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
腦出血是神經(jīng)外科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腦血管病變導致的腦實質內血管發(fā)生破裂,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發(fā)病后由于占位、血凝塊回縮、流體靜脈壓增高、血腫周圍繼發(fā)性出血等,可并發(fā)腦水腫[1]。腦水腫是急性腦出血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一項調查指出,腦出血患者中,6個月的病死率高達30%~50%[2],脫水和利尿是目前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的主要原則,關于所使用的治療藥物的文獻研究較多,常用的脫水降顱壓的藥物呋塞米、甘露醇等,本研究旨在探討能有效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的用藥方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科就診的70例自發(fā)性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57~76歲,平均(66.4±5.2)歲,所有患者經(jīng)CT確診為自發(fā)性腦出血,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關于自發(fā)性腦出血的診斷標準[3],且腦室與蛛網(wǎng)膜下腔無病變,患者均在24h內就診,包括殼核出血51例,丘腦出血19例,出血量15~40mL,平均(30.2±4.5)mL。將所有患者依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57~76歲,平均(66.1±5.4)歲,包括殼核出血25例,丘腦出血10例,平均出血量(30.0±4.1)mL;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57~76歲,平均(66.7±5.0)歲,包括殼核出血26例,丘腦出血9例,平均出血量(30.4±4.9)mL。本研究排除繼發(fā)于血液、腫瘤等其他系統(tǒng)的腦出血,以及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出血部位、平均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水、電解質與營養(yǎng)支持等基礎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托拉塞米注射液(生產(chǎn)單位:浙江誠意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396)20mg+氯化鈉注射液10mL,1次/12h,靜注,甘露醇注射液(生產(chǎn)單位:上海百特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135)1~2 g/(kg·d)行脫水治療;對照組使用甘露醇行同樣的脫水治療,另給予呋塞米注射液(生產(chǎn)單位:上海復星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075)20mg,1次/12h。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血腫和周圍腦水腫體積變化,以及顱內壓變化;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重;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進一步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血腫和周圍腦水腫體積變化比較(表1) 治療期間患者的顱內血腫與周圍腦水腫在3 d達最高值,而后開始逐漸下降,組間比較,兩組患者的顱內血腫在各時段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周圍腦水腫情況第3天、5天、7天、14天,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壓變化比較(表2)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顱內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顱內壓均逐漸下降,較治療前差異明顯,在各時間段,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與ADL評分比較(表3)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與ADL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與ADL評分均明顯改善,較治療前差異明顯,但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血腫和周圍腦水腫體積變化比較(±s) 單位:m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血腫和周圍腦水腫體積變化比較(±s) 單位:mL
周圍腦水腫治療3 d 治療5 d 治療7 d 治療14 d 治療3 d 治療5 d 治療7 d 治療14 d觀察組 35 29.75±9.24 35.07±9.28 33.58±9.11 27.84±8.52 12.64±8.37 24.42±9.83 20.37±10.14 15.28±8.15對照組 35 30.04±8.96 35.20±9.12 33.63±9.05 28.09±8.71 12.82±8.26 29.05±10.94 27.01±12.96 20.46±10.54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顱內血腫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壓變化比較(±s) 單位:mm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顱內壓變化比較(±s) 單位:mmhg
注:1mmHg=0.133kPa。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3 d 治療5 d 治療7 d 治療14 d觀察組 35 18.10±1.64 16.07±0.20 15.03±0.16 14.09±0.18 13.03±0.12對照組 35 18.08±1.62 17.11±0.24 16.24±0.17 15.38±0.16 14.26±0.15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與ADL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與ADL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1mmHg=0.133kPa。
組別 例數(shù) NIHSS A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7.48±2.02 7.05±1.31 36.94±8.02 68.26±8.75對照組 35 17.52±1.97 11.64±1.50 37.15±7.87 57.38±8.83P值 >0.05 <0.05 >0.05 <0.05
腦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腦血管病變導致的腦實質內血管發(fā)生破裂,此時可產(chǎn)生大量的自由基,從而對細胞膜的通透性產(chǎn)生影響,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失活,該病起病急驟,患者在發(fā)病2h即可出現(xiàn)腦水腫,3~5 d達高峰,1周開始消退[4],由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所致,腦出血并發(fā)腦水腫會對腦組織的正常功能和結構產(chǎn)生嚴重損害,患者出現(xiàn)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腦水腫的嚴重程度和血腫的體積呈正相關,若不及時控制,將威脅患者的生命。減輕水腫、控制顱內壓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5]。
甘露醇是一種高滲脫水劑,在臨床應用最為廣泛,能快速降低患者顱內壓,減輕腦組織水腫,但同時也會使正常的腦組織發(fā)生脫水,脫水劑自血腦屏障的挫傷區(qū)血管內流至病區(qū)腦組織,使腦水腫反而加重[6],甘露醇的最長使用時間不宜超過8 d,長期使用甘露醇,腎小管內形成結晶,可對患者腎功能造成損害,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等。研究表明[7],甘露醇是急性腎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如果聯(lián)合應用利尿劑可減少甘露醇的使用劑量。
呋塞米是傳統(tǒng)的袢利尿劑,臨床較常用,可減少循環(huán)血量,其減輕水腫的機制在于使組織水分逸出并減少腦組織中的鈉鹽含量,臨床應用效果較好,但研究發(fā)現(xiàn)[8],使用后的并發(fā)癥較多,大劑量使用可能產(chǎn)生利尿抵抗以及水電解質紊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血尿等,不利于長期治療,使用受限。
托拉塞米是一種新型磺酰脲吡啶類利尿劑,注射10min后發(fā)揮藥效,1h可達峰值,可持續(xù)6~8h藥效,80%經(jīng)肝臟代謝[9],其能夠直接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對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和酸堿平衡影響不顯著,托拉塞米通過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鈉、氯重吸收,起到利尿作用,減輕水腫,降低血液循環(huán)量,還能降低醛固酮活性,阻止醛固酮與受體結合,發(fā)揮較強的保鉀作用,緩解腦水腫的癥狀,且生物利用度高、藥效持久、不良反應少。有研究表明[10],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為呋塞米的2~4倍。
本研究中,使用托拉塞米聯(lián)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其顱內血腫的治療效果明顯,但較呋塞米聯(lián)合甘露醇并無明顯優(yōu)勢,但治療周圍腦水腫和顱內壓的效果明顯好于使用呋塞米的患者,通過治療前后的NIHSS與ADL量表的評分,也說明托拉塞米聯(lián)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和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使用托拉塞米聯(lián)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能有效減少顱內血腫、周圍水腫,降低顱內壓,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生活能力,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
參考文獻:
[1]王立君,張鐵輝,任巖海,等.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療效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2012,7(8):958-960.
[2]許勇.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療效的比較研究[J].海峽醫(yī)學,2015,27(10):123-124.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7,17(5):313-315.
[4]郭宏偉,黃磊,劉雪芳,等.托拉塞米與呋塞米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腦水腫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8):838-841.
[5]楊雁北,戴景存,董瀟.托拉塞米或呋塞米聯(lián)合甘露醇治療急性腦出血患者腦水腫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4,37(6):42-44.
[6]劉文博,馬寶平.托拉塞米與呋塞米治療創(chuàng)傷性腦水腫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國醫(yī)藥,2013,8(3):345-347.
[7]張瑞,王蕾,高艷霞,等.托拉塞米與呋塞米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腦水腫影響程度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4,33(7):118-119.
[8]黃勇.新型袢利尿劑托拉塞米治療心衰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9-10.
[9]黃紹精,曲軍,陳新.托拉塞米與呋塞米治療急性腦出血后腦水腫療效[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7):807-810.
[10]劉紅.托拉塞米與呋塞米治療腦出血后急性腦水腫患者的療效比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7,31(2):124.