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莎
閱讀分享:有句電影的念白是:“如果提前了解了將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還有沒有勇氣前來?”當我們用該有的純真感動他人,使其幸福,沒有遺憾,那么我們將得到更多的勇氣來繼續(xù)我們的人生。在世間,有人來得早,有人來得晚,在時間的無涯中,我們都要積極地過好每一分鐘,記住,你不僅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更要學會盡可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互相交織,永不孤單。施與的同時不僅是成全別人,更是完美自己。(指導教師:鞍山市第六中學 何翠)
不久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救護服務站的護理人員格雷姆·庫伯在臉書網上分享了一張照片。照片中,一名上了年紀的女性躺在救護床上,俯視著湛藍色的赫維灣。盡管看不到她的臉,但可以感受到照片中傳遞出來的祥和氛圍。
這樣的場景讓人忍不住聯想到某個電影中的經典橋段,救護人員和病人沒有在社交網絡中表達只言片語,看過的人卻都感到溫暖。在發(fā)布后短短一周,這張照片就獲得近萬次點贊,吸引了上千條評論。
那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庫伯和同事丹妮爾?凱蘭接到任務,將一名病人送到醫(yī)院。接到病人的時候,這位已是風燭殘年的老奶奶表示,她不想去醫(yī)院,而是想要再去一次海邊。于是,醫(yī)護人員繞道將她帶到了海邊。
庫伯說:“這基本上是她人生最后的行程了,我們帶她去了她最想去的地方。一路上,她向我們回憶了自己如何跟著丈夫一起搬到赫維灣,然后一直生活在這里的過程。她說,她愛那條海濱大道和那片柔軟的沙灘。”
到了海邊后,庫伯將老奶奶抬出了救護車,為她蓋上厚厚的被子,將救護床的背部搖起,讓老奶奶面朝大海。庫伯說,老奶奶面對落日余暉,笑得十分安詳。
第二次接到救助電話的時候,庫伯問老奶奶:“您還想再去一次海邊嗎?”老奶奶有些難以置信地反問:“真的可以嗎?”庫伯回答:“當然沒有問題?!?/p>
第二次在海邊的時候,他和老人開玩笑:“如果海邊沒有這些石頭,我會帶你暢游大海?!彼脟I吐袋舀了一些海水,老奶奶可以將胳膊放進去,親自觸摸下海水。
“她竟然用手指蘸著嘗了嘗海水的味道。我可以看出她的心跳加速,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當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無動于衷,我想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闭f這話的時候,庫伯的眼眶有些濕潤了。
這段經歷,因為那張老奶奶望著大海的照片傳遍整個澳洲,數不清的人為之動容,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紛紛留下了自己的感動。
一位用戶寫道:有時候,這和工作能力沒有關系,你需要在工作中投入真情實感才能有所作為。另一位用戶則感慨:“我的母親患癌癥離開,這個團隊的舉動讓我流下了眼淚,言語已經無法形容這件事情是多么美麗動人?!边€有人說,他們所做的已經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圍,這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時刻。
庫伯說:“我們的工作有些特殊,也許這就是病人和世間的最后一次接觸,我們想讓他們沒有遺憾地離開塵世。除了社會職責,我們也是別人的父母、兄弟。如果失去了同情心和同理心,我想就不再合適這份工作了?!?/p>
和庫伯一樣,他的同事凱蘭也深愛自己的工作。閑暇時刻,她會帶著花去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們,幫忙接送他們回家看看,或者帶他們出門“感受陽光照在皮膚上的感覺”。她說,自己很榮幸能夠滿足老奶奶的要求。
“當她看著大海的時候,我問她在想什么,她眺望著遠處的弗雷澤島,回答說她很平靜,一切都和以前一樣?!?/p>
事實上,滿足人們臨終遺愿這樣的事情,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時有發(fā)生,醫(yī)護人員所做的事情超出了他們救死扶傷的職責。去年早些時候,一位75歲的病人分享了一張在丹麥醫(yī)院內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正在醫(yī)院的陽臺上看日落,與家人一起享受最后一支煙和最后一杯葡萄酒。
步步清風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