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環(huán)環(huán)
早在開學之前,我就聽說美國的小學教育是因材施教,上課采用閱讀分級的方法,同一班級的學生不使用統(tǒng)一教材,而是老師根據(jù)孩子的閱讀水平,提供不同的閱讀材料。
但我沒想到的是,老師給不同的孩子留的作業(yè)也不同。
有一次我去學校,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有課后作業(yè),有的孩子沒有。而有課后作業(yè)的孩子,拿到的作業(yè)也有區(qū)別,比如故事的長短、詞匯量和問題的難易,都有區(qū)分。
閱讀分級我覺得是理所應當,但給不同的孩子留不同的作業(yè),甚至有的孩子沒有,我就有些不理解。我的孩子畢竟母語不是英語,處于最低水平很正常,但那些美國父母,怎能接受自己孩子的水平比別的孩子低呢?這樣做會不會傷害那些水平較低的孩子呢?難道老師不怕孩子的父母說他偏心不公平嗎?
可是在美國,卻沒有家長對這種方式產(chǎn)生質疑,甚至非常歡迎這種做法。
有一次,跟一個在美國執(zhí)教多年的老師聊起我的疑惑。她說,美國鼓勵個性,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家長不會因為老師留不同的作業(yè)而質疑老師,反倒是反對老師一視同仁。而且,假如家長認為老師留的作業(yè)不符合孩子的水平,可以跟老師理論,在美國,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老師不會因為討厭或喜歡某個孩子,就隨便降低或者抬高這個孩子的水平,這會受到校長以及監(jiān)管機構的問訊與調查。
我又想起暢暢的老師。開學后這兩個多月,在我們有限的溝通里,她總是在告訴我暢暢一點一滴的進步。
最開始她說:“請不要為Jessica不懂英語而道歉。今年我們將一起努力幫助她學習?!?/p>
暢暢做了手工,她告訴我:“她真是一個很棒的藝術家!”
暢暢在課堂上舉手回答了問題,她說:“今天她回答了一個問題,有了更多參與,我為她感到驕傲?!?/p>
在我表達對暢暢寫作能力的擔憂時,她說:“數(shù)學課上,她表現(xiàn)得越來越從容。隨著她學會更多英語,馬上就可以學習寫作課了?!?/p>
雖然暢暢是最低的level,但她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優(yōu)點,老師都看在眼里。這樣的老師,又怎會對孩子不公平呢?尊重孩子的差異,關注孩子的進步,這更是一種公平。
有朋友問我,給不同的孩子留不同的作業(yè),那考試怎樣考?我不知道他們考試會怎樣考,但未知的考試并不讓我焦慮,因為有這些公平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