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澤 趙麗紅 王 宣 徐 銘 劉 丹
(遼寧工業(yè)大學(xué) 土木建筑工程學(xué)院, 遼寧 錦州 121001)
隨著染料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染料的數(shù)量和種類越來越多,成分越來越復(fù)雜。在生產(chǎn)和使用過程中大量排入環(huán)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了嚴(yán)重破壞[1]。由于染料分子結(jié)構(gòu)復(fù)雜且極為穩(wěn)定,具有抗光、抗酸、抗堿等特性,屬于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因此對染料廢水進行處理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前研究的熱點問題。而農(nóng)林固體廢棄物包括花生殼、甘蔗渣、秸稈、瓜子殼等常常被用作染料吸附劑[2-3]。花生殼產(chǎn)量大,價格便宜,因此選用花生殼作為研究對象,考察不同pH值、吸附時間、吸附劑用量等環(huán)境因素對亞甲基藍吸附作用的影響,為開發(fā)成本低廉、性能高效的新型染料吸附材料提供科學(xué)理論依據(jù)。
花生殼,取自錦州市市場,先將花生殼用自來水洗干凈,再用蒸餾水沖洗,在恒溫烘箱內(nèi)80℃烘干至恒重,然后粉碎過篩(60目)備用。
亞甲基藍,購自某化玻公司,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式為C16H18N3SCl。樣品通過0.2 μm膜過濾去除細(xì)菌測定吸光度,根據(jù)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最大吸收波長為λmax=662 nm。
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SHZ-82A型氣浴恒溫振蕩器(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TG16-WS型高速臺式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
將花生殼加到100mL亞甲基藍染料(濃度為100mg/L)錐形瓶中,120 r·min-1,30℃不同條件下進行恒溫?fù)u床振蕩吸附,一定時間后取溶液以 5000 r·min-1離心20分鐘,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于亞甲基藍最大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以蒸餾水作參照。其脫色率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OD0為吸附前染料初始吸光度值;OD1為吸附后染料吸光度值。
為了評價環(huán)境因素對染料脫色效率的影響,分別進行了不同pH值(2.0-12.0)、不同吸附時間(10-300 min)、不同吸附劑量(0.5-5.0g)的實驗,分別計算染料的脫色率。
為了研究pH值對亞甲基藍吸附效果的影響,考察了在30℃,120 r·min-1,100 mg·L-1亞甲基藍溶液100mL(裝在250mL錐形瓶)條件下,將溶液的pH值分別調(diào)至 2、3、4、5、6、7、8、9、10、11和 12,然后分別加入2.5g花生殼,振蕩3h,離心測定染料的脫色率。結(jié)果如圖1所示,染料脫色率隨著pH值增加而增加,在pH=2時,脫色率較低,在pH=8左右脫色率達到最高95%,然后隨著pH的增加脫色率反而降低,降至80%。這說明偏酸偏堿環(huán)境都不利于亞甲基藍的吸附。
研究在30℃,pH=8.0條件下花生殼在不同吸附時間對亞甲基藍的脫色效果,如圖2所示。結(jié)果表明,在吸附初期,吸附速率較快,吸附30min后趨于緩慢。這是因為吸附質(zhì)擴散進入吸附劑花生殼內(nèi)部,所以速率趨于平緩[4]。花生殼在210min達到最大值96%,之后略有下降。
圖1 pH值對吸附效果的影響
圖2 吸附時間對吸附效果的影響
在100mg/L的亞甲基藍中,分別加入0.5、1.0、1.5、2.0、2.5、3.0、3.5、4.0、4.5、5.0g花生殼,在30℃,120 r·min-1,振蕩3h,離心測定染料的脫色率。由圖3可知,當(dāng)吸附劑量初始增加時,吸附脫色率增加較快。在用量為4.5g時吸附達到飽和,其脫色率不再增加。
圖3 吸附劑用量對吸附效果的影響
花生殼對亞甲基藍染料有較好的脫色效果,隨著pH值的增加,吸附率增加。pH值為8.0,吸附劑量為2.5g,吸附時間為30min能達到脫色率95%。
[1]Mondal, S. Methods of dye removal from dye house effluent-an overview [J].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25(3): 383-396.
[2]鄒衛(wèi)華, 李苛,白紅娟,等. 花生殼對水中陽離子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J]. 鄭州大學(xué)學(xué)報, 2010, 31(6): 87-90.
[3]Gupta V K, Jain R, Varshney S, et al. Removal of reactofix golden yellow 3 RFN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wheat husk-an agricultural waste[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2(1/2):443-448.
[4]黃洪, 顏環(huán)環(huán), 雷鳴. 中性紅在柚子皮上的吸附機制研究[J].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10,32(10):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