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青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十年后的禮物》為例,分析教材,介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策略,并詳細介紹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關鍵詞】《十年后的禮物》 教學設計 教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2A-0094-02
一、教材分析
《十年后的禮物》是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真誠的心”,單元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課文記敘的是大音樂家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應送給達格妮一件很好的禮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將一首樂曲作為禮物送給了她,使達格妮感到無比幸福與激動。其實,這篇短文不僅讓達格妮心潮澎湃,也讓我們每一個讀者都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找近義詞或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竭力、抑制、嗚咽”等詞,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的句子,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達格妮心情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信守諾言的道理,培養(yǎng)信守諾言的美德。
4.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插敘(第四、五自然段)的表達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美德,體會文中插敘部分的作用。
2.難點是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一些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策略及方法分析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配樂朗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和練筆,入情入境地體會達格妮的心情。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情景,讓課文中的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的心里,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同時,利用多媒體大量補充材料,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十年后的禮物》這篇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復習舊知,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師:十年后,達格妮在音樂會上聽到音樂大師將一首樂曲作為禮物送給她的時候,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找出描寫達格妮收到禮物時心情變化的句子,讀一讀,用波浪線劃出來。
2.讓學生讀后交流:
(1)齊讀。你體會到達格妮怎樣的心情?(師板書:驚訝)有感情朗讀。(生讀出驚訝)
(2)還有哪些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達格妮不一樣的心情?(指名讀。師用課件出示句子)
生1:起初,由于心情激動,她無法靜下心來聽音樂。(師板書:激動)
生2:達格妮聽完樂曲,眼淚流滿了雙頰。她竭力抑制住嗚咽,彎下身子,把臉埋在雙手里。(師提示: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竭力、抑制、嗚咽”。師板書:幸福)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達格妮心情變化的句子,并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領悟、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領悟寫法。師: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達格妮的這種激動、幸福的心情呢?
(師:作者抓住達格妮的動作描寫,用了三個連續(xù)的動作來表現(xiàn)她的心情。以后,我們寫作也可以學習作者這種通過人物的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心情的方法)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在閱讀中滲透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從讀中學寫。
3.師:達格妮聽完樂曲是如此激動。那么愛德華·格里格與達格妮是怎樣相遇的呢?讓我們隨著達格妮的回憶,回到十年前。(出示課件)
4.師:請默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那個城里人”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有關句子劃一劃,再從句子中找出一個描寫他的詞語。(板書:和氣)
5.師:從哪里看出他的“和氣”?(生:幫提籃子、微笑)那么這個和氣的城里人說了什么話,用橫線劃出來。
6.師指名匯報。
7.想象說話。師:愛德華·格里格與達格妮第一次見面僅僅是說了課文中這幾句話嗎?想想他們還會說些什么呢?(雙方的名字、家庭情況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初步體會愛德華·格里格的形象,并進行想象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8.小結。師:在第一次見面的交談中,愛德華·格里格知道達格妮的名字,還知道達格妮是守林人的女兒。最后在分別時,愛德華·格里格答應達格妮——讓學生齊讀句子“要送給她一件很好的禮物,‘但不是現(xiàn)在——大約十年以后”。
9.師:理解破折號的作用(解釋說明)和在本句中的作用(點明題意)。
10.師:同學們,一年有多少天?十年又有多少天?如果有一個人說十年后送一份禮物給你,你會怎樣想?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感悟時間的漫長,為下文感悟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可貴品質做鋪墊。
11.師:那么,達格妮當時是怎樣想的呢?用波浪線劃出來。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達格妮怎樣的心情?請你有感情地朗讀。
12.激情引讀。師:當達格妮漸漸成長的時候,有時會想起與愛德華·格里格的相遇,并對那件禮物充滿了期待。可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那件禮物仍然沒有送到她的手中,終于她明白了——
13.師小結:認識插敘。(出示課件)
14.體會插敘的作用。
議一議。師:同學們,這兩個自然段能不能刪去呢?為什么?
15.生匯報,師小結:這部分補充說明了愛德華·格里格與達格妮是怎樣相遇的,說明了《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這首曲子的來歷,同時更突出了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品質。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領悟插敘的作用。
16.小結過渡。師:十年前,愛德華·格里格答應送給達格妮一份禮物。十年后,愛德華·格里格把這份禮物送給了她。對于達格妮來說,這是一份怎樣的禮物呢?(出示課件)齊讀這句話,想想為什么說它是比華美的衣服、漂亮的項鏈更珍貴的禮物。同桌互相說一說。
17.生匯報,師小結:這份禮物是一首樂曲,它的名稱叫《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這是愛德華·格里格專門為達格妮寫的,而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寫這首曲子,所以它非常珍貴。十年的時間,許多事情都改變了,可是他對達格妮許下的諾言從沒忘記,所以對達格妮來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18.師:收到這份最好的禮物,達格妮此時是怎樣的心情?(板書:高興)
19.師:請你有感情地朗讀。
20.師:愛德華·格里格花了十年的時間去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那么,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生匯報,師板書:信守諾言)
21.師小結:音樂大師愛德華·格里格用言行告訴我們——(板書:做人要信守諾言)
22.師:請你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抓住關鍵詞句來學習,讓學生理解這份禮物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從而體會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品質。
23.師小結:同學們,如此幸福的達格妮聽到這首樂曲,她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匯報,出示課件)
24.師:同學們,達格妮還仿佛看到了什么?讓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圖片,請注意:從圖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課件)
25.想象說話。師:她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邊欣賞圖片邊感受音樂的美妙,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的同時進行說話、寫話練習,培養(yǎng)動腦、動手的習慣。
26.師小結:達格妮從音樂里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___!讓我們齊讀這句話,一起感受達格妮的幸福。(出示課件“你就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保?/p>
27.師小結:達格妮從音樂中感受到了幸福,更讓她感動的是音樂家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品質。因此,音樂會結束后,達格妮面對大海高聲說——(出示課件:生活啊,我愛你)
28.師:是啊,信守諾言會給別人帶來幸福,信守諾言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讓我們高聲說——(出示課件:生活啊,我愛你)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深刻感悟到大音樂家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崇高品質,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三)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音樂大師愛德華·格里格將一件禮物送給了達格妮,也將這件禮物送給了我們每一個人,那就是——(板書:做人要信守諾言)最后,讓我們以這一句名言結束今天的學習。(出示課件:你熱愛生活,生活也熱愛你)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有效總結及運用名人名言,對學生樹立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領作用,體現(xiàn)了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tǒng)一。
(四)拓展閱讀
1.宋慶齡守信用的故事。
2.曾子殺豬的故事。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把生活帶入課堂,另一方面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學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而達到語文課內外知識的融合。
附:板書設計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