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鑫瑩
如今大眾關注的熱門事件,有見義勇為,有慈善活動,或是其他驚天動地的壯舉。在世人的眼睛里,可歌可泣的事跡會被無限放大。
人人都想當英雄,被萬眾關注,也無愧于自己的良心。但在社會這個“近視眼”里有許許多多小事還在等待被真正細心的人拾起。
高大的樓房,外表光鮮亮麗,樓內卻是灰塵滿天飛,樓梯積塵很久無人打掃,上班族們一邊捂著鼻子,一邊皺著眉,小心翼翼地踏過那些灰塵,生怕揚起的灰臟了自己的衣服。是的,他們事業(yè)有成,然而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
后來有一天,樓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人們會注意到這件事嗎?不會。他們也不會知道這是一位貧困的老人打掃的。老人做的在別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更不會被人們大肆夸贊,但老人無愧于心。事情再小,也總會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就夠了。
樓下12歲的少年,每天清晨鍛煉時,都堅持將健身器材擦一遍。他如果不做,人們就會在握單杠時弄得滿手的灰,坐長椅的可能會弄得身上臟兮兮的。在人們的視線之外,這個少年在每個清晨,做著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即使不為人稱道,他也為自己所作出的小小貢獻而滿足。而這份滿足,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會支撐起一個人的品格,會塑造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
在社會的視線之外,永遠有一些人默默的努力著,從一件件大家都忽略的小事開始,一步一步塑造著、磨礪著自己。正如時傳祥,他干了一輩子清潔工,最后終于因自己的恪盡職守、善良淳樸打動了所有人。你的跬步終究會至千里,這就是做與不做的區(qū)別。
在人們的視線之外,在那些遠大的目標與夢想之外,有著大多數人都忽略掉的重要東西。是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即使是一件普通的“掃屋子”的事,也可能會成為漫長的人生坐標軸上一個必須跨過的節(ji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