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小巖
生完孩子后的3年間,李丹陽的人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伴隨著兒子成長注冊的“年糕媽媽”微信公眾號,2015年上半年粉絲數呈現爆發(fā)式增長,從年初的1萬多,一下子增長到50萬,就此意外踩中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窗口期紅利。
從默默無聞的小職員,變成母嬰公眾號界數一數二的KOL“年糕媽媽”,現在,她已坐擁粉絲1000萬。
2015年7月,丈夫林威也加入進來,從寶潔華東區(qū)供應鏈總監(jiān)任上辭職,隨后出任杭州智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帶領“年糕媽媽”團隊正式踏上母嬰內容電商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2016年,正是國內實施二胎政策的第一年,母嬰行業(yè)因為人口紅利被更多人看好。易觀智庫發(fā)布的《中國互聯(lián)網母嬰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稱,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達到1846萬,同比增長11.5%。
2016年也被稱為“內容電商”元年,傳統(tǒng)電商紅利已經不再,內容成為各大電商角逐的流量高地。
在母嬰行業(yè),社區(qū)、工具、電商、內容日趨融合。自帶流量的“年糕媽媽”以電商變現,不再只是一個頭條閱讀量穩(wěn)定在10萬+的微信大號,當年銷售額超過 4億元,“雙 11”期間銷售額破8000萬元。
2017年初,“年糕媽媽”獲得經緯中國和紫?;鹱芳拥?000萬元B輪融資。
李丹陽從小成績優(yōu)秀,是大人眼里的乖乖女,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大學學醫(yī)也是遵從父親的意思。父母當時的期待很簡單,就是女兒畢業(yè)后回衢州老家做醫(yī)生,找個本地人結婚生子。
父母的如意算盤被年輕人的愛情打破。李丹陽在浙大上體育課時認識了就讀信息工程專業(yè)的林威,他給這個剛從父母羽翼下飛出來的女生打開了另一扇窗,“威廉(林威英文名)是我的人生導師,他支持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崩畹り栄劾锓懦龉饷ⅰ?/p>
2014年,兒子“年糕”誕生,有著醫(yī)學背景的李丹陽格外注重科學養(yǎng)育,經常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
在身邊媽媽們的鼓勵下,李丹陽開通了“年糕媽媽”公眾號,把繁雜枯燥的育兒知識用淺顯易懂的形式表達出來,加上文風活潑有趣,逐漸吸引來一批批擁躉。
一直默默支持妻子寫作的林威旁觀了全過程,在他看來,“年糕媽媽”能從眾多母嬰號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做到了“比醫(yī)生更生動有趣,比普通媽媽更專業(yè)?!?/p>
2015年初,“年糕媽媽”公眾號的粉絲已突破兩萬,粉絲評論和留言也相當活躍。林威直覺這件事可以做得更大更好,他逐漸參與公眾號的內容運營、商業(yè)合作中。
經過一段時間琢磨,夫妻倆初步敲定了“年糕媽媽”的未來方向——做母嬰類垂直電商。林威負責商業(yè),李丹陽負責內容,理性的工科男和感性的雙魚女,正好優(yōu)勢互補。
自媒體做電商的常規(guī)套路是單品團購、商家代發(fā),自己只負責中間銷售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模式很輕,易操作,“年糕媽媽”早期走的也是這樣的路子。
從 2015年開始,“年糕媽媽”每個月做一到兩次特賣活動,每次只上一款產品,這成了“糕媽優(yōu)選”的前身。
對于選品,林威有自己的一套,“要切中用戶的需求,知道中國媽媽需要什么?!?/p>
選定款后,價格就成了關鍵。林威在寶潔從事了8年供應鏈管理工作,他深知,找不到好貨源,就談不到好價格。推一款商品之前,他們都要找到供應鏈的最上游。為了選一款好推車,夫妻倆多次去好孩子集團考察,與相關負責人商談。這樣的好處是,談下來的款,有不少是獨家的,甚至定制的,這樣就避免了直接的價格競爭。
林威認為,年糕媽媽公司的企業(yè)使命是“讓1億中國寶寶得到更科學的養(yǎng)育”,而事實上,要實現這個目標,光有優(yōu)質的內容輸出是不夠的,同樣需要優(yōu)質的商品。
與此同時,林威著手搭建“年糕媽媽”的供應鏈,在杭州、廣州、北京三地設倉庫,在寧波設保稅倉?,F在,“年糕媽媽”九成以上的商品都是自營。
林威也不滿足于只做團購,雖然這種模式商品周轉快,庫存壓力小,但奶粉、尿不濕、輔食等消耗類商品是媽媽們的日常需求,只有長期供應才能服務好用戶。因此,“糕媽優(yōu)選”也增加了常態(tài)銷售的部分,主要售賣消耗品和用戶需求高的商品。
經過前幾年的網絡價格戰(zhàn),奶粉、尿不濕的利潤已經很薄,但這是媽媽消費者的剛需,每個母嬰垂直平臺都不會放棄,“年糕媽媽”也不例外。目前,奶粉、尿不濕銷售額只占總銷售額的10%。林威坦言,這一塊不賺錢。
“價格全網最低不是我們追求的,只能說,憑著良心做吧。”林威表示,他們能做的就是把貨源和效期抓好。用戶購買奶粉,可以看到效期和批次再下單,而這是一般平臺做不到的。據林威介紹,“年糕媽媽”的紐崔西奶粉是與荷蘭的大超市合作,在沒有拆包前整體空運過來,而不是多個渠道拿貨。
最近,“年糕媽媽”還與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院達成戰(zhàn)略合作,平臺上所有跨境直采的嬰兒奶粉、輔食、洗護用品,上架銷售前都必須經過浙江省檢科院的評估和檢測。
相比其他電商,“年糕媽媽”的體量并不大,目前只有幾百個SKU,每天主推商品不過 5—10款,但每款商品都經過了層層把關。選品過程很耗時,買手團隊先海選,確定10件后開選品會,會上通過五六個,再交由糕爸糕媽確定最終能留下來的一兩件商品。
大半年前,“年糕媽媽”開始以ODM形式,開發(fā)銷售自有品牌商品,包括紡織品、服裝、玩具、母嬰用品等,單品總量目前已接近100個。
走到了這一步,“年糕媽媽”的模式也變得更重了,從原材料、設計、生產、包裝到庫存、售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負責?!斑@是慢工出細活的事,急不來”。
林威表示,目前自有品牌商品只占一成,但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塊,它更能縮短產品和用戶的距離,對用戶來說性價比更高,對公司而言,利潤也相對更高。
“從去年4季度開始,微信打開率是有下降的”,李丹陽說。這是她分析自己和同行的公眾號得出的結論,有些號閱讀量下降很明顯,只有那些內容好、風格也獨樹一幟的號,維護得還不錯。
李丹陽的底氣,來自自己一手搭建的幾十人內容團隊,這個團隊里,除了編輯,還有平面設計、視頻制作、拍攝、美工等,活像一個媒體。選題的尋找制作有著一套流程:先開頭腦風暴會,定下要做的題目,會后列好提綱,再開選題會,討論寫作角度等問題,這才能進入寫作階段,初稿由資深編輯改過后,再交給糕媽修改定稿。
選題的范圍是很廣的,糕爸糕媽不擔心有一天會找不到選題,每個人、每個成長階段都不一樣,這個領域有很多東西好講。而且后臺每天有幾萬條留言,是天然的選題庫。
傳遞靠譜的育兒知識是第一位的。林威說,讓用戶點進來不失望比“點進來”更重要。
在主號之外,“年糕媽媽”開設了孕產、輔食、學前教育和陪玩的子號,迎合不同用戶,涵蓋了從孩子出生到6歲的媽媽用戶。在主號的帶動下,輔食號成立半年,粉絲數就已突破200萬,教育號粉絲也突破了 80萬,孕產號已有50萬粉絲。
“做細分還是有點用的,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家多大的電商公司,而是成為一家偉大的育兒公司,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正確的養(yǎng)育?!崩畹り栒f。
李丹陽提起投資人傅盛對她說過的話——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是改變這個世界。
她倒不想去改變世界,但也清楚看到,這一代中國媽媽和老一代的變化非常大,相當于一場育兒革命,“我們要做一個弄潮兒,推動這場革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