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會寧縣第五中學(xué) 薛蓮花
根據(jù)解析幾何曲線方程的定義,我們有如下結(jié)論:
若點M(x0,y0)在曲線C:f(x,y)=0上,則f(x0,y0)=0;反之,若f(x0,y0)=0成立,則點M(x0,y0)在曲線C:f(x,y)=0上。(*)
在解題中,能夠運用這個結(jié)論,回歸定義,往往使解答突破常規(guī)思維,加大跨度,優(yōu)化解題過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從而顯示出數(shù)學(xué)的和諧美和單調(diào)美。
例1 已知a、b滿足則過點(a,0)、(0,b)兩點的直線必經(jīng)過定點A,求A點的坐標(biāo)。
分析:按照常規(guī)解法,首先建立直線的截距式方程然后利用題設(shè)條件消去一個參數(shù),最后根據(jù)直線系方程求定點的方法得方程組,求出A點的坐標(biāo),計算量勢必很大。若將約束條件變形為,比較(1)(2),由結(jié)論(*)知,點滿足方程(1),即A點的坐標(biāo)為
例2 若直線a1x+b1y+1=0和a2x+b2y+1=0的交點為(2,3),求經(jīng)過(a1,b1)、(a2,b2)兩點的直線方程。
分析:如果采用求交點的方法處理,難度很大,不勝其煩。若能用上述結(jié)論,就會得到精彩的解法。
解:將點(2,3)代入兩式,得2a1+3b1+1=0,2a2+3b2+1=0,顯然,點(a1,b1)、(a2,b2)滿足方程2x+3y+1=0,此方程為所求。
例3 過點(3,4)作圓x2+y2=2的切線,求過兩切點的直線方程。
解:設(shè)兩切點為 P1(x1,y1)、P2(x2,y2),則切線方程為x1x+y1y=2,x2x+y2y=2。
∵點(3,4)在切線上,∴3x1+4y1=2,3x2+4y2=2。由結(jié)論(*)知,點P1、P2在直線3x+4y=2上,而過兩點的直線是唯一的,所以,過兩切點的直線方程是3x+4y=2。
例4 已知圓M: x2+y2-2mx-2ny+m2-1=0與圓N: x2+y2+2x+2y-2=0相交于A、B兩點,且這兩點平分圓N的圓周,求圓M的圓心的軌跡方程。
解:易得圓M的圓心為(m,n),圓N的圓心為(-1,-1)。兩式相減得2(m+1)x+2(n+1)y-m2-1=0 (1),此為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
∵A、B兩點平分圓N的圓周,∴點(-1,-1)在直線(1)上,從而m2+2m+2n+5=0,表示點(m,n)在曲線x2+2x+2y+5=0上,即為圓M的圓心的軌跡方程。
例5 不重合的兩點P(x1,y1)、Q關(guān)于直線L對稱,求L的方程。
分析:基本思路:設(shè)L的方程為y=kx+b,由PQ和L的斜率互為負(fù)倒數(shù),且中點在對稱直線L上,待定系數(shù)k、b,必然“小題大做”。若從求中點坐標(biāo)入手,利用結(jié)論(*),則問題輕巧解決。
解:設(shè)PQ的中點為(x0,y0),則:
∴由結(jié)論(*)知,點(x0,y0)在直線y-2x=0上,即對稱軸L的方程為y=2x。
例6 已知4a2+b2=4,求點(a,b)到直線x+y-2=0的距離的最大值。
分析:如果由約束條件和點線距離公式建立距離的目標(biāo)函數(shù),既要進(jìn)行繁雜的討論,函數(shù)式中又有根式,難以求解。聯(lián)想結(jié)論(*),注意到點(a,b)在橢圓4x2+y2=4上,于是設(shè)a=cosθ,b=2sinθ,則距離:
例7 求證:曲線C1:y=2x2-2與曲線C2:x=2y2-2的四個交點共圓。
分析:按照一般思路,先求出四個交點的坐標(biāo),爾后由其中三點的坐標(biāo)確定一圓的方程,最后驗證第四個交點在這個圓上。這樣證明,求交點,要解一個四次方程,耗時費力。由曲線方程的概念,轉(zhuǎn)換解決問題的角度,從設(shè)交點為突破口,問題迎刃而解。
解: 設(shè) C1、C2的 四 個 交 點 為(xi,yi)(i=1,2,3,4),則y1=2x12-2,x1=2y12-2,兩式相加得x1+y1=2x12-2+2y12-2,即這說明點(x1,y1)在圓2=0上,即曲線C1和C2的四個交點共圓。
從以上幾例的分析與解證可以看出,認(rèn)真鉆研課本,深刻理解概念,刻意挖掘知識的內(nèi)涵,是突破常規(guī)思維,升華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