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一、教學指導思想
依據(jù)地理新課標的要求,課程要面向?qū)W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地理教學,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引領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圖文資料、野外考察的形式說明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使用“證據(jù)”表明自己的觀點,建立“用事實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游學圖文資料、實地景觀圖等資料,自主學習和交流,探索海南島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形成的過程和意義。
2.通過分組、自主學習交流的過程,獲得運用地理信息、整合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的方法,并表達、交流野外考察經(jīng)驗的體會、見解與成果的過程與方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海南島五種自然地理要素的各自特點。
四、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導學案輔助教學法等
五、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教學導入】練習題。
“紅色旅游”是黨和國家為了加速革命老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采取的重要舉措?;卮穑?/p>
讀圖,簡述井岡山旅游區(qū)的自然地理特征。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思考。
(二)主題研究
1.海南在哪里
【提問】什么叫做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
【過渡】要洞悉海南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就先要從海南島在哪里來分析,即先分析海南島的地理位置。
【分析點評】注意地理位置如何去描述?地理位置為這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起到了哪些作用?
【教師講授并提問】一般來講,地理位置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特殊位置這幾點來描述。那么,如何描述海南島的地理位置?
【學生回答】海南島連接大洋洲和亞洲,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上。
【教師升華】海南島乃至南海的地理位置為什么那么重要呢?南海是東盟各國、歐洲各國、美、日、俄、澳大利亞等重要經(jīng)濟體的海上生命線,同時又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這是我們應該知曉的重大意義。
2.旅游景點的實地考察和科學探索
【過渡】知道了海南島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知道其低緯濕熱的環(huán)境為我們游學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接下來我們就該游學探索了,研究什么呢?先接地氣!研究海南島的地質(zhì)、地貌、地形問題吧。
【教師引領學生活動】
【點評】地貌的形成是一個時間序列,有早有晚,咱們的分析純屬臆測,應該有地質(zhì)地質(zhì)地理證據(jù)才可以這么講。
(1)地質(zhì)地貌的探索
【問題鏈】
1.海南島有內(nèi)外力作用的證據(jù)?和哪些個旅游景點有關?(展示海南的巖石標本)
(注:玄武巖—第四紀早全新世石山組淺成噴出型玄武巖。珊瑚巖—第四紀早全新世萬寧組沉積化石珊瑚巖)
2.據(jù)圖,海南島四周低中部高的地勢特征,與地質(zhì)作用(內(nèi)外力作用)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
A.內(nèi)力作用:??诨鹕降刭|(zhì)公園景觀、玄武巖。外力作用:南天一柱景觀、珊瑚巖。
B.四周地勢低平是因為侵蝕、沉積作用,中部高是由于巖漿噴出、侵入作用形成。
(2)氣候和植被特點的探索
【問題】熱帶的森林地區(qū)氣候潮濕悶熱,可偏偏在海南島的沙質(zhì)海灘,為什么可以生長出大量的仙人掌?兩類仙人掌從植物形態(tài)上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活動】頭腦風暴,可能有多種答案,教師最后點評
(3)土壤特點的探索
【問題】
A.走遍海南,海南的土壤類型是什么?相比黑土,肥力程度如何?為什么?從氣候的角度來講,與當?shù)氐臍夂蛴袩o關系?
B.歷史上的火山灰能否改造紅土?
【學生活動】
A.磚紅壤,肥力較差,降水多,淋溶作用強,不易移動的鐵、鋁離子殘留,外顯紅色。
B.可以,可以補充土壤中淋溶的養(yǎng)分。
(4)人類活動(海南省儋州古鹽田)的探索
【教師講授】千年古鹽田位于海南島洋浦半島鹽田村,古時的鹽工們?yōu)榱颂岣叽蛀}的產(chǎn)量,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蒸海為鹽”的做法,在海岸邊利用周圍的玄武巖精心打磨,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制成了大批的鹽臺。怎么使用呢?位置依然是海岸邊,利用潮汐能形成的海岸波浪,漲潮時鹽臺存水,落潮時鹽臺存水日曬結(jié)晶,析出粗鹽??盀楝F(xiàn)今為止人類改造自然的典范。
【問題鏈】
A.假設橡皮泥就是玄武巖,你是鹽工要打磨鹽臺,應該把鹽臺做成什么樣子?
B.海南島的火成巖中花崗巖也較多,為什么采用玄武巖來制作鹽臺(提示:花崗巖為塊狀構(gòu)造,玄武巖為氣孔構(gòu)造)?
S.縱觀古鹽田的選址,西海岸多,東海岸少,其形成的氣候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
A.學生可能的做法:
a.鹽臺平整,表面不能存水,制鹽量低;
b.鹽槽過深,槽內(nèi)大量積水,不易析出鹽分;
c.鹽槽為拱形,海水積聚在中部拱形內(nèi),不易析出鹽分。
d.鹽槽應該是低矮邊沿的硯臺狀,這樣有一定量存水,蒸發(fā)量大,鹽分析出多。
B.玄武巖質(zhì)地較輕,便于鹽臺的鑿刻;其表面氣孔構(gòu)造較多,可以增加水的吸附力,增大鹵水的蒸發(fā)量,提高海鹽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C.海南島雨季時,西海岸為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光照較強,利于曬鹽。
(三)師生總結(jié)
【教師引領,師生升華主題】昨天,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明游學有深遠的意義,今天,我們說:游學開拓視野,獲得體驗,可以仰望未來的道路。愿我們古城中學的實踐游學活動之花越開越茁壯,未來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