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年,唐海溶,周治俊,何麗琴,張樂為
2.廣州大學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見證,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珍貴的的文化資源,也是發(fā)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我國是多民族文明古國,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其中諸如故宮、西安兵馬俑、樂山大佛、長城等實體文化遺產早己得到國家的保護,而作為意識形態(tài)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實體文化遺產相比更脆弱,其中如體育、舞蹈、戲曲等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瀕于滅絕。如何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應該積極思考和研究的,旅游作為新型產業(yè),在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市場開發(fā)利用的文化資源,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旅游資源開發(fā),不僅能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帶來足夠的資金保障,還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和文化內涵,促進當地旅游業(yè)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適合旅游開發(fā),怎么開發(fā),開發(fā)到什么程度等都需要有個度,不然會起到反作用。現有的旅游資源評價大多都以自然資源的評價居多,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資源價值評價較少,此本文以旅游開發(fā)評價作為出發(fā)點,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旅游資源評價體系構建進行研究。
簡明科學要求選取評價內容指標的時候要科學嚴明,要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基本狀況和基本特征,同時還要全面客觀的反映出各指標間的關系。此外,評價指標還必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既不能因為過細使指標過于繁瑣和相互重疊,也不能因為過于簡單致使信息遺漏,不能真實反映具體情況。
開發(fā)旅游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而保護旅游資源則是為了更好的利用。但是,開發(fā)本身就意味著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旅游資源開發(fā)必須就保護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防止由于開發(fā)造成的資源與環(huán)境的破壞。旅游開發(fā)是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利用的一種方式,在開發(fā)利用的同時應當履行保護的義務。“保護第一,開發(fā)第二”是國際社會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fā)利用的共識,是處理好開發(fā)與保護間對立關系的前提。所以,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也必須秉承這一原則,激勵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組織管理者在進行旅游開發(fā)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優(yōu)先的原則。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工作,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不能偏離實際,要以事實為準繩科學合理的進行評價。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屬性、價值等內容進行評價過程中,必須是建立在實際調查的基礎上,結合運用多學科相關理論和知識,給予正確的科學解釋,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指標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相互獨立的指標也要彼此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其能全面地反映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游資源的基本特征和內在聯系。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本身就具有社會經濟、審美欣賞、歷史文化、科研等價值;同時還有娛樂、健身、休閑、科普等功能;如果作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還將涉及社會、經濟、環(huán)境、區(qū)位和客源等開發(fā)條件。所以,在建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評價體系要做到系統全面,指標間需要緊密聯系。
國內外有關旅游資源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自然旅游資源的評價,對于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的評價大多以定性評價為主,由于受評價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嚴重,評價結果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資源開發(fā)過程中,存在定位模糊等缺點。為了避免個人感情主觀評價造成的偏離,非物質文化資源評價應該以定量評價為主,同時結合定性評價。既從理論方面進行深入全面的論證分析,又要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模型,將各種評價因素客觀量化,定量分析比較,把定性描述用定量關系來表示,使之更具有操作性[3]。本文主要釆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兩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的綜合評價。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內容指標選取,主要是根據劉濱誼教授的旅游景觀設計規(guī)劃“AVC”三力理論[4]來進行設計的。他認為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的評價應該包含旅游資源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載力三個方面。吸引力旅游開發(fā)的生命線和效應內力,也是吸引游客進行目的地旅游的的關鍵因素。它包含了旅游資源自身的品質、豐度性以及使用價值等,同時還包含了資源所在地域的獨特性、環(huán)境質量等;生命力是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條件,是關系旅游開發(fā)成敗的重要制約因素,它包含了遺產地人力資源條件、區(qū)位條件、市場定位和客源條件等方面;而旅游資源的承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接待容納能力,是解決資源保護傳承和遺產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間對立關系的關鍵,主要包括經濟投入與產出量的承受力、當地社會文化的容納量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力。本文運用這一理論來構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fā)的價值評價體系。從2016年6-10月采用登門拜訪、電子郵件、聊天軟件等方式,向在高校從事旅游管理相關的專家學者、旅游部門管理者和經營者進行了三輪調查,共發(fā)出問卷35份,最終收回有效問卷22份。其中高校的專家學者17位,旅游部門管理者和經營者5位。最后對數據統計,確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fā)評價內容理想指標。
表1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理想指標
按照層次分析法的標度理論,根據確定的評價指標內容,建立遞階層次,再把各評價因子按極其重要、重要得多、明顯重要、稍顯重要、同等重要、稍不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極不重要分為九級,并分別賦予標定值分別為9、7、5、3、1、 1/3、1/5、1/7、1/9,而介于其間的分別以8、6、4、2來標定。根據專家的賦分,以加權的方法確定所有專家意見的代表位置,得到相應的標度值,然后判斷矩形的的一致性檢驗。由于數字計算較為復雜,本研究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全部利用Excel2007進行處理所得各評價層因子間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和權重(表2)。當CR 表2 評價綜合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 表3 評價項目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1 表4 評價項目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2 表5 評價項目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3 表6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1 表7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2 表8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3 表9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4 表10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5 表11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6 表12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7 表13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8 表14 評價因子層因子判斷矩陣及權重9 通過匯總各要素因子的權重得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價值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再換算成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定量評價參數(表15)。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體構建完成后,還需要對體系中各評價指標和因子給定評分標準。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征求各利益相關者的意見,請相關人士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因子賦值,并把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評價分為四個等級,分值≥85為優(yōu)秀、70≤分值<85為良好、55≤分值<70為一般、低于55分為較差。當某種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價分值≥70時,說明該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適合進行旅游開發(fā)。反之,就不適合進行旅游開發(fā)。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實例,以具有“廣東省民間藝術英歌舞之鄉(xiāng)”美譽的泥溝英歌為例。泥溝英歌粗狂豪放、氣勢磅礴,有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騰;圈套圈,環(huán)套環(huán),層層交織,變化多端,讓觀眾百看不厭。泥溝英歌是普寧英歌的佼佼者,曾參加“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抽簽儀式”開幕式、“國慶游園”“中國旅游藝術節(jié)”“澳門國際旅游節(jié)”等重大節(jié)慶表演。 泥溝村位于揭陽普寧市燎原鎮(zhèn),建村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這里自然資源豐富,有夕陽虎山、仙羅鼓山等風景區(qū),是 “廣東省旅游特色村”“廣東省唯一活著古村落”“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村中建筑格局以老寨為中心點,朝四面八方拓建分布,多以潮式建筑“下山虎”“四點金”為主,其間還有“九天井”“三壁連”“麻雀躍”等院落式建筑和建仿西洋風格的僑宅。村內名勝古跡、古第古廟眾多,有明朝正統元年興建的真君古廟、明朝嘉靖壬午年興建的三山國王古廟、建福庵、三足嶺伯公宮等廟宇9座,寨門9座,古井12個、碉堡樓14座,百歲坊2座[4]。泥溝村保留著不少古風俗,如每年正月二十一日營三王老爺盛會,逢龍年三月十五日營真君古廟諸神盛會,八月十四晚吃平安粥等。此外,英歌舞、傳統燈謎、潮州大鑼等各種文體活動,都在泥溝村的村民生活中異?;钴S。 2016年春節(jié)間,邀請了3位旅游管理的專家學者,對普寧燎原鎮(zhèn)泥溝村進行普寧英歌實地體驗式調研,并針對性的發(fā)放“泥溝村普寧英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賦值表”,根據旅游地的評估數學模型公式的要求,計算出各個評價因子的平均得分。 表15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體系 表16 泥溝村普寧英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賦值表(n=22) 再根據普寧英歌資源開發(fā)價值評價定量評價參數,把各個指標分值進行數據換算,最后得出泥溝村普寧英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綜合評分(表1)。 參照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等級評價表,泥溝村普寧英歌的綜合得分為77.48分,可以看出泥溝村普寧英歌屬于“良好”級旅游資源。從賦值表上看,泥溝英歌資源品質較好,遺產等級較高、奇特性和稀缺性較為突出,享譽海內外,而泥溝村的英歌是普寧英歌中的佼佼者,屬于中板英歌,節(jié)奏鮮明、技術動作具有獨特性,特別是雙手轉槌堪稱一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在資源生命力上看,泥溝村具有良好的自然風光,古建筑、人文古跡眾多,是廣東省最美鄉(xiāng)村之一是普寧英歌旅游開發(fā)能可依附的自然資源;泥溝村區(qū)位經濟發(fā)達交通方便,有省道315線貫穿全村、潮惠高速在該村也有出口,還有深夏高鐵普寧站距離該村15公里;普寧市政府非常重視普寧英歌的保護,把泥溝英歌定為傳承示范村,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名,省級傳承人3名,市級傳承人7名[5]。而影響普寧泥溝英歌旅游開發(fā)生命力的因素,首先是政府關于旅游開發(fā)管理人才匱乏,融資能力不強,制約普寧英歌旅游開發(fā);其次,村內基礎設施條件有待提高,宿條件需要進一步改善;第三,客源比較單一,主要以省內游客為主;最后,政府部門還沒有意識到普寧英歌的旅游開發(fā)價值,對外宣傳不夠。從承載力上看,泥溝英歌具有較好的承載力,而主要制約因素是針對普寧英歌的專門性研究較少,旅游經營者對普寧英歌的認知和保護意識還有待于增強。 表17 泥溝村普寧英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綜合評分表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很好的旅游資源,它不但可以作為人文社會旅游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還可以作為體育資源進行體育旅游開發(fā)利用,但開發(fā)就意味著破壞,不是每種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適合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fā),需要進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的評估。釆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兩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對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進行評價,通過對普寧英歌旅游資源價值評估的實踐,說明了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實踐性,能對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fā)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1] 陳璇.濱海體育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AHP層次分析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10):155-159. [2] 歐陽正宇.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fā)研究[D].蘭州大學,2012. [3] 劉濱誼.旅游規(guī)劃三元論—中國現代旅游規(guī)劃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J].旅游學刊, 2001,16(5):55-58. [4] 歷經滄桑古貌猶存 南方日報[EB/OL].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2-11/28/content_7145647.htm. [5] 程新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存在狀況與保護策略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76-82.3 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價值評價實例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