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攝影/薛鉑 茍秉宸
由山西畫報社晉城記者站牽頭主辦的全國畫報記者“聚焦嘉年華·光影炫陽城”采風活動,適逢晉城市名優(yōu)農(nóng)產(chǎn)品展銷會暨第二屆農(nóng)業(yè)嘉年華在陽城皇城相府莊園盛大開幕。
皇城相府景區(qū)位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皇城村。這里枕山臨水,依山而筑,城墻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食窍喔强滴醭?jīng)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
皇城相府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建有前堂后寢、左右內(nèi)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講究、雕刻精美。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與地方民居為一體的民清建筑群,是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康熙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lián)“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至今保存完好。
建筑群分內(nèi)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nèi)城始建于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筑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筑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
皇城相府的禮制建筑,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外城城門外有高達8米的御書樓,御書樓金碧輝煌,河山樓雄奇險峻,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筑居府院連綿,藏兵洞奇妙無窮,南書院曲徑通幽,西花園風景別致,紫蕓阡御碑林立。縱觀相府景區(qū),歷史人文底蘊厚重,造型獨特,氣象萬千。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為囿”之意的河山樓,據(jù)說是為抵御流寇侵擾所建,整體為磚石結(jié)構(gòu),沒有方木,同時能容納千余人避難。如此大規(guī)模的民用軍事防御堡壘,一般人很難想象,即使今天看來,河山樓的設(shè)計也非常科學合理。它三層以上才設(shè)有窗戶,進入堡壘的石門高懸于兩層之上,通過吊橋與地面相通。為了便于探知敵情,河山樓樓頂不僅建有垛口和堞樓,而且還專辟有利于轉(zhuǎn)移逃生的秘密地道。為了對付可能出現(xiàn)的長期圍困,河山樓內(nèi)還備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設(shè)施,儲有充足的糧食。
在河山樓內(nèi)還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御外侵。外城內(nèi)有大小石牌坊兩座,銘刻著“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時,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陳廷敬病重期間和病故后親賜的御碑,表達了康熙對陳廷敬的敬重,是對陳廷敬生榮死貴的最好記錄。這里,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為國內(nèi)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