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寧 祎,宋彩艷
(河南工業(yè)大學 機器人研究所,鄭州 450001)
機架車橋是農業(yè)機械的一個主要承力部件,焊接工藝比較復雜,工作量大,目前焊接過程大多由機器人自動線來完成。然而,在焊接線上的機器人工作效率雖然很高,但是人工裝夾效率很低,整個生產線的效率不高。智能工裝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提出的。通過對焊接組件上的各個待焊工件的自動識別、準確定位和自動裝夾,從而有效提高焊接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同時,為進一步實現(xiàn)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機架車橋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管梁、固定板、半軸支座和剎車立板等焊件[1]。待焊工件結構簡單但是數(shù)量較多。半軸支座、剎車力板均為成對焊接,因此在焊接時,分三道工序來完成2和7、4和5、3和6這3組焊接件的焊接工作。
圖1 焊件組裝圖Fig.1 Weld assembly drawing
根據(jù)焊件特點設計氣動夾手如圖2所示,在對工件進行抓取時,在焊件上加工有2個定位孔,按照一面兩銷定位方法[2],確保夾取后待焊工件在夾手上處于確定的位置和姿態(tài)。氣動夾手安裝在吊裝的機械臂前端。在對待焊工件進行識別和視覺定位之后,機械臂帶動夾手到達指定的裝夾位置,夾取工件,移動到管梁的待焊接位置,等待焊接機器人進行作業(yè)。
圖2 裝夾結構Fig.2 Clamping structure
采用氣動手抓抓取焊接件,氣動速度快成本低。原理如圖3所示,氣泵產生的氣體通過過濾器進入氣動系統(tǒng),壓力表用來監(jiān)控管道氣體壓力,而氣體壓力的大小通過減壓閥調節(jié),電磁換向閥用來改變氣體進入氣缸的方向,從而推動氣缸的運動。當電磁閥得電時,氣缸左端進氣右端排氣,活塞桿伸出,可以通過右邊的單向節(jié)流閥來調節(jié)排氣的速度,從而調節(jié)氣缸的伸出速度;當電磁閥失電時,右端進氣左端排氣,活塞桿收回,可以通過左邊單向節(jié)流閥來調節(jié)氣缸收回的速度[3]。通過PLC控制電磁換向閥實現(xiàn)氣缸的伸縮動作,進而實現(xiàn)手抓的夾取和釋放動作。
圖3 裝夾氣動原理Fig.3 Pneumatic schematic diagram of clamping air
機械臂伺服控制可考慮從齒輪齒條傳動、同步帶傳動和滾珠絲杠傳動中選擇,通過轉動慣量參數(shù)的計算來選擇更為適合的傳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電機軸的運動方程為
式中:α為電機軸的角加速度;I為總的轉動慣量;I0和I1分別為電機轉子和齒輪的轉動慣量;b為齒輪寬度;γ為材料參數(shù);d為齒輪分度圓直徑。則齒輪傳動轉動慣量I為
同步帶傳動的同步帶輪與齒輪齒條傳動同理,計算表達式結果一致。
若選用滾珠絲杠傳動,Ig為螺桿的轉動慣量,p是螺桿的螺距,根據(jù)螺桿的公稱直徑D0和長度L,得出滾珠絲杠傳動Ig為
通過計算得出滾珠絲杠傳動時螺桿直徑與長度對轉動慣量影響較大,從而影響整體的扭矩輸出,并且滾珠絲杠結構復雜成本高,因此選擇齒輪齒條或同步帶的傳動方式較為合適[4],又因為同步帶的噪聲小,傳動精度高于齒輪,因此選擇同步帶傳動的效果最佳。
根據(jù)機架車橋焊件結構、裝夾結構、伺服系統(tǒng)設計和氣動方式,設計的整體工裝結構如圖4所示。變位機與焊接機器人配合完成焊接作業(yè),車橋管梁一端采用三角卡盤固定,可轉動管梁,方便焊接角度不同的焊件,另一端通過調整尾架,采用頂桿壓緊[5];氣動夾手裝夾由圖像識別后的焊接工件,保證了焊接工件的準確定位。
圖4 整體工裝結構Fig.4 Overall tooling structure drawing
在工件抓取定位前對焊接工件先進行圖像識別,采用單目相機標定的方法[6]。圖像處理及識別的過程如圖5所示。
圖5 圖像處理識別流程Fig.5 Image processing recognition flow chart
首先對焊件采集圖像,進行灰度處理,考慮到現(xiàn)場采集圖像時,會受到環(huán)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為了提高圖像的識別度,對提取的圖像進行消噪和中值濾波處理。圖像的邊緣輪廓是最基本的特征,常用的一階微分檢測算子包括 Roberts、Prewitt、Canny等。通過比較提取圖像結果,Canny提取的邊緣比較完整,具有較好的連續(xù)性,如圖6所示。
圖6 邊緣檢測結果Fig.6 Edge detection result
對圖像的邊緣特征提取之后,需要找到圖像的特征點并對比模版圖像進行匹配,焊件的匹配如圖7所示,基本原理是分析兩張圖的相似度[7],n*m的模版圖像P從原圖R坐標起點開始平移,完成搜索覆蓋的區(qū)域稱為 R 的子圖 Ri,j(i≥1,j≤n-m+1),若模板P和子圖Ri,j相差為零則表示匹配成功,實現(xiàn)方法如下:
圖7 圖像匹配結果Fig.7 Image matching result
系統(tǒng)的整體流程如圖8所示,開始后先進行初始化設置,保證了抓手設定的初始位置和姿態(tài),為后續(xù)抓取提供可靠的保證。系統(tǒng)初始化完成之后,等待事件的響應,當系統(tǒng)傳來啟動焊接工序1的命令時,進入的判斷程序,判斷工件是否定位完成,然后在進行焊接,焊接工序2和3也是同理。如果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則可以進入復位程序,該程序執(zhí)行后則從初始化開始,排除問題后再進行相應的焊接工序。
圖8 整體流程Fig.8 Global flow chart
根據(jù)系統(tǒng)的流程圖,設計的PLC主程序如圖9所示,開始啟動后,PLC進入程序的初始化狀態(tài),等待工序的執(zhí)行信號,三個焊接工序在執(zhí)行的時候是互鎖的程序結構,確保只執(zhí)行其中某一焊接工序;復位程序執(zhí)行后,將停止所有的程序,回到初始狀態(tài)[8-9],停止按鍵啟動后整個PLC停止工作。
圖9 PLC主程序圖Fig.9 PLC master program diagram
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可操作性和人機交互能力,設計用戶界面如圖10所示。通過觸摸屏與PLC建立通信連接之后,用戶可以通過觸摸屏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也可以方便地對系統(tǒng)相關參數(shù)進行設置。
機架前車橋焊接智能工裝,適用于多零件的焊接。這種機器人化的工裝實現(xiàn)了工件從裝夾到定位焊接的整個過程的自動化,使得整個車橋焊接的整體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為推動焊接車間的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的進一步實施打下了技術基礎。
圖10 操作界面Fig.10 Operate window
[1]王霄鋒.汽車底盤設計[M].北京: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Kiani M,Gandikota I,Parrish A,et al.Surrogate-based optimisation of automotive structures under multiple crash and vibration design crit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ashworthiness,2013,18(5):473-482.
[3]江德松,張國政.PLC控制的多工件裝夾多工位可旋轉氣動夾具設計[J].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1):7-10.
[4]黃其圣.齒輪齒條傳動伺服系統(tǒng)及在測量中的應用[J].工具技術,1996(5):30-32.
[5]Milliken W F,Milliken D L.Chassis design:principles and analysis[J].Wiley-Blackwell,2002.
[6]張振.基于單目視覺的工件位姿識別與抓取系統(tǒng)[D].杭州:中國計量大學,2016.
[7]李春.基于機器視覺的焊接工件識別與焊接軌跡校正方法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8]董良新.PLC控制下汽車車橋焊接工藝研究[J].科技傳播,2014(8):76-77.
[9]劉長潤.PLC控制系統(tǒng)下的汽車車橋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