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譯和演講都逐漸成為當前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而在高校英語專業(yè)口譯課教學中,演講技能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學生提高口譯水平。但是把演講技能的訓練放在口譯課教學中并沒有被廣大高口譯教師廣泛地采納。
【關(guān)鍵詞】口譯教學;演講訓練
【作者簡介】程堅(1983- ),男,江西浮梁人,新加坡南陽理工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景德鎮(zhèn)學院外國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口筆譯。
隨著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國際貿(mào)易占據(jù)了市場非常大的份額,同時國際交流也日漸頻繁,國家對口譯人才的需要大,要求高。英語專業(yè)口譯教學自從二十世紀中葉在歐美等國家開展以來與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各行其道,歐美口譯教學人員提出口譯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外語教學,口譯教學提高的是學生在口頭上的翻譯能力,而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提高的是學生的綜合語言使用能力。而近年來,隨著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實施,口譯課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重視,口譯教學方法也層出不窮。
有很多本科院校在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學生中開設(shè)了口譯課。開設(shè)口譯課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心理承受力,綜合知識掌握和現(xiàn)場應變等能力。然而,演講技能的訓練卻沒有得到過充分的重視,很多高等院校對英語專業(yè)學生都沒有開設(shè)這門課程。美國很多高校已經(jīng)把演講課納入了課程其課程體系,國內(nèi)院校中,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口筆譯專業(yè)在全國率先試行。由此可見,演講培訓對提高口譯能力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只不過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筆者長期從事英語專業(yè)口譯教學,在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口譯員的演講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口譯的效果,在教學中插入對英語演講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口譯水平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國內(nèi)外知名人士的演講常需要口譯人員同時進行翻譯,另外演講和口譯之間又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在口譯教學中插入演講訓練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手段。
1.英語演講。演講是以說話的方式面對聽眾進行的交流,它是一種利用口頭的表達來進行與社會、人們交際和情感傳播的實踐性很強的一種活動和方式。英語演講是大學生課外活動中很重要的成分之一。在西方高校很多著名高校,演講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課。英語演講無論是個人抒發(fā)觀點還是名人發(fā)表言辭,如何能夠吸引聽眾都值得深入的探索。
演講需要使用流利的語言和雄辯的措辭,并且還要將演講者不同于聽眾的思想或見解傳遞給聽眾。因此,演講者需要提供有深度,有價值的信息。同時,演講者在演講中還需要注意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對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聽眾或者不同的目的演講中,演講者所以采用的技巧是可以不同的。最后,演講者為了控制好節(jié)奏,掌握好氣氛,把握好全局,常需要面帶笑容,與聽眾進行適當?shù)难凵窠涣?,隨時調(diào)整聲音的大小來幫助體現(xiàn)演講中重點突出的思想。
在演講中,演講者利用得當?shù)恼Z言,獨特的觀點來達到最后的目的。演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漫長的實踐進行訓練才能得以提高。
2.口譯。與演講不同,口譯是一種將感知到和理解到的信息迅速準確地進行解碼,然后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也即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當中除去溝通時出現(xiàn)的阻礙做的一種語言之間的切換工作,通常包含聽辨、記憶和表達三個階段。根據(jù)不同特點,口譯主要分為交替?zhèn)髯g、同聲傳譯、耳語口譯、視譯、接力式同聲傳譯等。近年來,電話口譯、媒體口譯和可視電話口譯等也較多使用。
英語口譯在當今社會中有著相當特別而且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在個人交往還是工作交流中,英語口譯都起到無法取代的作用。傳統(tǒng)上,想要提高口譯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訓練和提高。
首先,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能力并不僅僅指的英語語言能力,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要把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都要掌握好。這就和平時的基礎(chǔ)和積累有著相當緊密的聯(lián)系。學習語言是日積月累才能見到成效的,而語言的基本功是在一定積累后的更深層次的水平體現(xiàn)。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能力最起碼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積累,并且常常練習。
掌握好英語,也就是要在英語單詞、聽力以及表達上都具備很好的能力。由于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的文化重視的是做題,而忽視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以至于很多人學了一輩子英語卻很難開口說出來。大部分學生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是通過做題而入門的。這種應試教育傳統(tǒng)是不科學的。學生的應試能力雖然得到了提高,但是語言表達能力卻非常薄弱,甚至好多學生都不敢開口說英語。因此需要跳出傳統(tǒng)的束縛,重視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其次,需要做大量的閱讀拓寬知識面。口譯能力很強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知識面非常的寬。知識面的拓寬通常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都要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匹配大量的詞匯量才能真正的把口譯工作做好。
最后,在實際口譯中能靈活使用技巧化解難題或者尷尬局面。比如說,在籃球場上真正的核心人員并不是球員們而是他們的教練,教練在比賽的時候會告知大家如何運用一些技巧,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局面進行控制,把球隊中某些球員放到最適合他的位置上,從而最終贏得比賽。與這個原理類似,在口譯的這個問題上,有的時候確實會出現(xiàn)相對陌生的領(lǐng)域或者詞匯,擁有大量的技巧是可以幫助化解這種尷尬的。學生可以把自己當作籃球場上的教練,用技巧指揮球員如何得分。而口譯的技巧可以分為兩類:一部分是口譯的方法,另一部分就是口譯的記錄方法??谧g的方法就是在進行口譯的實際進程中,不是依照原文的內(nèi)容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根據(jù)原本的意思來進行加工,通過技巧來幫助完成口譯當中的難句翻譯。在進行口譯的時候逐字逐句翻譯,一方面浪費時間,而且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這種難句往往有文化差異,語言不對等諸多因素,最后會造成無法翻譯或者弄巧成拙。所以在進行翻譯的時候,需要按照相關(guān)的意思進行翻譯,只要把原來的意思進行表達就可以了,在進行翻譯的時候不能遺漏掉重要信息以及需要表達的重要思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直接進行口譯就非常合適。
口譯的記錄就是,在進行口譯的時候,用記錄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進行更好更標準的翻譯也就是常說的速記??谧g的記錄并不是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做的筆記,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是非常大的,因為口譯的時間是非常短的,所以就要求在進行記錄的時候,就只能把關(guān)鍵性的信息記錄下來,很多速記符號在這個時候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如何在口譯教學中插入演講訓練。在大學英語專業(yè)口譯課堂上進行英語演講能力訓練的模式,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氣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更為重要的是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名成功的口譯員所需要具備的素養(yǎng)。筆者在于2016年經(jīng)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拔后以全額獎學金方式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應用語言學碩士,在這個學校的翻譯課堂中,教授非常重視學生的母語演講能力,以至于每一位學生都具備非常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筆者在國內(nèi)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啟發(fā)作用,在口譯教學中,筆者插入了一定程度的演講技能訓練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口譯能力也在隨之提高。
具體的做法是,在前半個學期的每次口譯課的前三十分鐘(筆者所在學校安排的口譯課是每次兩節(jié)連堂共九十分鐘),專門安排兩名學生,一個做主題演講,另一個則進行交替?zhèn)髯g。演講的題目主要來源于口譯課程涉及主題,如:經(jīng)濟,文化,農(nóng)業(yè),商業(yè)等。演講的具體內(nèi)容是學生根據(jù)教材中的原文進行改編,而改編后的文章需要提前交給另一個做翻譯的同學進行準備。在后半個學期中,同樣的模式,只不過讓學生開始訓練即興演講和即興翻譯。這對于學生來說,剛開始難度有點大。所以筆者盡量讓學生從簡單話題開始著手,慢慢由淺入深地練習。學生演講和口譯都結(jié)束的時候,先讓聽眾學生們進行點評,從聽眾的角度分析演講者和口譯員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最后,老師作為專家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從專業(yè)的角度以及一個成功演說家和成熟的口譯員應該如何改進。久而久之,學生們都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通過長足的訓練,大家的演講和口譯水平都得到了巨大進步。
2.在口譯教學中進行演講訓練需要注意的事項。教師需要在日常的訓練中讓學生注意自己的語言以及體態(tài)的運用。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語音和語調(diào),因為演講的時候需要向許許多多聽眾陳述,往往需要聲音洪亮,抑揚頓挫。而口譯并非如此,口譯更多的是向一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進行翻譯,因此口譯員應該在翻譯的過程中年盡量使用恰到好處的聲音,既不會用過高的音調(diào)使聽眾覺得唐突,也不會使用太過低沉的聲音使聽者長時間注意力過度集中而感疲乏。其次,口譯員在翻譯的過程當中還應該注意說話的節(jié)奏。當出現(xiàn)一些重要信息的時候,例如人名,數(shù)字,就應該放慢語速,讓聽者有一定的時間對這些信息進行消化。最后,口譯員還需要注意自己所站的位置。由于演講者通常都是站在舞臺的中央,全部的焦點都是集中在他身上的。而口譯員卻不同,口譯員的位置不是在中央,通常是在說話者的后側(cè)方。在口譯過程中,口譯員的角色是次要的,同時由于口譯員的主要工作是翻譯,因此在著裝上要低調(diào)和得體。
口譯和演講都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語言活動,演講訓練有助于提高口譯員地口譯表達能力,口譯同時又是演講藝術(shù)的升華。在訓練過程當中,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多層次的反復練習.首先,在口譯訓練環(huán)境中,要盡量模擬現(xiàn)場的氛圍,讓學生在強大的壓力下進行翻譯,比如筆者所在高校外國語系就建立了同聲傳譯實訓室供學生模擬國際會議傳譯,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在口譯員不知情的情況下邀請一些專家和領(lǐng)導等進行講座,安排口譯員現(xiàn)場進行傳譯,這樣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處理突發(fā)事件地能力。演講和口譯都是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即使像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克林頓等公眾人物也沒有辦法徹底擺脫“演講恐懼癥”。成功的演說家和優(yōu)秀的口譯員都具備全面的知識和豐富的文化積累。全面的知識是演講者能夠“口若懸河”、“出口成章”的基石。然后對與口譯員來說,狹窄的知識面會直接導致在口譯過程中無法繼續(xù)翻譯,從而失去聽眾等人的信任。綜上所述,口譯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靈敏的應對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做一名合格的口譯員必備條件之一,口譯員在翻譯過程中的觀察、思維和意志等都能力通過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體現(xiàn)出來。所以,在口譯教學中插入演講訓練可以有助于學生在口譯過程中除去怯場、緊張等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梅德明.英語口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井崗.怎樣做精彩演講?[J].大學英語,2003(4).
[3]雷天放,陳菁.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