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永波 翟天東
2017年8月,我慕名來到北戴河參加了信息醫(yī)學面授班,在這18天的學習中,我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今已過一年矣,信息醫(yī)學依然發(fā)光發(fā)熱,給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仍在探索它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信息醫(yī)學是李春才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理論先進,思想超前,具有開拓性、方向指引性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其治病方法科學、適用、操作簡單,為人體科學研究開辟了一條全新途徑。它讓我們以敬畏的態(tài)度不斷學習,了解宇宙,了解自身,不斷改善和認識自身的未知領域,親身體驗一幅幅美麗畫卷。信息醫(yī)學為我們開辟了一條自己調控、為他人排除不良信息、為生命科學創(chuàng)新的道路。
然而,這個全新的身心鍛煉方式,也必然使初學者面臨一些全新的經歷與難題。比如凈化天空,是功法的第一道難關,對于常人來說,頭腦里千頭萬緒慣了,要一下去凈化,實在不得入其法門。面授班的同學們在第一天的練習中,可謂身心歷經磨難。筆者盡量把當初的一些經驗敘述出來,是對同窗們集體智慧的一次總結,也期望對后學者有些許參考意義。
身體的準備
首先,練習者面臨的是身體的不適。凈化天空,必須在身心放松的基礎上展開。但是,沒有打坐經歷與經驗的初學者,身體不能充分地放松。最常見的情況是,身體放松了,就全線垮塌,頭歪體斜。這樣的身體姿態(tài),內臟擠壓與內在氣息通道不暢,越坐越難受。相反,如果過分注意外在身姿挺拔了,又會造成腰背肌肉緊張過度,姿勢保持無法持久,結果仍然是越坐越難受。
在面授班初期的學習中,大家經歷初步的不適與練習后,開始群策群力,激烈探討,借鑒了部分有經驗同學的建議,開始找到身體姿態(tài)的竅門。通過筆者在隨后的練習總結,值得分享的經驗如下。
練功的坐姿。首先是要找到適當的座位高度,以坐下后大腿后部的肌肉在水平位置為佳。這樣的高度最有利于骨盆的擺放,從而使下一步脊椎的安置提供必要的前提。另外,座位以木質為佳,并適當放置棉質透氣的坐墊。
第二步,座位平面以水平為佳,以自己的坐骨和大腿根部來接觸座位的前側位置,簡單說就是正襟危坐。這樣骨盆其實是保持了一點點前傾的角度。
第三步,擺放脊椎。這是打坐練功身體調整的核心。借鑒太極拳與站樁的技術,頭微微上領,如熱茶的熱氣,飄飄上升。想象出椎骨一節(jié)節(jié)的,如同壘象棋子一般,端端正正地把每一節(jié)椎骨壘起來,如同高塔。如果哪個部位沒有壘端正,整個塔就會坍塌。這里是初略想象,不用太細致。
把椎骨壘端正以后,想象自身的整個身軀,肌肉、皮膚如同一件沉甸甸的大衣,松松垮垮地搭在這個塔上面。
在這里,其實就是我們身體調整的太極:松與緊的配合。椎骨的塔端端正正地立著,借助自身的端正來承擔重力,并保持適當的緊張。內臟、肌肉、皮膚,則是充分地松開,依附在椎骨的塔上。借助椎骨的塔,為內臟、內在氣息保持合適的空間。
最后,椎骨擺放好了,頭仍然保持微微上領就足夠了。這樣的目的,是避免昏沉。
通過這樣的調整,身體可以說,就為下一步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這個身體的問題是值得重點指出的,身體沒有最基本的基礎條件和準備,它就會搗亂,就會干擾到心里的平靜。筆者常常用茶杯來指代身體,茶水如同功法練習。茶杯沒有準備好,或者沒有洗干凈,就不能裝水,即使裝上再好的茶水,也會污染茶的香味。
接下來,就真正進入正題:凈化天空。
心里的放松與凈化天空
凈化天空,通常的門檻就在心里放松、放空。
對于心理學,筆者實在不是行家。所以只能初略地就自己的一些淺薄經驗來進行闡述。
按道家理論來講,人心總是活潑外向,并且總是會被外在的各種情形與變化所吸引,所以有心猿意馬之說。
按佛家的理論,心就是我們本性外面的那層灰,或者說是我們照鏡子時鏡面上的那層灰。不斷地經歷著塵世間起落,讓我們迷失。
按現代醫(yī)學理論來講,心就是我們的大腦意識。大腦總是會對經歷的所有刺激進行反應。猛然要叫它不反應了,不跳了,不堆集了?難!
同學們經歷的磨難就此展開。有越坐越痛的,越靜越煩躁的;有坐得快睡著的或者睡著的。更有用原來的經驗來應對目前困難的,比如用武術站樁的意念來代替放空,即道家所的,用后天來驅趕后天。
在這里,筆者介紹一下從道家里面衍生出來的行之有效方法,供大家參考與研究。
首先,在放松心里過程的開始階段,必然會面臨雜念叢生的尷尬。這個從大腦神經機理上也非常好解釋。對于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其實質是我們的身心都面臨一個從常規(guī)狀態(tài)轉換到練功狀態(tài)的過程。
關鍵的問題在于,每個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那么如何來面對它和解決它?
在道家體系里面,其實有很好的方法:靜靜地關注這個混亂,不干預它,也不放棄它,只是靜靜地注意它。就像你在看管一個淘氣的小孩兒,他不停地淘氣,你別理他,但也不能離開,只要你安靜地、持續(xù)地注意他就行。
在最初的混亂之后,通常會有一個短暫的,但又比較明顯的安靜期。這個時候你會忽然發(fā)現自己身體很安靜、舒適,同時頭腦里面一片清醒,清清凈凈的。這個時候,就是道家說的一靈獨覺、一覺獨靈。馬上跟隨著這個清醒與安靜,把凈化天空、虛化身體一一施展開來。
如果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身心很快又會進入混亂:要么昏沉、要么散亂。
這個過程,大家可以很形象地回憶一下學?;蛘邌挝婚_大會的情形:全校進場,大會場勢必一陣大混亂:打鬧聲、招呼聲、座椅板凳聲、混亂不堪。這個時候也沒人能制止,人太多了,混亂是必然的。轉換的混亂——很快,大家就開始慢慢安頓下來,慢慢關注到主席臺上了,整個會場開始安靜下來。
這個就是一靈獨覺期。
此時,趕緊抓住時機,也就是主持人或者校長,必須在臺上坐鎮(zhèn)。咳嗽一聲,試試話筒,大會就順利開始了。
設想一下,此時主席臺上沒人會怎么樣?疑問?驚訝?用不了兩分鐘,就開始有人跳起來了。再沒人主持,會場就會比一開始還混亂,接著就是一哄而散。再要把大家集合起來,幾乎不可能。這就是很多人在練功時,苦苦掙扎,最后免不了頭昏腦漲的原因。
當然,這里所講的經驗,也是一家之言。各個個體有各自的特殊境遇,在入門的準備上,會有不同的情形。按修道術語來講,筆者自認為同大多數同好者一樣,都屬于下等根器者。筆者的經驗,主要還是為我們這些下等根器,但又有強烈的上進意愿者提供的一點先行淺見。
在以后的文章里,筆者將就信息醫(yī)學功法的各個部分練習經歷與經驗進行總結與剖析,也希望同窗們、信息醫(yī)學的研究者、前期培訓班的各位學長多多賜教、交流。為李春才老先生60年的心血在新時代的煥發(fā)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