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捨
百節(jié)年為首。過年一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崇尚傳統(tǒng)的客家,圍龍屋里的春節(jié)更有著一番濃郁的年味。我們客家人過春節(jié),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從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正月初一至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jié)為余興階段。
每逢將近農(nóng)歷十二月中下旬,為“入年界”,就開始為新的一年的春節(jié)張羅了。
這時候,老爸開開心心地開始籌辦“年貨”了,而這里的花樣可多呢!
首先是川糖。它是我們客家地出產(chǎn)的一種蔗糖。特別適合做年糕。小時候看見父親買回了很多川糖,我們?nèi)值芸砷_心了,經(jīng)常管不住饞去偷吃,當然少不了挨罵了。
有了川糖之后,母親大人就可以做年糕啦??图夷旮庖话惴譃閮煞N,我們管叫它“甜板”和“砵板”。
這個過程比較費勁,母親會叫我們一起幫忙,先將粘米或糯米煮熟曬成飯干,然后用沙拌著飯干在鐵鍋中加熱炒爆,有的用菜油炸爆,叫油炸米。接著將川糖煎成漿,將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進糖漿中攪勻撈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內(nèi)鋪平壓實,用刀切成長方形小塊。炒米糕吃起來香甜、清脆,大人、小孩都喜愛吃。
還有油果。又名“煎圓栗”。母親會先將糯米碾成粉,配比川糖。將糖煮成糖液與糯米粉搓均勻,搓越久越松軟,搓成粉團后再捏成一個個狀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團,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進油鍋中燒炸,炸成深紅色即可起鍋。
油果是我最愛的年糕之一。小時候,每當母親掀開熱氣騰騰的大鍋,問著新鮮出爐的油果子,我一定會吵著要嘗鮮。但油果子不能馬上吃,它需要放一下再吃口感會更好。
我們客家的特產(chǎn)梅州金柚,也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沙田柚,有止咳祛痰之功效,是過年必備的佳果。它神奇在時間放久了會越來越甜,柚香越來越濃,耐保存,直到春節(jié)過后也不會壞。家里的沙田柚是父親一手栽培的,十多年的老樹,一草一木,細心呵護,父親如愛護孩子一樣培植,由來已久。
另外諸如粉皮、芝麻酥、花生酥、柑桔、瓜子、餅干、糖果也不可缺少。這些年料多數(shù)要到市場上選購,數(shù)量也不多,首先是為了年初祭神擺設(shè),還有是為了招待賓客和送禮的。都是過年不可缺少的點心食物。
以上幾種年料,以前全由自家加工制作,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功夫去籌備這些東西了。不過,還有一些家庭,比如我母親,依然保持了一些必要的年糕制作。母親經(jīng)常說,小時候你們喜歡吃,我也喜歡弄,總覺得弄這些東西就覺得才算是過年,心里也歡喜。
入年界的時候當然少不了食物的張羅。每逢這個時候,老爸和母親就會開始準備雞鴨魚肉,有些大家庭會殺豬宰羊來過大年。我二哥手工活特別好,會幫忙著一起宰殺,他還會做手打肉丸呢。于是,在一片雞鳴鴨叫聲中,磨刀霍霍聲中,父親母親和二哥一邊忙活不停,我和大哥就一邊幫忙做雜活,還有泡在廚房門幫忙,說是幫忙,不如說是等著嘗鮮才對咯。
需要特別介紹的是客家名菜釀豆腐??图叶垢ǔ⒂驼ǘ垢虬锥垢谐尚K,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后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diào)料即可??图裔劧垢洝㈨g、嫩、滑、鮮、香于一身,呈淺金黃色,豆腐的鮮嫩滑潤,肉餡的美味可口,再加上湯汁的濃郁醇厚,讓人垂涎欲滴。
說客家當然也少不了客家娘酒了。客家娘酒是客家人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屬于黃酒?!队讓W瓊林》中記載:“其味香芬甜美,色澤溫赤,飲之通天地之靈氣,活經(jīng)絡(luò)之神脈,尤適健身養(yǎng)顏之益也”。客家人好客,但凡有人登門,無論哪個時間段,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
而為什么要叫娘酒,母親的回答我一直記得,她說客家的女人要會做娘酒,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喜歡喝娘酒。這是多么完美的解答!多年以后我才感受到,這句話充滿了母親對家人深情的愛。時至今日,客家娘酒應該說我們父母這輩的人和專業(yè)酒坊才會制作,很多客家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會了,讓人遺憾。
除夕臨近最為緊張,每家每戶忙忙碌碌,主要進行下面幾項過年的后期準備工作。
掃屋。這種掃屋非同一般,實是立體大掃除,全家都要動手。母親會拿來用蘆葦草做好的長掃桿,分發(fā)給我們?nèi)值?,父親給我們分配任務(wù),誰掃大廳,誰掃房間,誰掃廚房,還有雞鴨牛羊豬的欄房也不放過,總之無死角大掃除。于是忙里忙外,伴隨著塵土飛揚,一家人忙的不亦樂乎。這時候老爸會特有情調(diào),打開家里的音響,放上過年的曲子,一家人樂樂呵呵地開始大掃除!當室內(nèi)室外窗明幾凈,人的心情無比舒暢,一派除舊布新的景象撲面而來。
掃屋之后當然是貼春聯(lián)了。家里每年的春聯(lián)都是由父親親手貼上,后來父親年齡大了,腿腳不便,就我們兄弟來代勞了。于是,以前過年我們看著父親貼,打下手,如今父親看著我們貼,指點我們這個春聯(lián)該如何貼,那個春聯(lián)為什么那么貼。父親說但凡能貼的地方都要貼,包括禽舍,因為人要過大年,家禽也要過大年,貼了來年定豐收。孩兒們當然興高采烈,上躥下跳,于是,大門、小門均貼上大紅春聯(lián),門楣貼“利是”,門板貼門神或“福”等字,牛欄、豬圈、雞柵、廁所等處也要貼上用紅紙寫有“六畜興旺”等紅紙。待完畢,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經(jīng)過入年界到大年三十日,年貨、年料全部備齊,家里家外煥然一新,到處洋溢著歡樂,出門說著吉利的話。特別是小孩們,更是歡天喜地,吃得好,穿得好,又不會挨大人的罵。
農(nóng)歷十二月三十日,又叫除夕。當天一大早,每個人都要穿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緊著就是隆重的祭神儀式。
敬灶君、土地公和天神。事先準備好了神像,寫好疏,準備好香紙、香燭、三牲、酒、素果等祭品,在置放“八仙桌”,將祭品放在桌上??傊齻€神位那里要一應準備齊全,然后點上香火蠟燭,燒起各類衣紙錢等。
這時候,母親和父親會招呼全家人在神位前行禮,虔誠敬禮,祈求賜福消災,來年財丁兩旺,合家平安。同時母親也會令我們?nèi)值茉S下愿望,肯定少不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工作順利、大展宏圖等吉言。
最開心的是吃團圓飯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作為年三十晚最隆重的家宴就開始啦!小時候在開飯前,父親母親老早就會跟我們講規(guī)矩,比如在排座次的時候年長老者一定要上座,然后按輩份往下排。母親還會把所有制作好的新年菜肴,吩咐每樣都要端一碗上桌。平時小孩不可飲酒,除夕團圓餐時則開戒,這時候我就可以大飲特飲客家娘酒了。男女老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準跌碗、跌筷。吃飯時,小輩要給長輩敬菜敬酒,并送上祝福。當然,家庭成員沒有那么齊聚的,一些必要的禮節(jié)可以免去了。
吃罷團圓飯,屋內(nèi)各處點上煤油燈,整座屋通宵燈火通明,叫“點歲火”。家人歡聚一堂品嘗香茶、水果、瓜子、糖果等,長輩們通常會給我們晚輩講家史、族史,教育晚輩要牢記祖訓,繼承祖德,勤儉持家,團結(jié)和睦。接著必不可少的就是看春晚了!全家人其樂融融的守在電視機旁,津津有味的啃著糕點看春晚??傊宦刹荒茉缢?,要等到午夜時,開大門、放鞭炮迎新歲后才能入睡。有的人索性鬧到天亮。
發(fā)壓歲錢。壓歲錢又叫“利是”。這可以說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了,因為“利是”錢小孩可以自己支配,父母不加干涉。
守歲之后是開大門,也叫接財神,是非常隆重熱鬧的一環(huán)。正月初一凌晨為送舊迎新,家家戶戶大放鞭炮,這時每個角落都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真是萬炮齊鳴,此起彼落,十分熱鬧。長輩打開大門,開大門的人要大聲吆喝“開門大吉、大吉大利喲”!。廳堂、灶堂、大門、小門均點上大紅燭,焚香禮拜,迎接新年,迎接財神。
大年初一,不論老少早早起床。相傳此日不早起床,就意味著一年不順利。按祖訓,大年初一不吃葷,要吃素。所以除夕家宴之時不能有半點葷腥,否則就是對先祖不恭。
不過雖然吃素,也是相當豐盛的。這時候準備已久的各類年糕點心紛紛上場,有好多好多我喜歡吃的各類甜點。母親手藝非常好,連素菜也做的色香味俱全,未等菜肴上齊,我們?nèi)值芫图辈豢赡偷膭涌曜恿?。母親一邊笑著一邊加一些素菜給我們,一邊笑罵我們不知禮數(shù)又嘴饞,上輩子一定是饑餓小鬼。時至今日,這個風俗我們家鄉(xiāng)一直保留著,只不過有時候沒有過去那么執(zhí)著,除了早上和中午吃素之后,很多家庭只是按例吃一頓素就開葷了。
大年初二,又叫“團年”,一般不外出。這正是一家人團聚搞活動的時候,小時候印象最多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打牌,我們?nèi)值苣脕戆l(fā)來的利是錢作為賭注,父親母親當然是大東家了。有時候我錢輸多了,死乞白賴不認賬,現(xiàn)在回想不禁好笑。
大年初三,又叫“窮鬼日”。一早起床,母親就會發(fā)動全家動手大掃除了,俗稱“掃窮鬼”,要掃得越干凈越好,地上有一點點紙屑之類東西沒掃凈就會視為“窮鬼”??傊岩磺欣?shù)掃地出門,表明已將“窮鬼”趕走。
大年初四,母親就早早開始準備好了要攜帶的雞鴨魚肉、年糕之類禮品,回娘家、走親戚。一家人結(jié)伴同行,一路說說笑笑,十分熱鬧。以前家鄉(xiāng)這個時候會有“舞獅”“舞龍”的傳統(tǒng)風俗,當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
初五以后基本春節(jié)過完。這個時候適合出門找朋友、找同學,聚聚友情和同學情,又熱熱鬧鬧了一番。還有就是收尾的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乃中國傳統(tǒng)的情人節(jié)。家家戶戶要籌辦菜肴,喝酒過年,鬧元宵,春節(jié)到達最后的高潮。
至此,春節(jié)完成全部節(jié)目,所有的人回歸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有不同??傊^年是百節(jié)之尊,飽含了“家”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