,酒店是熱的,酒也是熱的。(大屏幕出示酒、熱。)請在第一段批注“熱”字。
酒店與酒是香醇的,溫暖的,溫馨的,熱烈的(再次大屏幕出示。)中國是酒的故鄉(xiāng),各種酒都有,酒是熱的,酒店也是熱的,那么掌柜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大屏幕出示:掌柜的態(tài)度怎樣。
1.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dāng)伙計,掌柜說,我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
2.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yán)重監(jiān)督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干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wù)了。
生:覺得“我”太傻。
師:掌柜對“我”的態(tài)度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涼的,掌柜的想讓“我”伺候長衫主顧,那就是說你得會伺候人,會說話,有的時候得撒個謊,說假話,哄騙或糊弄長衫客。那“我”能糊弄住嗎?會糊弄人的人,聰明還是傻?
生:聰明。
師:得是個聰明人。“我”樣子太傻干不了這事——侍候不了長衫主顧。還有一件事。掌柜說我干不了,那是什么事呢?掌柜的想讓酒多賣錢,怎樣才能多賣錢呢?
生:羼水。
師:對了。那“我”能干得了嗎?
生:干不了。
師:在短衣幫的監(jiān)督下,沒法羼水,所以說掌柜的說他干不了這事,啥事?
生:羼水。
師:注意,孩子們,所謂羼水,就是摻雜使假。羼水,摻雜使假這事他干不了。照顧不了長衫主顧,也學(xué)不會羼水。那掌柜怎么對待?
生:想辭退他。
師:那辭退又不得。好了,掌柜的態(tài)度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好了一起來讀。(大屏幕出示:態(tài)度——冷漠 冷酷 陰冷 冰冷。)對冰冷、冰涼。酒店與酒是熱的,但掌柜的態(tài)度卻是涼的。但“我”的心情,是涼的還是熱的?
大屏幕出示: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wù)。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diào),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師:仔細(xì)讀。(生讀。)我的心情是涼的還是熱的?得找出原因來。
生:我的性格是涼的。
師:哎,是心情還是性格?
生:我的心情是涼的。
師:找出根據(jù)來。
生:因為只有孔乙己到了才能笑。
師:那他自己呢,因為什么是涼的。
生:因為工作很無聊、單調(diào),掌柜的又很兇。主顧也沒有好聲氣,叫人活潑不得。
師:好,孩子們,要仔細(xì)讀,寫出一個字,是涼的,還是熱的,就是有下劃線的那個地方。好了,這時他的心情很單調(diào),很無聊,再讀一下。(生讀。)再讀一遍,從“總覺得”開始讀。就是一個字——涼啊。老師也是這么批的,批了四個字。(大屏幕出示:酒店——熱 酒——熱 態(tài)度——涼 心情——涼。)再往下看。
大屏幕出示:酒店的氛圍如何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
2.“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3.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p>
4.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師:酒店的氛圍是怎樣的?請大家讀一下。(生讀。師糾正學(xué)生的錯誤。)
師:這幾段,他寫了一種氣氛,你感覺他是熱的,還是涼的?
生:熱的。
師:好,感覺是熱的。好再換個詞兒,酒店的氣氛很——
生:熱鬧。
師:好,熱鬧,再換個詞兒。
生:歡快。
師:好,歡快。再換個詞兒,
生:愉快。
師:這種氛圍是涼的還是熱的呢?
生:熱的。
大屏幕出示:氛圍
1.熱鬧、熱烈、熱火朝天。
2.熱情似火、熱血奔騰。
3.熱愛、熱心。
4.酒店,掌柜對孔乙己一片熱心。
5.大家熱情似火。
師:酒店里的酒客可喜歡這個孔乙己了。全文3次寫到“快活”,13次寫到“笑”,5次寫到“都笑了”。所以,眾聲喧嘩,眾聲熱鬧。好,大家再默讀,看一下是涼的還是熱的。
大屏幕出示:
1.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fù)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rèn)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2.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生:熱的。
師:熱的,熱情似火啊,熱烈、熱情、熱鬧,是不是呢?你們批注也畫個問號,是不是這些人都拿孔乙己當(dāng)欣賞的人,都愛他,都關(guān)心他,表達(dá)了對他的一片熱心 ,對不對???如果你是孔乙己,有人“關(guān)愛”說:“孔乙己,你今天又偷人家東西了!”這是什么口氣?思考,動腦子。
大屏幕出示:關(guān)心 關(guān)愛 熱情 熱心
1. “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
2.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
3.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p>
4. “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rèn)識字么?”
5. “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師:大家看這是關(guān)心、關(guān)愛嗎?你告訴我,這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氣氛是涼的。
師:嗯,氣氛似乎是熱的,可氣氛的內(nèi)核、靈魂是涼的。氣氛的內(nèi)核是——
生:涼的。
師:或者說這幫人的哪里是涼的。
生:心。
師:對,心是涼的,那說氣氛是熱的,對不對?。坎粚?!改過來。讀書要有疑問,你解釋一下?
生:因為店里的人都不跟他好好說話,說他是小偷,偷人家東西。
師:他們對這個“小偷”怎么樣。
生:開玩笑。
師:這些人怎么樣?
生:壞的。
師:對,孔乙己當(dāng)然做了一件偷書的壞事,可是這個壞事,你不能天天提啊,不能在人家眼前提啊,他偷書當(dāng)然是不對的??墒沁@幫人如何對待孔乙己?
生:嘲笑。
生:戲弄。
生:譏諷
…………
師:拿著別人的傷疤當(dāng)鮮花。戲謔,調(diào)弄他,那個字念xuè,好,念一下。
大屏幕出示:戲謔 耍弄 調(diào)侃 玩樂 拿人傷疤當(dāng)鮮花
1. “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
2.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
3.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p>
4. “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rèn)識字么?”
5. “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師:能不能拿別人的傷疤當(dāng)鮮花啊?
生:不能。
師:好,不能拿著別人當(dāng)一個玩物。孔乙己內(nèi)心感覺是怎樣的。
大屏幕出示:孔乙己的內(nèi)心感覺是怎樣的?
1.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北闩懦鼍盼拇箦X。
2.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3.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師:孔乙己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哦,涼的,從哪里可以看出是涼的呢?
生:別人說他偷書。
師:看他的反應(yīng),從文字中看他的反應(yīng)。
生:睜大了眼。
生:不回答。
師:不回答,如果別人是關(guān)心他,他不可能不回答。大家都在戲弄孔乙己,他的內(nèi)心是拔涼拔涼的??纯纯滓壹旱谋砬槭窃鯓拥?,咱們來讀一下,讀描寫表情的詞語就可以了。
大屏幕出示:孔乙己的表情怎樣的?
1.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3.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
師:最后成灰色的了。青白,漲紅,青筋,灰色,面對戲弄、嘲笑、挖苦,孔乙己心里激動、激憤、憤怒、憤慨。這酒店,就是人間啊,那么這人間到底是涼的,還是熱的呢?
生:涼的。
師:涼的,好,咱們一塊來讀。
大屏幕出示:酒店人間 陰冷 冷酷 冷冽 冷漠
1. “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
2. 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
3. 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p>
4. “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rèn)識字么?”
5. “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師:看這五句話,如果表示關(guān)心、關(guān)愛、喜歡,應(yīng)該怎么讀?(輕聲地)“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好了,(高聲地)“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哪一個語氣是對孔乙己的關(guān)心?
生:第一個。(指輕聲的語氣。)
師:第一個,你關(guān)心一下他。
生: 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輕柔地)。
師:第二個諷刺挖苦,怎么讀。
生: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高聲地)
師:高聲的,應(yīng)該怎么讀?
生:“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
師:太溫柔了。(生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不斷嘗試。)你站起來,指著我說。(用老師的情緒感染學(xué)生。)他們又故意高聲嚷道,他們是低聲,還是高聲?。咳绻吐暿窃趺醋x?(老師走到一生旁,低聲讀:“你一定……”一句)是吧,這是朋友間的關(guān)心,就咱倆之間知道。如果是諷刺挖苦,嘲諷他,應(yīng)該怎么讀,他要讓酒店里的人都知道。來,指著我。
生:你一定又偷人家東西了。
師:太溫柔了。(在老師的不斷引導(dǎo)下,學(xué)生高聲讀出了句子中的挖苦與諷刺。)來,下一句。(聲情并茂地高聲讀:“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痹诶蠋煹闹笇?dǎo)下,不斷指導(dǎo)學(xué)生讀出句子中的冰涼語氣。)
師:來,“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rèn)識字么?”(老師用挖苦的語氣來讀。并指導(dǎo)學(xué)生進(jìn)一步體會。)
師:同學(xué)們,每一句話都像箭一樣,直刺到孔乙己心里,所以氛圍是熱,還是涼啊。
生:涼。
師:好,批注上寫下涼。
大屏幕出示:批注
1.酒店 熱
2.酒 熱
3.態(tài)度 涼
4.心情 涼
5.氛圍 涼
師:看一下,孔乙己的中秋是涼的還是熱的?
大屏幕出示:酒店 人間 陰冷 冷酷 冷冽 冷漠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jié)賬,取下粉板,忽然說, “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cè)耘f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fā)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么?” “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闭乒褚膊辉賳?,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師: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個節(jié)日是熱的,還是涼的?
生:熱的。
師:這個節(jié)日是熱的,家家團圓,家家熱鬧,在這個時候,孔乙己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哪里是涼的?
生:他打折了腿。
師:受傷了,孤獨一個人,他有家嗎?
生:沒有。
師:他有兄弟、姐妹、妻子嗎?
生:都沒有。
師:還有誰關(guān)心他?掌柜的特別關(guān)心他,掌柜的為什么那么關(guān)心孔乙己?
生:因為他欠了掌柜十九文錢。
師:他是關(guān)心孔乙己這個人嗎?
生:不是。關(guān)心他欠他的錢。
師:掌柜的關(guān)心他的錢,不是關(guān)心孔乙己這個人的冷暖與安全。如果孔乙己不欠酒店的錢,掌柜的會想起孔乙己嗎?
生:不會。
師:中秋是涼的。好,做一下批注。
大屏幕出示:
1.中秋之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 “溫一碗酒。”
2.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 “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3.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師:(讀屏幕上的句段)孩子們,這個中秋對于孔乙己來說,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溫一碗酒”。腿都打斷了,人們還是嘲笑他。
師:再來體會一下,孔乙己怎樣的心境、怎樣的語調(diào)、怎樣的表情。
大屏幕出示:
1.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灰娏宋?,又說道,“溫一碗酒?!?/p>
2.孔乙己低聲說道, “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師:“溫一碗酒”,這是哀求的語氣。(生讀,老師指導(dǎo)。)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指導(dǎo)學(xué)生朗讀,讀出顫音。)好了,寫下批注。
大屏幕出示:孔乙己的初冬是怎樣的
1.初冬 涼
2.涼似鐵 涼如雪 涼徹心扉 涼入骨髓
師:初冬是涼的,孔乙己的年關(guān)、端午、中秋又是怎么樣的?
大屏幕出示:孔乙己的年關(guān)、端午、中秋,又是怎么樣的?
1.到了年關(guān),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guān)也沒有看見他。
2.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
3.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師: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讀死了之前,要沉默三秒鐘,輕輕地吐出來,不愿意他死。(老師指導(dǎo)學(xué)生朗讀。)好的,孩子們,他的年關(guān)、端午、中秋是怎樣的呢?
大屏幕出示:批注
1.年關(guān) 涼 2.端午 涼 3.中秋 涼
師:掌柜只記得孔乙己欠的錢,過節(jié)的時候,要結(jié)賬,孔乙己還沒有還錢。可是這人間,卻沒有人惦記孔乙己的安危、孔乙己的冷暖、孔乙己的健康與溫飽。所以這人間啊,涼!我們批注,通篇在寫一個涼,
三、扣字詞,解核心
師:本來酒店是熱的,酒是熱的,但整體都是涼的,那什么是涼呢?涼本義羼水、加冰的寒粥,引申,羼水,加冰。那這是一個名詞、動詞,還是形容詞呢?涼的本來是寒粥,是羼水、加冰的涼,這是名詞還是動詞啊?
生:名詞。
師:對名詞。我們引申為,羼水,加冰。這變成什么詞了?
生:動詞。
師: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涼的,往往是形容詞,好大家再來讀這一段。
大屏幕出示:羼水
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yán)重監(jiān)督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干不了這事。
師:你看,孩子們,魯迅先生在寫涼的時候,羼水、加冰,說人間涼薄。他有沒有伏筆啊,在哪里。
生:有,羼水。
師:哎,這個羼水就是涼。這里就是加水,這叫羼水,這篇小說就是寫羼水,羼水就等于涼。還等于薄,那就羼上水后,那味道是濃,還是薄的。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生:薄酒。
師:味道啊,稀薄、寡淡、無香。大家看這個酒店的人情是濃的,還是稀薄的?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涼的。
師:是濃的,還是稀薄的?
生:稀薄的。
師:就叫作薄情。酒店里這一群人,有沒有濃情的人?
生:沒有。
師:都是什么人?
生:薄情的人。
師:因此,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里,已經(jīng)蘊含了兩個字,咱們一起來讀一下。
大屏幕出示:羼水=涼 薄
涼,無熱,無溫
薄,無香,無醇
酒,稀薄,淺薄,無味
不醇厚,不醇香,不濃烈
師:所以《孔乙己》的核心 ,他寫的是什么?
生:涼薄。
師:薄情,冰涼。魯迅先生與孫伏園談話說,《孔乙己》寫的是“一般社會對苦人兒的涼薄”,這里的“苦人兒”是誰啊?
生:孔乙己。
師:孔乙己遭受的涼薄。孔乙己遭受人間的奚落與嘲弄??滓壹涸馐芡媾c戲耍,咱們讀一下。
大屏幕出示:
酒無香,人無溫,
似霜,似雪,似鐵,涼薄。
酒無香,人無溫,
戲謔他,耍弄他,調(diào)侃他。
拿他傷疤當(dāng)鮮花,涼薄。
四、深處思,抓靈魂
師:孔乙己從開頭一直到結(jié)尾,在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溫兩碗酒”,是什么意思?其實孔乙己似乎是說:“我要溫?zé)?,我要溫暖,我要溫情?!币驗榭滓壹喝鄙贉責(zé)?,缺少溫暖,缺少溫情?/p>
那“薄”是什么意思?是“稀薄無香”?!耙坏钕愣埂?,其實孔乙己似乎是在說:“我要回香、回醇香、回醇厚。”好,我們把后面再讀一下。
師:“茴香”是啥意思。
生:醇香,醇厚。
師:這個“茴”呢?這個茴字怎么解釋?
生:回味的回。
師:再組個詞,回來,還有什么?
生:回家。
師:還有什么?對,回歸。“茴香”是什么意思?。?/p>
生:回歸溫暖。
師:“回歸溫暖”,還是“回歸醇香”啊?
生:回歸醇香。
師:回歸,回來。明白了吧!大家看,這個“茴香”就是這樣的。
大屏幕出示:
1.茴香豆,就是用八角茴香(大料)煮熟的蠶豆。
2.蠶豆,本叫胡豆,蠻夷之地野味的豆。
3.煮熱的蠶豆,有濃烈、醇厚、醇香的味道。
4.茴香,“回到醇味、香味,去除雜味、野味”。
師:媽媽煮肉的時候加不加這個大料,不加的話好不好吃?
生:有,不加不太好吃。
師:加了茴香(大料)就有好的味道了,就回到了香味,這個茴香(大料)的作用是什么?
生:回歸濃香的味道。
師:對,回到醇濃的味道,把那些雜味、野味、邪味怎么樣了?
生:去除了。
師:民間文化呢,茴香就是“回香”,或者“回鄉(xiāng)”。咸亨酒店里有沒有醇正的香氣?
生:沒有。
師:那是什么氣???
生:冷氣,邪氣。
師:對,陰冷之氣,冰涼之氣。所以說,他要說“回香”。酒,是充滿了醇香的。酒本來是香醇、濃烈、溫?zé)岬?。就如古詩里說的:“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深深美酒家,曲曲幽香路”。可是咸亨酒店里的酒羼了水,人間羼了水。人心壞了,人長了邪惡之氣了,摻雜使假了。
大屏幕出示:溫酒,要茴香
1.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北闩懦鼍盼拇箦X。
2.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保ň艂€錢)
3. “溫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保ㄎ鍌€錢)
4. “溫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保ㄎ鍌€錢)
5.“溫一碗酒。”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
師:開始,孔乙己進(jìn)酒店,喊的是“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后來他沒錢了,賒賬,欠著款,共欠了“十九個錢”。這十九個錢,是三次喝酒欠下的:第一次是“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欠九個錢;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溫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兩次各欠了五個錢。最后一次來酒店,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拿的是現(xiàn)錢,最后四文錢。
孔乙己喊出的“溫兩碗酒”或者“溫一碗酒”,其實孔乙己喊話的意思里,蘊含著魯迅先生的寓意,那就是“要溫暖,要溫?zé)?,要溫情,要人間充滿溫暖”。這就是魯迅先生在《孔乙己》里埋設(shè)的富有寓意的“機關(guān)”。
“人間要溫暖”是哪句話表達(dá)的?
生:溫一碗酒。
師:那“人間要回香”呢?
生:要一碟茴香豆。
大屏幕出示:
不要摻雜使假的涼薄世界
要回歸溫暖、醇香的人間,
不要羼水,這人間應(yīng)該充滿醇香,
不能羼水,這人間必須充滿書香;
回香,回歸醇厚、暖人的酒香;
回鄉(xiāng),回到那文明的詩書故鄉(xiāng)!
“救救孩子”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師:好了,孩子們:不要摻雜使假的涼薄世界,要回歸溫暖、醇香的人間,魯迅先生小時候,就像孔乙己這樣被戲弄、嘲笑過,因為他家道中落,他感受到人間薄涼。孩子們讀一下(生讀),“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保◣煾呗暢x。)
五、救孩子 ,要回香
師:孩子們,最震撼人的在這里。魯迅用象征的筆法,在這里寫到了教孩子學(xué)好還是學(xué)壞?
生:學(xué)壞。
大屏幕出示:教羼水——教孩子學(xué)壞、涼薄
1.在這嚴(yán)重監(jiān)督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干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wù)了。
2.不會羼水,就不合格,就辭退。
師:孔乙己要教孩子們學(xué)好,還是學(xué)壞呢?
大屏幕出示:
1.你讀過書么?”,“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
2.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嗎?
3.他便給他們吃茴香豆,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
4.“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師:孔乙己教孩子寫“茴香”,你讀過書嗎?我要考一考茴香豆的回字怎么寫???有四樣寫法,你知道嗎?他還會給孩子茴香豆吃,孩子吃完還不散,都望著碟。不多了,不多了,人間已經(jīng)沒有香味了。其實他也是一個文明人,教孩子“書香、文化之香”,教孩子“回香”。
《孔乙己》里,“掌柜的”教孩子坑蒙拐騙、摻雜使假,孩子長大,就是又一個跟掌柜一樣的人,長大的孩子怎樣對待像孔乙己這樣的人呢?
生:嘲笑他。
師:孔乙己作為一個文化人、讀書人、知識分子,教孩子“回香”,做文明人,傳播文化,讓世界“回香”,回到一個醇香的人間。來讀一下。
大屏幕出示:教羼水——教回香
教羼水
坑蒙拐騙,摻雜使假
制造一個涼薄的世界
教茴香
傳播文化,世界回香
回到一個醇香的人間
師:其實這里就有了象征的含義,孔乙己在這里就像作啟蒙。咱們再讀這里。
大屏幕出示:
不要摻雜使假的涼薄世界,
要回歸溫暖、醇香的人間,
這人間,不要羼水,應(yīng)充滿醇香;
這人間,不能羼水,要充滿書香。
回香,回歸醇香;
回鄉(xiāng),回到文明的書鄉(xiāng)!
“救救孩子”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師:最后兩句話,必須讀出那種呼喚,那種呼喊。“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保◣煶x。)好,孩子們,希望你們創(chuàng)造一個回香的世界,一個溫暖的世界,而不要創(chuàng)造涼薄的人間!謝謝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