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自在
摘要: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不但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認識、陶冶情操。然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卻令人擔憂:現代傳媒搶占了大量閱讀文本的時間,許多家庭缺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教師缺乏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難以養(yǎng)成。基于以上情況,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開展分類,進行閱讀指導教學研究;在課的類型上,將課程分為讀物推薦、交流賞析、比較閱讀、主題閱讀四種類型分別進行研究;在課外閱讀評價上,建立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更好地引導學生博覽群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激勵法;特色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106-01
1.榜樣激勵,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革命導師列寧的一生都在書中度過的,在他被捕入獄的三個月中,也天天在監(jiān)獄圖書館里看書。陳毅將軍看書時竟把墨水當醬油吃。古今往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因此,我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人物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多管齊下,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氛圍
班級氛圍也是一種語言,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獨特作用。要讓班級形成一種讀書氛圍,讓這種氛圍來感染學生。
2.1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召開家長會,取得家長的幫助,保證課外讀物有來源,課外閱讀有監(jiān)督。有條件的家庭,提倡親子閱讀,這對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十分重要。
2.2成立班級讀書角。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學生自己的讀物相對來說還是較少,不管是數量還是種類都相對較少、單一,因此,成立班級讀書角對于提高學生閱讀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每個學生提供一部分自己的書籍,同學之間相互傳看,實行資源共享,這樣學生能接觸更多不同種類的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和閱讀量。教師也可從學校的圖書室借一些書來充實讀書角。
2.3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教室內張貼讀書名言,布置班級讀書角,圖書來源一是學校圖書館,二是學生家中藏書。同學之間可交換閱讀書籍,提高讀物利用率,減輕家長經濟負擔。"讀書小屋"每周推薦一本好書,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4固定班級閱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要從固定閱讀時間做起,例如: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每節(jié)課的預備鈴響后,誦讀一首古詩;雙周安排一節(jié)語文課為課外閱讀指導課;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安排30分鐘閱讀時間等。前期通過有意識的固定閱讀時間,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后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2.5教師以身垂范,與學生共讀。特級教師支玉恒說:"教師不讀書,對學生是災難性的。"閱讀可以讓我們的文化底蘊漸漸地豐厚起來,思維逐漸地活躍起來。久而久之,我們的身上就會帶有某種特殊的精神氣韻和文化歸屬感,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與教師共同閱讀,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也便于教師進行及時引導。
3.根據特點,選擇適合的課外讀物
古今中外的名著,課本中的范文,門類眾多的報刊、雜志都是閱讀的材料,但并不是面對"書山"、"書海"亂讀一通,而是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有選擇性地讀。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識能力和選擇能力,他們有著自己強烈的好惡,并且相比于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面更廣,理解能力更強,這些都決定了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具備更多的自主性。
但作為老師來說,并不能因此完全放棄對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因為畢竟小學生思想看法還處在形成階段,對于哪些書適合他們還不夠了解。這種時候,教師就應該適當給予指導。另外,一部分學生并不愿意去讀課外書,而在小學生的心中,老師的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作為老師可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挑選適合孩子們的書籍,從而達到增加孩子閱讀量的目的。當然在指導的同時,我們應該充分考慮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不要完全從自己的主觀出發(fā),而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更不需要制定學生讀某一本書,因為課外閱讀應該是豐富和多樣的。為了提高閱讀的實效,教師要將指定閱讀與推薦閱讀有效結合。
3.1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有的喜歡名家名著;有的喜愛科普作品;有的迷于軍事知識;還有的只對卡通書籍感興趣……因此,我們放低要求,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2選擇健康、有價值的書。課外閱讀益處很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論文格式,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尤其孩子,純凈幼小的心靈如果借助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經典名著來滋養(yǎng),心靈會日漸純凈,感情會日漸豐富,興趣愛好會日漸廣泛,智力與承受力也將日漸增強。我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著數千年的文明和豐厚的文化積淀,為了讓孩子們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學滋養(yǎng)和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班級可以推出經典詩詞的誦讀活動。高年級學生要完成課標規(guī)定的古詩70首。
(1)課本相配套的課外讀物系列叢書。為使課外閱讀效果顯著,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結合課本相配套的課外讀物系列叢書,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的課文和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兩者互為補充,通過建構系統(tǒng)的閱讀網絡,使學生能學到更多的優(yōu)秀讀物,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共同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
(2)以課內閱讀的名家作品帶讀。在課內閱讀中有很多的名家作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推薦學生閱讀名家的其他作品,起到以一篇帶讀幾篇、帶讀一本的作用。如學習了《草原》一課,可推薦學生閱讀老舍的《駱駝祥子》,學習了《林沖棒打洪教頭》,可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
(3)推薦年級閱讀書目。各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與社會性心理水平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推薦不同年級課外讀物時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小學高年級學生一般有較好的獨立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考慮學生自己的需求,讓其自主選擇喜歡的讀物,教師在推薦年級閱讀書目時可以適當增加現代、當代文學作品,甚至可以推薦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等,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4.總結
總之,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教師要善于吸取現代教育理念,積極貫徹新《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改革精神,結合自身的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切實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為他們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的表現"舞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語文的快樂園地里得到最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春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 新課程·小學, 2016(6).
[2]李長芹.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探析[J]. 新課程, 2017(28):46-47.
[3]楊天華.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J]. 中外交流, 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