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陳濤
初始本場訓練,是“菜鳥”飛行員們第一次親手操控真飛機,是他們從模擬機訓練走向航班運行的銜接與過渡。按照局方要求,初始本場最低需要完成20次的起落,不同于正常的航班運行,不論是對飛機還是對人,它將是一場高強度的戰(zhàn)役。落地連續(xù)一個緊接一個,有一個形象的稱呼叫“蹲起落”。20個一組的“蹲起落”,真有那么簡單嗎?
今年3月份,廈門航空飛行部三大隊23名新副駕駛參加常德、合肥兩地機場初始本場訓練?!敖K于等到這一天——終于可以親手駕馭如此龐然大物起起落落!”小飛郭兵兵難掩興奮之情,他說,之前在模擬機上練了無數(shù)次本場起落,可是面對真實的737飛機,還是有些緊張,不由得產(chǎn)生了敬畏之情。
前一天的準備會上,帶飛的教員們就全方位分析了本場訓練的注意事項,從頭到尾捋了一遍飛行程序,小飛們個個豎起耳朵聽,將知識點視若珍寶地記錄下來。踏上訓練飛機,這里沒有美麗的乘務員,沒有其他的旅客,只有互相一起努力的同仁與前輩師兄?!霸?jīng)有一個夢想,成為富豪包下一架飛機,如今,后半段完成了,就剩下為前面而努力了?!辈簧傩★w們打趣地說。
飛機落地后,沒有停歇,按照分組,兩名或者三名學員一組,開始了最緊張最繁忙的本場訓練。隨行人員中,除了教員與學員外,還有成熟的副駕駛或者機長,他們的分工,一個上塔臺與管制員協(xié)調(diào),一個作為押座人員,幫助小飛們更好更專注地訓練?!半m然模擬機上有過練習,在腦子里也無數(shù)遍的模擬過,但當我真正的操縱到真機時,才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睂W員周旺回憶訓練過程說,因為緊張不適應,他不自覺用力握桿的手,被細心的教員發(fā)現(xiàn),教員讓他放松,不要握桿太緊。在教員的耐心指導下,他完成各種程序,并且在教員的協(xié)同下,完成了第一次落地。
本場訓練主要以目視起落為主,所謂目視起落,字面理解就是全程能夠目視跑道而完成的起落訓練,但由于天氣、機場、航班原因,會改為飛ILS/DME(盲降)進近,這意味著要上更高的高度,飛更多的時間,大大減少了訓練的效率與進度,不少學員因此未能完成訓練,只能等下一次再次奔赴訓練。學員趙清波回憶道:“清晰記得自己親手操縱的第一次起飛,Vr抬前輪,正上升率,我大聲地喊出了‘收輪’。那一刻感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飛行員,責任感也油然而生!”隨著訓練進行,壓力也隨之而來,總是保持不住狀態(tài),做不到教員的信手拈來。駕駛艙的交流主旋律是教育與鼓勵,押座的師兄會接過報務的任務,負責與塔臺聯(lián)系,減輕小飛的負擔。
起飛,爬升,平飛,下降,落地的油門,姿態(tài),坡度的設置和配合,經(jīng)歷這一系列操作,小飛們更加深刻明白,飛行無小事,每一個程序動作,每一句標準喊話,每一次溫馨提醒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飛行的安全,所以必須要加強注意力分配,提高情景意識,學會交叉檢查,逐項落實,嚴格執(zhí)行SOP,才能確保每一次的起落安妥。
20次起落轉眼就結束了,但飛行之路,任重而道遠,只有敬畏飛行,熱愛飛行,精進飛行,才能保證每一個航班的安全運行,送每一位旅客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