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靜文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聯(lián)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規(guī)定:“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有效發(fā)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薄兑庖姟烦雠_后迅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激烈爭論,不管孰是孰非,由此可見,未來體育成績將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試從強制體育的視角來分析這一熱點問題。
一、強制體育的背景介紹
強制體育是指通過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等形式明確規(guī)定學校體育課程的目的和主要任務并強制執(zhí)行。往往都是在練習者不情愿的情況下,通過制度和行政手段,對練習者實施練習要求,強迫練習者進行練習。
二、現(xiàn)階段強制體育是緩解青少年體質下降的重要途徑
1.從學生的體質狀況來考慮
2016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總體有所改善,大學生的耐力、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等身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增加
。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xù)增高且出現(xiàn)低齡化趨勢,如7歲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2.17%、36.43%。少年強則國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滑的勢頭急需扭轉。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進行強制性的練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因此,為實現(xiàn)2020年建成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改善學生運動不足和體質連年下降的問題,有必要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
2.從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來考慮
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里,幾乎每年都有與學校體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出臺。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日趨完善的發(fā)展趨勢。但稍作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相當部分的新出臺的法規(guī)、政策存在著內容重復的問題。比如關于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問題。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說明青少年問題歷來是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說明政策、法規(guī)的執(zhí)行情況有待加強。從2007年開始,教育部要求各省上報每年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數(shù)據,但每年的上報率都不足50%,學生的體質健康報告成了很“秘密”的數(shù)據。教育部長袁貴仁要求,2013年起,我國將全面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總體結果將及時公布,并向學生和家長通報。因此,在學校實施強制體育有助于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執(zhí)行與落實,借助外力來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
三、體育納入高考的必要性
1.發(fā)揮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作用
從高考實行開始,它就一直是選拔學生的一種重要手段。無數(shù)的學生和老師為了高考竭盡全力,奮不顧身。高考是教育的指揮棒,學生在指揮棒的指導下學習,學校在指揮棒的指引下組織教學。面臨著升學壓力,學校不得不把教學重點放到與升學有關的課程上,學校體育就被丟棄。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狀況,我們要合理利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將體育納入高考科目,迫使學校重視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學生為了考試也會加強身體鍛煉,從而慢慢扭轉當前學生體質下降的狀況。
2.相關制度對體育課列入學業(yè)成績的規(guī)定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從一些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中央文件中可看出政府對學校體育的重視。如《體育法》第三章第十八條:“學校必須開設體育課,并將體育課列為考核學生學業(yè)成績的科目?!薄秾W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二章第九條:“體育課是學生畢業(yè)、升學考試科目?!薄兑庖姟分杏衷僖淮翁岬健耙虻刂埔私M織實施好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因此,鑒于我國現(xiàn)行的高考評價體系,加入體育考試也很有必要。
3.體育納入高考是對綜合性人才考核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在2020年“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宏偉目標,這是對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和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新要求。我國學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這也是21世紀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新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礎性的要求在于重視學校體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我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后,它就一直是選拔人才的“獨木橋”。現(xiàn)階段單純靠智力測試的高考,顯然已經不適用于新時期對綜合性人才的需要。為了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將體育納入高考科目是趨勢所向。
四、體育納入高考評價體系需要明確的問題
1.納入高考后能否緩解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很重視青少年體質的問題,并在2007年5月7日下發(fā)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 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簡稱中央7號文件)。距離中央7號文件的實施已有5年的時間,雖然在青少年體質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狀況并沒有得到遏制。據報道顯示:北京大學2011級學生軍訓期間,出現(xiàn)了近3500名學生累積看病6000次的現(xiàn)象。盡管國家要求相關部門重視青少年體質,但學生的體質問題還是未能緩解?!兑庖姟分刑岬降摹皩Ⅲw育納入到高考評價體系,發(fā)揮其對增加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不免讓人產生懷疑??梢钥隙ǖ氖求w育納入高考后短期內會出現(xiàn)“體育熱潮”但若無適當?shù)恼邔?,則會把學生和家長引入到“應試體育”的極端,從而使學校體育的局面更加混亂。
2.納入高考后能否改變學?!叭躞w”的病癥
體育一直處于學校教育的邊緣地帶,體育課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課程。學生活動時間不足、活動場所有限、體育課不受重視等情況當然會導致學生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的現(xiàn)象。將體育納入高考后,學??赡芷扔趬毫哟髮w育設施的投入,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真正的從學生的健康出發(fā)。但學校為了急功近利也有可能為了體育考試而進行體育,只開展需要考試的內容。因此,能否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弱體”的病癥還需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